全文長 3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分鐘
走在熟悉的學校走廊上,陽光透過玻璃窗,在地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三十年教書育人的光景,就這么一晃而過了。鬢角添了霜色,心頭卻積攢下數不清的溫暖片段。這些故事,就像老相冊里的照片,時常在眼前浮現,讓我對“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有了越來越深的體會。今天,就想把這些年在教書育人實踐中摸索出的幾個“門道”——或者說“育人密碼”——跟年輕的同行們嘮一嘮,咱們一塊兒琢磨,一起往前走。
密碼一字如其人,看見那個“獨一無二”
剛當副校長那會兒,分管教學的我主動接下了四(2)班的語文課。看著講臺下那一雙雙亮晶晶、充滿好奇的眼睛,我心里就一個念頭:不能光教書本上的字詞句段,得走進這些娃娃們的心里頭去。教語文,我堅持任教以來自己立下的規矩:凡是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我必定跟學生一起背。課堂上,我常讓學生當考官,檢查我背誦過不過關。有時我故意背錯一個詞或一句話,他們立馬興高采烈,要求重背,我也只得乖乖重背。我背完,就讓那些學得快的同學相互背,少數稍慢些的同學趕緊強化讀記,一般情況下,一節課下來,全班同學都能完成背誦任務。孩子們看老師也背書,勁頭上來了,課堂氣氛活了,心也貼近了。語文這活兒,在我眼里,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與心的交流。
改單元測試卷,不少老師覺得是苦差事,我卻自得其樂。每次我都先改作文,一篇篇細細地讀。讀著讀著,一個“本事”讓孩子們驚訝了——不看名字,光看那字跡,我就能把作者是誰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可不是什么法術。教的時間長了,我會留心觀察每個孩子寫字的樣子:字架結構、筆畫怎么走、下筆是輕是重……日子久了,每個娃的字,就跟他們的脾氣秉性一樣,在我腦子里扎了根。這么一來,孩子們覺得老師真把他放在心上了,那份信任感,自然而然就生出來了。
后來,“猜字識人”竟成了我們班考完試后一個特別的“節目”。孩子們眼巴巴等著我揭曉“謎底”,又緊張又興奮。看著他們因為被老師“認出來”而亮起的眼神,我打心眼里覺得,當老師,值!這讓我更明白:教書,最要緊的是點亮孩子心里那盞求知的燈。
密碼二 小本子大世界,聽見“沉默的聲音”
帶班的時候,我琢磨出了個法子:讓全班同學輪流寫“班級日記”。一個小本子,今天你寫,明天他記,把班里的新鮮事、學習心得、小煩惱、大快樂,都寫進去。每周,我們專門抽個時間,讀讀寫得好的日記。
印象最深的是班上的小嚴同學。這孩子,一提寫作文就發怵,半天憋不出幾個字。輪到他寫日記那周,他寫了篇《跟媽媽賣菜》。內容特別樸實,就是寫清早跟媽媽去菜市場,看到媽媽圍裙沾著菜葉,手指被冷水凍得通紅,可還笑著招呼顧客。字里行間,透著對媽媽辛苦的心疼。分享那天,我特意挑了他的日記來讀。讀到“媽媽的手凍得通紅,臉上卻一直掛著笑”那一段,教室里靜悄悄的。讀完,我放下本子,很認真地說:“這篇日記,沒用一個漂亮詞兒,可字字句句都是從心窩子里掏出來的,最有力量。真實的東西,最能打動人。”我看見小嚴低著頭,耳朵根都紅了,但肩膀不像以前那樣縮著了。打那以后,這孩子對寫東西的畏難勁兒少多了。他的日記越寫越順溜,作文也像開了竅,進步飛快。后來他在日記里寫:“原來我寫的東西,也能讓全班同學安靜地聽……”這小小的本子,真就撬動了一個孩子的心。
到了期末,我們把這一學期的日記精心整理好,裝訂成一本厚厚的班級“年鑒”,人手一冊。寫得特別出彩的,我就鼓勵他們修改投稿。當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印在報紙雜志上,那份被認可的喜悅和對寫作的熱愛,比什么鼓勵都管用。這個小本子,成了凝聚班級的紐帶,成了傾聽每一個聲音——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聲音——的窗口,也成了點燃寫作火花的引子。
密碼三 信紙傳情,搭一座“心橋”
