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總感覺睡不好、白天沒精神,體檢還發現血脂偏高?從中醫角度看,睡眠障礙和血脂異常就像一對“難兄難弟”,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尤其是在夏季,天氣濕熱,加上現代人熬夜、壓力大、飲食不節等不良習慣,更容易讓身體陷入“越睡不好,血脂越高;血脂越高,越睡不好”的怪圈。今天,我們就從中醫角度,看看血脂異常和睡眠障礙的關系,并教你如何改善睡眠、調節血脂,讓身體重回平衡!
血脂異常如何“偷走”你的好睡眠?
中醫認為,血脂異常多與痰濕、瘀血等病理因素相關,這些因素不僅影響氣血運行,還會干擾心神,導致睡眠障礙。
1. 痰濕困脾,清陽不升
夏季許多人喜歡喝冰奶茶、吃燒烤配啤酒,這樣的飲食習慣極易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黃帝內經》有云“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當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聚而生痰。這些痰濁就像體內的“垃圾”,影響氣機升降出入,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白天表現為頭昏沉、嗜睡,夜間則因痰濁擾心,出現失眠多夢、易醒等問題。
2. 瘀血阻滯,心神不安
長期血脂異常會導致血液黏稠,中醫稱之為“血瘀”。心主血脈,又主神明,瘀血阻滯心脈,會使心臟得不到充足滋養而心神失養。夜晚本應是心神歸位、靜神養心之時,但瘀血內阻,就像河道被淤泥堵塞,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心悸、多夢,夜間易驚醒,睡眠質量自然下降。
3. 痰熱擾心,心煩難眠
若飲食不節加上情緒不暢,體內痰濁還可能郁而化熱,痰熱上擾心神,會出現心煩睡不著、口苦咽干等癥狀。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焦慮情緒多,更容易加重這種情況,形成“血脂異常-痰熱內生-睡眠障礙”的惡性循環。
睡眠障礙怎樣“催高”你的血脂?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睡眠不足(<6小時/晚)的人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比睡眠充足的人高出大概15%。此外,睡眠不足會降低抑制食欲的瘦素,增加饑餓素水平,增加暴飲暴食的風險,導致每日熱量攝入增加約300卡路里。
從中醫角度看,睡眠障礙主要通過以下機制影響血脂代謝:
1.脾虛失運,膏脂堆積
中醫認為,夜間是人體陽氣潛藏、臟腑修復的黃金時段。長期熬夜會損傷脾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減弱。《景岳全書》指出“脾胃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氣也”,脾胃虛弱,水谷精微無法正常輸布,轉化為痰濁、膏脂堆積在體內,導致血脂升高。很多“夜貓子”體檢時發現甘油三酯超標,正是這個原因。
2.肝郁化火,代謝失常
肝主疏泄,負責調節全身氣機和代謝。長期睡眠不足,情緒焦慮,會導致肝氣郁結,郁久化火。肝火旺盛會灼傷津液,煉液為痰,同時氣滯導致血瘀,形成痰瘀互結。而肝臟又是脂質代謝的主戰場,疏泄失常必然影響血脂調節。
3.心腎不交,陰精虧虛
正常睡眠依賴心腎相交,心代表火,腎代表水。在中醫學理論中,心臟的功能是主血脈和主宰精神活動,而腎臟則負責儲藏精氣和維持水液代謝,心火下溫腎水,腎水上濟心火。長期睡眠障礙會打破這種平衡,導致心陰耗傷,腎水不濟,形成“心腎不交”。腎陰虧虛,又得不到心火的溫煦,體內膏脂無法化生,會使血脂代謝異常。
中醫三招,打破“血脂高+睡不好”惡性循環
以“通絡、養精、動形、靜神”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在汲取了儒、釋、道、醫四大養生理念精髓的基礎上,又融合了當代科學養生前沿進展,為我們改善睡眠,調節血脂,找回健康狀態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意義。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出,調節睡眠、血脂雙問題,應從“寧心安神、滋補肝腎、健脾祛濕”的角度出發,從飲食、起居、情緒三方面入手,“打破”其惡性循環。
1、飲食妙方,藥食同源
中醫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理念,許多食物既是日常食材,又是調理身體的良藥。針對血脂異常與睡眠障礙,推薦以下五味藥食同源成分,共奏“寧心安神、滋補肝腎、健脾祛濕”之功:
酸棗:酸棗仁是中醫經典的安神藥,現代研究發現酸棗皮肉亦具有酸棗仁之功效—養心、安神、斂汗,且資源豐富,便于應用;
桑椹: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能滋陰補血、生津潤燥,可直接食用新鮮桑椹,或取干桑椹泡水;
茯苓:被譽為“四時神藥”,能健脾滲濕、寧心安神,還能幫助減少體內水濕停滯,間接改善血脂代謝,可煮茯苓粥(茯苓15g+粳米50g),或搭配薏苡仁、山藥燉湯;
陳皮:性溫,歸脾、肺經,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可泡陳皮茶(3-5g沸水沖泡),或煮粥時加入少許,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有清熱解毒、疏風清熱的功效,可取菊花泡茶或煮粥喝。
以嶺健康研發的怡夢飲料,便是在通絡養生八字經理論指導下,精選這五味藥食同源成分,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幫助人們改善睡眠,調節血脂。可在日常隨餐飲用,方便又放心。
2、規律作息,減少不良習慣
現代人熬夜、煙酒無度等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血脂高+睡不好”的重要因素。要“打破”這一惡性循環,必須調整生活方式,讓身體回歸自然節律。
保證規律作息,順應自然陰陽:中醫認為,子時(23:00-1:00)是膽經當令,丑時(1:00-3:00)是肝經當令,這兩個時段是肝膽排毒、修復的關鍵期。如果長期熬夜,不僅影響血脂代謝,還會導致肝氣郁結,加重睡眠障礙。所以盡量在22:30前上床,23:00前入睡,保證7-8小時高質量睡眠。
減少煙酒,避免痰濕內生: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同時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睡眠淺、易醒。酒精雖能讓人快速入睡,但會干擾深度睡眠,且長期飲酒易生濕熱,影響血脂代謝。應該逐步減少吸煙量,避免睡前飲酒,可用怡夢飲料代替酒精飲料。
3、情緒管理,養心安神
中醫認為,情緒不暢是導致睡眠障礙和血脂異常的重要誘因。長期焦慮、壓力大,會使肝氣郁結,進而影響脾胃運化和心神安定。
冥想/深呼吸:每天抽出10分鐘,進行腹式呼吸(吸氣4秒,屏息2秒,呼氣6秒),幫助放松神經,減少焦慮。
靜坐養神:睡前靜坐5分鐘,閉目調息,讓心神回歸平靜。另外,晚上也要盡量避免討論讓人激動的話題,以免肝火上升,影響睡眠質量。
音樂療法:睡前可以聽徵調式樂曲,如古琴,徵音養心,有助于安神。
血脂異常與睡眠障礙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深受兩者困惱之時,不妨通過通絡養生八字經的智慧,以寧心安神、滋補肝腎、健脾祛濕的調理方法,改善睡眠質量,穩定血脂水平,找回自己的好狀態!(來源: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