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書單
讀一本書 懂一段史
學堂君:讀了程中原與夏杏珍老師的《歷史轉折中的人和事》,竟有些發顫。這不是一本尋常的歷史著作,而像一束強光,刺破了教科書里那些扁平化的敘事,這本書會告訴你那些被簡化成口號或結論的“轉折點”,是由無數個體的掙扎、妥協、勇氣與隱痛編織而成的。書中的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兼顧,非常難得且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力作。
《歷史轉折中的人和事》(第2版)
程中原、夏杏珍 著
豆瓣評分:暫無
四川人民出版社
書中的很多細節并非野史軼聞,而是兩位深耕國史三十年的學者,從塵封檔案與親歷者口述中打撈出的“歷史基因切片”。
比如:1959年廬山上,毛主席用秦穆公“引咎自責”的故事點醒全dang領導者需擔責的深意;小平同志第三次復出前夜,那場牽動中南海神經的無聲博弈;更震撼的是張聞天在動亂年代里,于牛棚昏暗燈光下寫就的十萬字筆記——縱然身陷囹圄,思想的火焰從未熄滅。這些都能給你帶來很強烈的史觀沖擊。
書中最鋒利之處,在于撕開標簽,還原人性的復雜光譜。當讀到“周揚一案”中那句“敵乎?友乎?”的詰問時,會讓人突然意識到:歷史中的“站隊”從來非黑即白,更多人在時代洪流中是被裹挾著、探索著、修正著前行的。陳云“多謀善斷”的決策藝術背后,是深夜撥算珠反復推演經濟數據的枯坐;小平同志主持1975年整頓的雷厲風行里,藏著他對科技人員一句樸素的囑托——“把日子過好”……這些血肉飽滿的瞬間,讓偉人走下神壇,卻讓精神真正扎根。
更難得的是,這本書里面中美學者三人談的章節,將中國轉型置于冷戰格局中審視——當外界以為我們在閉門搞運動時,小平同志已悄悄鋪展外交棋局;當“第二次結合”的探索被寫入dang章,其背后竟是數十年對蘇聯模式的反思與突圍。這種視角下,歷史不再是孤立的“內政劇”,而是一場關乎文明抉擇的宏大實驗。
這本書通過人物與事件交織的視角還原歷史進程,它沒有非此即彼的史觀,不煽情,不簡化,讀完會深刻感受到,這條路是無數人用肉身丈量出來的——有跌倒的淤青,也有挺立的脊梁。而我們今天所有的前行,仍踏在他們未涼的足跡上。
點擊下方,這本書可以為你,非常 系統的梳理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核心人物關系,一定別錯過。
---------- 完----------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點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