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知南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5年1-6月,南通土地市場共計掛牌33宗涉宅地塊,其中31宗成功出讓(均為底價出讓),總出讓土地面積約141萬㎡,土地出讓金約138億元,土地成交均價約9780元/㎡。
與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南通土地市場呈現顯著放量態勢——成交宗數增加12宗;成交面積激增約85萬㎡,增幅高達約150%;賣地收入激增約89億元,增幅高達約180%;土地成交均價亦上漲約1065元/㎡。
無論是出讓面積還是賣地收入,均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但歷史數據顯示,南通土地市場過去兩年具有顯著的“下半年發力、四季度沖刺”特征。今年上半年供應規模已超預期,這是否預示全年供應節奏調整,仍需觀察后續推地策略。
從區域表現來看——海門以超49億元賣地收入領跑全市,并誕生最高樓面價地塊(11736元/㎡);如皋貢獻約38億元位居次席,也誕生了1宗樓面價破萬地塊;南通市區僅出讓2宗,通州、通州灣上半年零供應,啟東、如東以鄉鎮地塊為主。
從拿地主體來看——僅1宗為全國性房企(中海),另有1宗為本地民企(南通佑祺房地產),其余29宗均由本地國企摘牌。本地國企持續承擔市場托底角色,反映民營資本與外來房企投資意愿仍然疲軟。
就容積率來看——1.5以下低密度地塊僅4宗,2.0以上的高密度地塊有6宗,其余21宗地塊容積率都集中在1.5-2.0區間。上述兩宗“萬元地”容積率分別為1.1和1.2,可見各地核心板塊積極布局超低密產品,但整體而言供應主力仍以中高層為主。
1
南通市區
南通市區(含崇川區、開發區、蘇錫通園區,下同)上半年成功出讓2宗涉宅地塊,合計攬金約9.04億元。
第一宗,中海R24028地塊,即中海臻如府二期,已于今年3月飛速入市,不再贅述。
第二宗,盛和&南通崇發置業摘牌的R25004地塊,位于青年中路南、勞護后巷東(啟秀中學北),拿地總價約3.69億元,樓面價約9218元/㎡。
該地塊容積率1.01-1.6,限高40米,未來產品形態或以小高層為主。地塊周邊目前多為二手房,新地塊入市后將填補新房市場空白。
在此之前,盛和已聯合南通崇發置業摘牌老城區R23020地塊,即盛和觀濠別院,該項目容積率僅1.21,規劃133套雙拼+疊拼+洋房,打造純粹低密墅區,目前接待展廳已開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2024年期間,南通市區成功出讓了42宗涉宅地塊,截至今年6月底僅4宗取證入市,入市率不到10%。剩余38宗待入市地塊,合計建面約303萬㎡,這無疑是南通市區新房市場的潛在巨量庫存。
2025年1-6月南通市區新房成交報告
半年賣了-2套?深扒南通“滯銷盤”生死局
2
海門
海門上半年掛牌13宗涉宅地塊,成功出讓11宗,合計攬金約49.1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謇公湖板塊R24037地塊,該地塊占地面積高達20萬㎡,起拍總價近20億元。
1月26日,這宗巨無霸地塊被海門四家國企(南通江海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南通鴻遠置業有限公司、南通瑞城置業有限公司、南通市海門海泰置業有限公司)聯合摘牌。
但在5月12日,海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卻發布《關于撤銷蘇州路北、揚子江路東側R24037地塊網上掛牌出讓成交結果的公告》,稱因無法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經區政府同意,撤銷R24037地塊網上掛牌出讓成交結果。
市場猜測該地塊遭遇悔拍或與托底國企自身資金鏈緊張有關。據「新知南通研究院」土拍大數據顯示,參與競買的四家國企在2022-2024年間于海門密集拿地(合計摘牌29宗,耗資超128億元),但多數項目尚未入市,資金回籠困難,可能構成此次悔拍原因之一。
? 南通瑞城置業有限公司,2022-2024年共摘牌10宗地塊,耗資約55.96億元。
? 南通市海門海泰置業有限公司,2022-2024年共摘牌8宗地塊,耗資約33.30億元。
? 南通江海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22-2024年共摘牌9宗地塊,耗資約30.62億元。
? 南通鴻遠置業有限公司,2022-2024年共摘牌2宗地塊,耗資約8.78億元。
3
啟東
啟東上半年成功出讓4宗涉宅地塊,都位于鄉鎮板塊,合計攬金約12.48億元。
據「新知南通研究院」土拍大數據顯示,2020-2024年期間,啟東各大鄉鎮板塊已出讓大量地塊,且多數至今未開發。
比如近海鎮,2020-2024年間共出讓17宗、約92萬㎡宅地,目前疑似僅有唯一民企摘牌地塊入市(下圖標紅地塊,案名疑為云卓海泰居),其余16宗本地國企摘牌地塊是否開發存疑,而這之中有12宗拿地已超兩年。
4
如皋
如皋上半年成功出讓8宗涉宅地塊,合計攬金約37.73億元。
城南街道R2024072地塊,由如皋市金洲置業摘牌,樓面價高達約10625元/㎡,結合地塊容積率1.2、限高27米等條件來看,未來或打造墅類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出讓的8宗地塊中,有5宗都是由富港建設集團摘牌,總耗資約18.43億元。查詢發現,該公司去年下半年也接連摘牌了5宗地塊,一年之內耗資近35億元摘牌10宗地塊,其資金周轉與開發節奏值得關注。
5
海安
海安上半年成功出讓4宗涉宅地塊,合計攬金約11.7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位于曲塘鎮的這宗迷你地塊。該地塊不僅是上半年唯一民企摘牌,還實行限價+限售政策。
地塊編號2025007001,占地面積僅7264㎡,容積率1.01-1.5,由南通佑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底價摘牌,拿地總價968.2912萬元,地價約1333元/㎡,樓面價約889元/㎡。
根據《投資發展監管協議》,該地塊未來普通商品住房房屋最高備案指導價不超過6000元/㎡,在首次取得不動產權證后5年內不得轉讓。在樓市整體低迷、一線城市已普遍松綁此類政策的背景下,海安鄉鎮板塊此番政策邏輯與市場影響值得持續觀察。
6
如東
如東上半年成功出讓2宗涉宅地塊,合計攬金約18億元,2宗地塊都位于洋口港,合計土地面積超13萬㎡。
查詢發現,去年下半年,洋口港板塊也出讓了5宗、約25萬㎡涉宅地塊,拿地企業也都是如東本地國企。
這些位于非城區、由國企托底的地塊,未來實際開發前景堪憂,存在資源閑置風險。
▲標紅為今年上半年出讓的2宗地塊
7
總結
2025年上半年南通土地市場在成交規模上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繁榮表象下隱藏著挑戰:高度依賴國企托底、存量地塊去化承壓、鄉鎮地塊開發遲滯、產品錯配、資金沉淀等。
海門巨幅地塊遭遇悔拍,更是為依賴地方平臺公司托底的模式敲響警鐘。市場能否在下半年延續熱度,并實現從“量增”到“質變”(激活多元主體、加速項目入市、化解庫存風險)的轉化,將是判斷南通樓市健康度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