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堂堂海軍副司令,居然被烏克蘭干掉了。
據俄羅斯官方消息,俄海軍副總司令古德科夫在庫爾斯克州執行任務時遇襲陣亡,他是在一個指揮所里面遇襲,跟其他10多名軍人一起喪命。
這位古德科夫少將,今年3月28日才被任命為俄海軍副司令,負責陸戰和岸防部隊的指揮管理。消息稱,古德科夫此前曾指揮部隊與烏克蘭軍隊作戰。如今,上任剛剛四個月,還沒來得及大展拳腳,就在襲擊中被打死,可謂是死的窩囊。
副司令究竟是怎么死的,烏克蘭怎么對他發動了精準打擊,目前還沒有看到進一步的消息,但我們可以做出幾點分析:
第一,在北約的直接幫助下,烏克蘭在情報戰領域確實要強于俄羅斯。美國和北約在情報收集、分析和共享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能夠為烏克蘭提供俄軍高層的行蹤、部署等關鍵信息,從而幫助烏克蘭實施精準打擊。
另外,烏克蘭自身的對外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在沖突期間也在積極運作。它們通過各種手段收集情報,包括網絡滲透、間諜活動等,對俄軍高層的行動規律和安全漏洞進行分析和利用。
而一旦發現了俄軍高層的行蹤,烏克蘭方面就會采取各種行動,包括但不限于遙控炸彈爆炸、用無人機暗殺乃至用導彈轟炸。
第二,俄軍高層指揮官為了更好地指揮作戰,經常需要親臨前線,但也給自身的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相比于北約建立了完善的指揮、通訊和控制體系,俄羅斯各部隊之間的配合并不緊密,通訊功能落后,甚至機密通訊經常被敵人截獲,將領們不得不親臨前線才能掌握局勢,這直接增加了他們被襲擊的風險。
畢竟,只要俄軍將領來到前線,烏克蘭方面有太多手段對他們進行定點清除。
第三,烏克蘭希望通過暗殺俄軍高層將領,展示“反攻能力”,以爭取更多軍事援助。同時,將刺殺行動與“自衛權”綁定,塑造“以小搏大”的悲情敘事,爭取西方民意支持。
就在近一年時間內,烏克蘭先后暗殺了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莫斯卡利克、俄軍三防部隊司令基里洛夫中將、導彈專家沙茨基等核心軍政要人。俄羅斯引以為豪的情報機構克格勃,在烏軍的暗殺行動面前,往往顯得后知后覺。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俄軍在戰場上遭遇到的糟糕局面,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引以為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