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飛行員和飛機配比全球第一,我國雖然只有9萬飛行駕照,但是有2萬多名機長,3萬多名副機長,還有數量不少的飛行學員。
據《中國民航駕駛員年度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截至2024年底,有效駕駛員執照89,230本,其中121部運輸航空公司駕駛員(運行)有61,415人,可用機長25,628人,可用副駕駛32,336人,飛行學生總數24,586人。從數據上看,飛行員數量確實呈現出較為充足的狀態。
這背后其實有諸多原因。早些年,基于對民航業的樂觀預期,國內瘋狂擴招飛行學員。當時大家普遍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民航市場會持續火爆,對飛行員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然而,現實卻與預期有所偏差。中美貿易戰、波音737MAX停飛事件,尤其是三年疫情,給民航業帶來了巨大沖擊。民航市場的活躍度大幅下降,航班數量減少,對飛行員的需求也隨之降低。可學員們依舊按照原計劃在培養,這就導致了大量飛行員畢業后面臨著無崗可上的尷尬局面。
過剩的飛行員群體,不僅給個人帶來了職業發展的困境,也給行業帶來了一些問題。對于飛行員來說,很多副機長長時間難以晉升為機長,職業發展遭遇瓶頸,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畢竟,培養一名飛行員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價值,讓他們感到迷茫和焦慮。對于航空公司而言,要養活這么多飛行員,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同時,飛行員隊伍的不穩定也可能影響到飛行安全和服務質量。
不過,也不能僅僅從當前的情況就完全判定飛行員過剩是一個無解的難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民航業也在逐漸回暖。未來,如果民航市場再次繁榮,飛機數量增加,航線不斷拓展,對飛行員的需求可能會再次上升。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行業的精準規劃和調控。
從長遠來看,或許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當前的過剩問題。比如,加強飛行員的多元化培訓,讓他們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飛行任務,拓展就業渠道,不僅僅局限于國內的民航運輸領域,還可以向通用航空等領域發展。同時,航空公司之間也可以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飛行員資源的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中國民航飛行員過剩問題是一個復雜的行業現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飛行員隊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民航事業的發展,也讓每一位飛行員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