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歐盟,可謂是 “又菜又愛玩” 的典型代表。一邊眼巴巴盼著中國稀土救命,另一邊卻跟著美國在貿易場上給咱們下絆子。結果呢?中國商務部一紙通知下來,自7月1日起,對原產自歐盟和其他三個國家的進口不銹鋼鋼坯等制品繼續征收反傾銷稅,期限整整五年!這波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的操作,可把歐盟打得有點懵。歐盟找中國要稀土的姿態那叫一個 “分裂”。前腳派人來談的時候,張嘴就是 “歐洲面臨供應鏈危機,希望中國體諒我們的恐懼”,甚至放出 “一個月內供應稀土” 的無理要求,那語氣好像咱們欠了他們似的。
可后腳呢?轉頭就在 G7 峰會和北約峰會上跟著美國炒作 “中國經濟脅迫”“軍事威脅”,活脫脫一副 “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的嘴臉。最讓人不舒服的是,他們剛嚷嚷完缺稀土,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稅,這哪是來求合作的?分明是帶著刀子來談判的。稀土這玩意兒,中國不光儲量大,冶煉技術更是獨步全球。但我們出口審批一直都是按規矩來的,從來沒針對過誰。去年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占比超過 90%,妥妥的 “剛需用戶”。可您這邊靠著中國稀土造新能源車、搞高科技,那邊又跟著別人砸咱們的飯碗,這換誰能忍?按常理說,雙方要是好好談,我們不是不能考慮降低稅率甚至停征。畢竟做生意講究個你情我愿,互利共贏才是長久之道。但歐盟偏不,非得在這個節骨眼上搞事情。他們可能忘了,中國加征反傾銷稅可不是亂加的。
當初歐盟不銹鋼鋼坯低價往中國市場砸,搞得我們本土企業苦不堪言,這才啟動反傾銷調查。現在五年到期,歐盟不但沒收斂,反而在貿易戰的路上越走越遠,那我們維持原有政策不是再正常不過嗎?說實在的,中國續征反傾銷稅,表面上是保護本土企業,其實也是給歐盟敲警鐘。現在全球經濟都不景氣,供應鏈更是脆弱得很,歐盟缺稀土、缺新能源技術,中國缺高端設備、缺市場,本來是天作之合的互補關系,非要搞成對立面。有趣的是,歐盟現在還幻想著用 “施壓” 換稀土,這簡直是打錯了算盤。中國在稀土領域的話語權,不是靠嚇唬就能動搖的。
我們的稀土出口政策,從來都是基于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合情合理合法。真想要合作,拿出誠意來:取消對中國電動車的歧視性關稅,停止在國際上跟風抹黑中國,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坐下來談。否則別說稀土了,以后在更多領域,歐盟可能都得吃 “閉門羹”。合作不是乞討,尊重才是前提。歐盟這波 “作死” 操作給所有國家提了個醒:在全球化時代,搞單邊制裁、玩雙重標準,最后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的反傾銷稅續期,不是終點而是提醒 —— 想要稀土?先學會怎么好好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