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大連,國足又一次開啟新周期訓練,主角換成了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這位曾在U系列國字號轉悠多年的“熟人,突然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中國足球最新的“解題人,球迷的情緒很復雜,一邊是對前主帥伊萬科維奇的“揮手再見,一邊是對新帥能不能帶隊止跌反彈的隱隱擔憂,畢竟,東亞杯就在眼前,留給國足的時間只剩不到三天,這種局面,真是太中國足球了,不是嗎。
久爾杰維奇的接手,從流程上說算是順理成章,畢竟足協這次沒選擇大刀闊斧,而是打了個“穩字,他自己也在采訪里反復強調對球員很熟,U系列帶過,聯賽也常看,隊里這些人他都門清——這聽起來像是安撫球迷的說法,但能不能真正帶出改變,誰都心里沒底,在中國足球的環境下,“熟人有時候是優點,有時候也是包袱,尤其是當選材空間其實有限時,主帥的“熟人局很容易變成“擺爛式輪換,到底會不會新瓶裝舊酒,大家都在觀察。
說到球員遴選,這次其實沒啥懸念,原本的大名單里挑狀態好的、符合戰術的,簡單粗暴,畢竟18強賽剛剛折戟,球隊氣氛多少有點低落,誰也不敢大幅度“對噴老將或者強行啟用新人,久爾杰維奇在表態時也很坦白,國家隊大門隨時打開,但這波人選就是眼下最穩妥的,意思也很明確——別指望短期內有新鮮血液大爆發,誰狀態好誰上,別管名氣和歷史,你說巧不巧,這種務實派的選人思路,放在當下的國足,其實已經是最優解。
不過問題來了,三天時間,主帥要把全新的戰術理念塞進國腳們腦子里,現實嗎,久爾杰維奇自己也沒畫大餅,說只能提高效率,把想法講清楚,然后靠球員們臨場發揮,這種“短平快的備戰模式,多少有點像網紅帶貨,能賣多少全靠當天氣氛,誰能臨場Carry全隊,誰就是帶貨王,久爾杰維奇提到隊長人選時還開了個玩笑,說得看誰能上場,隊長不一定是最強的,但一定是場上的“教練,這話其實挺有深意,畢竟在國足,隊長的角色有時候比教練更難當,全隊情緒、媒體輿論、臨場應變,樣樣都得管,真不是誰都能扛得住。
說回東亞杯,賽程真心不友好,首戰韓國,隨后日本,最后是中國香港,都是亞洲頂級強隊或者老對手,久爾杰維奇也沒回避壓力,直言“不需要懼怕任何對手,這話聽著像是打氣,但也是實話,畢竟國足這幾年,心理包袱一直甩不掉,每次碰上日韓就是“未戰先慫,這次換主帥能不能換出點精氣神,球迷其實最關心的就是這個,戰術可以慢慢磨,氣質是立刻能看出來的,畢竟,誰都不想再看那種全隊“擺爛、場面死氣沉沉的比賽了。
久爾杰維奇的履歷其實挺扎實,球員和教練生涯都算見過世面,去年帶國足亞運隊進八強,今年又帶U19隊晉級亞洲杯八強,這些成績放在中國足球環境下不算小事,但成年隊和青少年隊終究是兩碼事,帶娃能行,不代表帶大哥也能鎮得住場,眼下的國足,一堆老將心氣不高,年輕人又缺少大賽經歷,這種新老交替期,最怕的就是全隊“各自為戰,主帥能不能凝聚人心、調動士氣,比一切戰術都重要。
外部環境也不輕松,足協剛剛經歷換帥風波,球迷和媒體的輿論場上都彌漫著不信任和焦慮,網絡上各種“擺爛、“對噴、“點贊回懟的段子層出不窮,大家已經很難對國足抱有太多幻想,但也不至于完全絕望,畢竟這支球隊已經在谷底,怎么折騰都不會更差了吧,這種“放低預期、靜待驚喜的心態,其實是中國足球這幾年最大的變化,大家都學會了冷靜看球、理性吐槽,真有哪場踢出點新意,反而能收獲一堆自來水點贊。
說到底,久爾杰維奇這次上任,更像是一場“救火行動,東亞杯是第一道考題,成績好壞直接影響他和足協的后續命運,主帥工作組也會同步開啟新一輪選帥程序,換句話說,這次東亞杯踢得好,久爾杰維奇有可能轉正,踢得不好,足協可能就要繼續“海選,國足的主帥崗位,成了大型“帶貨直播間,誰能持續輸出,誰就能留下,誰一時拉胯,馬上就“下播。
所以,結論其實不復雜,換帥能不能換命,沒人敢打包票,但至少久爾杰維奇的上任,給了國足一次情緒上的重啟機會,三天備戰、硬剛日韓、全隊狀態未知,這種極限挑戰,其實正好考驗球隊抗壓和調整能力,球迷們與其繼續“擺爛式觀賽,不如就當看一場新節目,看看這波熟面孔能不能在新帥帶領下,踢出點新花樣,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變化,也值得給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