這一屆學生升上六年級,我對這批即將畢業的孩子格外上心。怎么才能更貼近他們真實的想法呢?我想到了寫信。我堅持每個月給全年級的孩子們寫一封信。寫好后打印給每一位學生。信里聊成長、聊學習、聊人生,也說說我對他們的期望和關心。沒想到,很多孩子認真讀了信還有些給我回信了!有的說說自己的煩惱,有的分享進步的喜悅,有的悄悄定下目標。這一封封薄薄的信紙,就在我這個副校長和幾百個孩子之間,悄悄搭起了一座心橋。它讓孩子們感受到,校長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在乎他們、關心他們。這種平等真誠的交流,潤物無聲,效果卻出奇地好。
這每月一封的信,又陪著他們走過了畢業前這段既憧憬又有點迷茫的時光。畢業那天,教室里彌漫著離別的味道。我給每位同學送上一本書作為畢業紀念。孩子們圍過來,有的也給我送上小禮物,有的眼睛紅紅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濃濃的師生情分,已經深深種在彼此心里了,一輩子也忘不了。
如今,當年那些小娃娃,都成家立業了。可我們之間的聯系,一直沒斷。他們時不時會給我發個短信、發條微信、打個電話,說說生活里的高興事、煩心事。每次聊起過去“猜字”、“寫班級日記”、“校長來信”這些事,他們的語氣里總是滿滿的懷念和感激。有個學生在信里這樣寫:
“那一刻,我感動不已!一個膽小、內向且自卑的孩子,心里瞬間照進了一束光!原來墻角里的花,也能沐浴陽光的溫暖……
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教師。我學著您的樣子,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您讓我懂得,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愛……得遇良師,何其有幸!謝謝您,可愛的蒙老師!”
這些滾燙的話語,像暖流一樣淌過心頭,讓我更加確信自己走的路是對的。現在教育節奏快,有時候師生之間容易變得生分,甚至只看分數。可我始終相信,也一直追求著一種師生關系:像朋友一樣可以交心,像父輩一樣給予關懷,教學相長,溫暖和諧。無論是課堂上的“看字識人”、“師生同背”,教室里那個傳遞的“日記本”,還是每月送達的“校長來信”,說到底,核心就兩個字——“用心”。用心去看見每一個獨特的孩子,用心去傾聽他們或響亮或微弱的心聲,用心去搭建起一座座溝通理解的橋。我深信不疑,只有在這樣充滿信任和關懷的土壤里,孩子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能無所顧忌地舒展枝葉,健康快樂地長成棟梁。
年輕的老師們,教育這條路,是一場用生命溫暖生命、用心靈喚醒心靈的漫長修行。走著走著,難免會遇到溝溝坎坎。但只要咱心里揣著對這份事業的愛,真正把心放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用愛去澆灌他們的成長,那么,付出再多也值得,因為最終收獲的,是滿滿的職業幸福和無價的感動。別怕花時間去了解你的學生,你付出的每一分真誠,都會化作滋養他們心靈的甘露,終有一天,會讓他們在人生的路上,綻放出屬于他們自己的、最動人的光彩。
愿我們這些教書人,都能在這片教育的沃土上,俯下身來,用心耕耘,用愛守護,一起努力,為咱們的國家、為民族的未來,培養出更多有理想、有擔當的好苗子。用我們的教育智慧之光,照亮每一個孩子前行的路!
贛州市南康區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
蒙在飛
中小學高級教師,江西省首批小學語文學科骨干教師,江西省第五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被評為贛州市南康區“十佳校長”,南康區“中小學名校長”,贛州市“育人標兵”,江西省第二批名校長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受聘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贛州市南康區實驗小學蒙在飛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