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才25歲,我不想死。”
這是湘潭大學研究生二年級張海陽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話,隨后他便在父母和姐姐的痛哭中離世。
本該前途無量的他,為何年僅25歲就去世了?
更加可恨的是,兇手明明只要坦白一切,也許這條年輕的生命就不會逝去。
可他卻選擇裝聾作啞逃避責任。
甚至在法庭上他還不斷為自己狡辯,想要逃脫死刑!
2024年4月13日,湘潭大學校園里發生了一件大事。
25歲的法學院研究生張海陽因中毒經搶救無效離世,無數校友震驚。
案發后,網絡上更是有人造謠死者,說他是因為偷外賣才被毒死的。
這種毫無根據的說法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給張海陽的家人和朋友帶來了二次傷害。
好在警方及時通報,同學和姐姐也紛紛站出來辟謠,才讓真相大白于天下——張海陽是被同宿舍的周某惡意投毒致死。
今年4月,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兇手周某死刑。
可7月1日,周某竟堅持自己不是故意殺人,提起上訴,那么他究竟是不是“無辜”的呢?
張海陽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靠做小生意維持生計,他從小就懂事乖巧,深知父母的不易,學習上格外努力。
2022年,他憑借著自己的不懈奮斗,從一個普通本科成功考上了湘潭大學法學院研究生。
他立志畢業后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
在同學們眼中,張海陽是一個真誠善良、開朗樂觀的人,看到有困難的同學,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有的同學家庭困難,他甚至會借錢給他們,從不計較回報,在同學中,他的口碑極好,大家都喜歡和他相處。
作為寢室長,張海陽更是盡心盡力,剛開學的時候,他就給宿舍的每一個成員都準備了貼心的小禮物。
當新室友周某搬來時,他熱情地幫忙收拾床鋪和衛生,還積極組織大家進行自我介紹,努力讓周某融入進來。
在周某出現一些不當行為時,張海陽也沒有選擇忽視,而是積極與他溝通,希望能解決問題。
甚至在周某不愿意做衛生的時候,他還會主動承擔下來,對他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周某來自馬克思學院,他的過往經歷可謂是劣跡斑斑。
此前,他就因為與室友多次發生沖突,頻繁更換宿舍,據說換過不下4個。
2023年6月25日,本專業的人早都不愿意與他來往,他被塞進了張海陽所在的606宿舍。
進入宿舍后,周某的種種惡習逐漸暴露無遺,他讀研似乎只是為了逃避工作,經常逃課,作息混亂不堪。
深夜晚歸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而且每次回來還故意弄出巨大的聲響,全然不顧其他室友的感受。
在衛生習慣上,周某更是讓人難以忍受,他在宿舍里肆無忌憚地抽煙,完全不顧及有呼吸疾病的室友。
他的個人衛生也極差,襪子褲頭亂扔,外賣零食的垃圾更是隨處可見,而且從不打掃公共衛生。
宿舍里因為他變得雜亂不堪,彌漫著一股難聞的氣味。
除了這些,周某的性格也存在嚴重的缺陷,他言語中總是充滿嘲諷。
他喜歡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優越感”。
他的這種行為,讓宿舍里的其他人都對他敬而遠之,甚至經常和他發生爭吵。
隨著矛盾的不斷升級,周某心中的怨恨也在逐漸積累。
后來張海陽在朋友的勸說下,向導員反映了周某的問題,要求將他調走。
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張海陽還附上了宿舍吵架的錄音等一系列證據。
可最開始導員卻以沒有合適宿舍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后來張海陽和另外兩名舍友聯名請求將周某調出宿舍,而導員無奈下只能再次提醒周某調宿舍。
可周某堅決拒絕,并且更加堅信是張海陽帶頭孤立他,心中的記恨如野草般瘋狂生長。
于是,他開始計劃報復,上網查詢秋水仙堿的資料,并購買了這種劇毒物質,精心策劃著投毒計劃。
終于,在周某的精心策劃下,投毒的悲劇發生了。
他趁宿舍里沒有人的時候,將網購的100克秋水仙堿放入了其他舍友常吃的麥片中。
他只想著報復,絲毫沒有考慮后果。
張海陽不幸中招,食用麥片后,很快就出現了強烈的不適癥狀。
他開始嘔吐、發燒,甚至一度暈厥,同學們見狀,趕緊將他送往醫院。
起初,醫生根據他的癥狀判斷是腸胃疾病,可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醫生逐漸意識到這可能不是普通的腸胃疾病,而是中毒。
可是,想要治療,就需要弄清具體的毒物種類,大家都在努力幫忙調查,想要弄清楚究竟是中了什么毒。
可案發后周某第一時間搬離宿舍,未及時交代下毒物質,這無疑拖延了最佳救治時間。
張海陽的病情急劇惡化,多器官開始衰竭,盡管醫生們全力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挽回他年輕的生命。
2024年4月13日,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留給家人和朋友的是無盡的悲痛和遺憾。
2025年初,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終于開庭審理,法庭上,周某開始了他的狡辯表演。
他先是聲稱自己并非故意投毒,只是不小心將秋水仙堿撒入了麥片中,很顯然不會有人相信這種說法。
后來他又開始求饒道歉,希望能得到從輕處理,甚至,他還聲稱自己有精神病,要求進行鑒定。
更讓人氣憤的是,他辯稱買秋水仙堿是因為自己尿酸偏高,想用來研究,將其放入麥片是為了觀察藥物反應。
他的這些狡辯在鐵證面前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法院最終沒有采納他的任何辯解,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周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對于張海陽的家人來說,這一判決雖然是公平公正的,但他他們心中的傷痛卻永遠無法撫平。
尤其是周某的上訴,更是讓他們憤怒。
張海陽的姐姐悲痛地表示,家人這一年多來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無法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
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血債血償”。
這起慘痛的案件,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人的善惡與學歷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周某作為一名研究生,本應該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
可他卻做出了如此惡劣的投毒行為,實在是令人發指。
同時,這起案件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雖然我們不能以惡意去揣度別人,但也不能毫無防備之心,在與他人相處時,要學會保護自己,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危險之中。
關于這事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中國新聞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