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汽車經銷商協會聯合發出一封公開信,直指當前汽車經銷商面臨的經營困境。這份編號為“長三角車聯發(2025)1號”的函件,將長三角地區汽車市場的深層矛盾推向公眾視野。據公開數據,該地區第一季度汽車銷量占全國總量的25%,其市場波動直接影響著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走向。
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長三角地區豪華品牌經銷商庫存系數多數超過1.8,個別品牌達2.7;國產品牌庫存系數普遍超2.0,部分企業突破4.0,均遠超1.5的行業警戒線。“主機廠每周都在催提車,展廳和倉庫已經堆不下了。”上海一家合資品牌4S店總經理透露,其店內庫存車輛已達月均銷量的3倍,占用資金超過8000萬元。
資金鏈緊張成為普遍困境。6月以來,長三角多地銀行陸續暫停汽車貸款業務,某股份制銀行南京分行客戶經理證實:“總行下達通知,對新能源汽車貸款審批從嚴,首付比例從20%提高至40%,部分品牌直接暫停合作。”這導致經銷商按揭訂單量環比下降42%,南京某比亞迪4S店6月成交量較5月減少58單,損失營收約1200萬元。
銀行返利政策的調整加劇了壓力。杭州某汽車經銷商集團財務總監提供的對賬單顯示,6月銀行返利比例從之前的3.5%降至2.1%,降幅達40%。“我們賣一輛20萬元的車,原本能從銀行拿到7000元返利,現在只剩4200元,還不夠覆蓋資金成本。”該總監表示,集團旗下12家門店6月因返利縮水合計虧損約360萬元。
車價倒掛現象已從新能源領域蔓延至傳統燃油車。蘇州某寶馬4S店的報價單顯示,2025款3系車型終端售價較廠家指導價低8.2萬元,相當于打了7.8折。“這款車的進貨價是29.8萬元,現在賣28.5萬元,每賣一輛虧1.3萬元。”該店銷售經理稱,這種虧損銷售從5月開始,累計已虧損超200萬元。
主機廠的定價規則被指加劇了混亂。公開信中提到,部分主機廠通過“捆綁返利”強制經銷商低價售車。合肥某自主品牌經銷商提供的《月度考核協議》顯示,若想獲得5%的銷售返利,需滿足“月度銷量不低于80臺”“終端售價不高于廠家指導價92%”等條件,未達標則取消全部返利。“為了拿到返利,只能虧本賣車,否則損失更大。”該經銷商算了一筆賬,按此協議,即使每輛車虧5000元,只要達標仍能獲得12萬元返利,若不達標則顆粒無收。
跨區域竄貨進一步沖擊價格體系。南京某合資品牌經銷商發現,周邊城市的同品牌經銷商以低于本地1.5萬元的價格向南京客戶售車,導致其6月流失30%的意向客戶。“我們向主機廠投訴,但對方說‘只要客戶有當地居住證就不算竄貨’。”這種模糊的界定讓區域價格防護形同虛設。
消費者觀望情緒導致終端客流銳減。上海某汽車城的數據顯示,6月日均到店客戶量從去年同期的120組降至58組,成交率從25%降至17%。“很多客戶來店里只是比價,說‘再等等,說不定下個月更便宜’。”該汽車城運營總監表示,6月成交量同比下降41%,創五年來同期新低。
成本壓力持續攀升。杭州某4S店的租金協議顯示,其2025年場地租金較2023年上漲22%,加上人力成本同比增加15%,單店月均固定支出突破80萬元。“現在每月賣50輛車才能打平成本,但實際只能賣30輛左右。”該店負責人透露,已開始削減市場推廣費用,員工工資緩發比例達40%。
主機廠的考核壓力并未減輕。多家經銷商反映,6月仍收到“強制搭售”要求,即提10輛暢銷車必須搭配3輛滯銷車。“我們根本賣不掉滯銷車型,只能堆在倉庫里貶值。”蘇州某新能源品牌經銷商稱,其倉庫里積壓了23輛去年款車型,每輛每月折舊損失約3000元。
針對上述困境,四省市協會在公開信中提出多項訴求:建立產銷協同機制,取消“一刀切”銷量目標,允許經銷商自主申報合理庫存上限;停止強制搭售等非理性考核,保障經營自主權;建立價格預警機制,禁止跨區域竄貨與惡意壓價,對倒掛車型提供專項補貼。
據了解,已有部分主機廠做出回應。某合資品牌表示將“動態調整批售計劃”,7月起對長三角地區經銷商的銷量目標下調15%;某自主品牌推出“滯銷車置換補貼”,每輛車補貼5000元用于舊車置換。但多數經銷商認為,這些措施“力度有限”,難以扭轉根本局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汽車4S店退網數量達4419家,為2021年以來首次規模縮減。長三角地區某經銷商集團董事長透露,其旗下15家門店中已有3家計劃在7月關閉,“實在撐不下去了,再虧下去就要拖垮整個集團。”
當前,長三角地區汽車市場的困境正引發連鎖反應。據市場監管部門統計,6月汽車售后投訴量同比激增37%,主要集中在“維修偷工減料”“質保承諾不兌現”等方面。某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人表示,部分經銷商為壓縮成本,將原廠配件更換為副廠件,“這會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隨著7月銷售旺季來臨,長三角汽車市場的走向仍存不確定性。四省市協會表示,將持續跟蹤經銷商經營狀況,并與主機廠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希望能通過多方努力,讓行業回歸理性競爭軌道。”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秘書長在接受采訪時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