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1億美元的資產焚毀行動
前不久,德黑蘭教師瑪麗亞姆在社交媒體絕望求助:“那是給孩子買藥的錢”——她的資產在Nobitex交易所攻擊事件中化為烏有。但比盜竊更令人震驚的是,黑客組織“Gonjeshke Darande”(波斯語“掠食麻雀”)將價值8170萬至9000萬美元的加密資產,故意轉入了八個精心設計的“死地址”,這些地址名稱充滿挑釁,如“TKF●ckiRGCTerroristsNoBiTEXy2r7mNX”和“0x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Dead”,一旦轉入即永久湮滅。
這一事件撕開了加密世界最隱秘的黑洞:死地址(Dead Address)——那些私鑰無人知曉、資產永不可贖回的數字墳墓。這些地址通過定制算法生成,以特定字符開頭(如挑釁性標語“FiRGCTerrorists”),其私鑰破解難度在現有算力下需數十億年,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塊鏈黑洞”,安全專家Tom Robinson將其比作“將贓款鎖入保險柜后澆筑水泥封閉鑰匙孔”。
黑客組織“掠食麻雀”實施了一次教科書級的數字焦土戰
而回顧此次攻擊過程,不得不說黑客組織“掠奪麻雀”實施的是一次教科書級的數字焦土戰,其跨越12條區塊鏈的資產清洗,包括TRON上的11萬筆USDT、Bitcoin上的18.47 BTC,甚至Dogechain上的3900萬枚DOGE,并在每個地址嵌入“F●ck IRGC Terrorists”字樣,將交易變成政治宣言,這種行為超越了傳統網絡犯罪邏輯。當其他黑客還在絞盡腦汁洗錢時,政治黑客已轉向更致命的戰略——直接摧毀金融基礎設施。正如地緣分析師所指:“燒毀8200萬美元比盜取它更具威懾力——這是網絡時代的制裁新形態?!?/strong>
02
加密貨幣的暗物質版圖
區塊鏈世界存在一個鮮少被公眾關注的隱秘角落——“死地址”。這些地址如同宇宙中的暗物質,占據著龐大的體量卻無法被直接觀測,私鑰丟失的地址永久凍結了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資產,混幣服務生成的臨時地址掩蓋了非法資金流向,暗網市場更構建起匿名交易的平行金融體系。
加密貨幣世界的“死地址”可分為三個核心類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張龐大而隱秘的暗物質版圖。私鑰丟失型死地址是最原始的“黑洞”。當用戶丟失私鑰或忘記助記詞,對應地址內的資產即被永久鎖定。這類地址的資產如同被吸入黑洞的光,永遠無法被提取。
死地址現象遠比想象中龐大且復雜
混幣服務生成的臨時地址是非法資金洗白的關鍵工具。當涉恐資金需要“凈化”時,犯罪組織通過專業混幣服務將資金分散轉移。美國司法部披露的案例顯示,卡薩姆旅組織的比特幣在進入Binance、Coinbase等交易所前,多次流經混幣系統,原始路徑被徹底模糊化。
這些地址構成了加密貨幣世界的“暗物質”,據Chainalysis研究,至少有500萬枚比特幣可能永遠消失。而主動銷毀正成為新趨勢,2024年以太坊通過EIP-1559燃燒機制銷毀了260萬枚ETH,價值近80億美元——這是系統設計的合法湮滅,而如此龐大的財富,難免讓人產生挖掘的念頭,這能實現嗎?
03
挖掘死地址財富
密碼學圣杯的殘酷現實
死地址的財富誘惑很早就催生了“私鑰碰撞器”工具,其原理直白而暴力:通過窮舉私鑰空間(22??種可能)匹配目標地址。
工具基于橢圓曲線secp256k1(比特幣/以太坊算法的關鍵機制)的數學特性(公鑰是將私鑰通過一個橢圓曲線乘法‘K = k * G ,其中k是私鑰,G是被稱為生成點的常數點,而K是所得公鑰’的算法計算得來) ,再經SHA-256和RIPEMD-160哈希生成地址。當暴力生成的地址與目標匹配時,即宣告財富解鎖。
面對私鑰碰撞的算力困境,部分研究者將目光投向密碼學的前沿領域——全同態加密(FHE)和不可區分混淆(iO),它們被尊為“密碼學的圣杯”,理論上能穿透加密屏障,安全回收資產。然而,技術理想與工程現實之間存在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
“密碼學的圣杯”的構成
理論上,FHE允許對加密數據直接進行計算(如“在鎖著的保險箱里數錢”),但現實中的計算開銷高達明文操作的 數萬至百萬倍。
一個簡單的醫療數據分析任務,明文計算需1秒,FHE可能需要數周,iO則試圖將程序轉化為“無法逆向的黑盒”,但其實現依賴高維數學結構(如多線性拼圖),導致混淆后的代碼體積爆炸式增長。一個100KB的程序經iO處理可能膨脹至TB級,遠超現有硬件承載能力。更關鍵的是,混淆過程本身需消耗海量算力驗證程序功能性等價,而當前算法僅能支持玩具級(toy-scale)案例。
死地址中蘊藏海量財富
從現實經濟價值看,構建FHE專用芯片(如英特爾Loihi)需數十億美元投入,但市場回報周期可能超過20年。而私鑰碰撞場景中,即使成功破解一個死地址(如含10BTC),其價值(約60萬美元)也遠低于FHE集群的運維成本——經濟理性徹底壓制技術沖動。
04
點評:數字文明的永恒墓碑
當比特幣創世區塊即將迎來二十周年時,那些沉睡在死地址中的比特幣可能依然靜靜躺在那里。密碼學圣杯的光芒照亮的并非財富捷徑,而是人類認知的邊界。在算力與密碼學的這場永恒博弈中,死地址像一座數學墓碑,銘刻著中本聰最偉大的設計——在信任缺失的世界里,用數學構建的牢不可破的金庫,連它的主人都無法強行打開。
微信訂閱
歡迎通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主編|黎坤
總編輯|吳新
爆料聯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視頻記錄科技互聯網新鮮事、電商生活、云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吨袊W》每周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