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人能有種到這樣?
他們不敏感,不多想,不內卷,也不內耗,遇到不爽就直言不諱。
敏感內向的我孤寡多年一直沒有找到真愛,現在才發現原來討伐型人格才是我的理想人格。
討伐型人格:不討好,也不內耗
討伐型人格是一個網絡熱門詞匯,網絡上對它的解釋是:
指想象中對所有人的態度具體表現為,不魅男,不愛女,不尊老不愛幼,大人好壞,小孩好煩,女的懶得理,男的別沾邊。
一嘴不合就開干,作為牛馬每天憋屈著的光想著這副場面都覺得爽。
需要劃重點的是,討伐型人格是純粹地為了自己而戰斗,并且是不參雜任何利益的戰斗。
你如果和討伐型人格生活在一起或者有一個討伐型人格的朋友,乍看以為是對方會一直責備你。
但其實不是,反而他們代表了不內耗人群,相處過程中,其實是相當的舒服。
他們生氣了就說出來,不在心里自己默默減分;有不滿就當面提,不等你自己發現;
對你有意見,就直接表達,不搞冷暴力、暗示、拉黑、翻舊賬……
他們有時顯得太直接、甚至有點讓人厭煩,一有問題就提出質疑、挑戰甚至批評。
但奇妙的是,如果他們作為你的伴侶,相處久了你反而會感到踏實、輕松,甚至……被尊重,因為問題能夠得到解決,而不是憋在心理內耗。
這類人在討伐型中是典型的不內耗型人格,或者你可以稱之為:理性討伐型伴侶。
很多人以為,不內耗只是性格好、脾氣穩。
但其實在心理學中,這是一種高度成熟的情緒功能。
心理學家戴維斯曾提出一個概念:情緒敏捷,指的是一個人能夠面對、接納并快速處理情緒,而不是壓抑、否認或無限放大。
不內耗型人格,正是這種能力的體現。
他們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不讓情緒成為判斷的依據、不把問題留在心里發酵;
不靠忍耐來維持關系表面的和諧、不需要你去猜他們的心思他們會直接告訴你。
在親密關系中,這種人看起來像討伐者,本質上卻是情緒清理者和關系修復者。
討伐型人格愛得很清醒
很多人聽到討伐兩個字,第一反應就是:不就是愛挑毛病、愛爭對錯、情緒強勢的人嗎?
但從心理學視角看,有能力表達不滿,是一種極大的關系優勢。
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不會選擇冷漠或沉默,而是主動維護關系。
他們不怕沖突,但也不制造無意義的情緒勒索。
他們認為,表達問題是尊重,而不是攻擊。相比情緒拉鋸戰,他們更想快速解決,讓情緒不過夜。
你會發現,他們哪怕吵架時很兇,事后反而更快和好,不會翻舊賬,也不會冷戰拖延。
有效表達不滿,是長久關系的關鍵指標之一。長期壓抑反而更容易走向爆發或分離。
他們界限清晰,但不冷漠,不內耗型伴侶清楚:“我的問題是我的,你的問題是你的。”
他們不會替你承擔全部情緒,也不會讓你承擔他們的全部壓力。
這種責任感的劃分,看起來像是冷靜、不黏人,其實反而讓關系更平衡、更自由。
很多人因為怕對方難過,選擇忍。
但不內耗型伴侶,會選擇誠實地提出矛盾,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真誠,關系才有修復的機會。
他們的討伐,不是出于批判,而是出于信任。他們相信你值得說真話,也有能力和他們一起面對真相。
和這種人相處,其實你是被激活了
你會發現,和討伐型、不內耗的伴侶在一起:你會變得更能表達情緒。
你會開始思考我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么?
你會停止小心翼翼地揣測對方,而是學會主動溝通;
你甚至會覺得,被質問和被指出問題,雖然不舒服,但比被忽視來得更好。
這種伴侶有一種清醒的愛,他們的表達可能直,但目的從不是打擊你,而是希望你們的關系能走得更遠、更穩、更真實。
如果你發現另一半是這種討伐型人格。
請你珍惜他。
因為這個時代,愿意用直接溝通替代情緒拉扯的人,真的不多了。
這類人不擅長撒嬌和制造浪漫,但擅長在爭吵后說:“我們怎么做才能好好相處下去?”
他們不一定溫柔,但一定堅定。他們不是完美的伴侶,但可能是最適合長期關系的人選。
真正的親密,不是從不爭執,而是爭執后還能好好在一起。
而那些看似有攻擊性、不內耗、愛直接指出問題的伴侶,其實只是想告訴你一句話:我不想靠冷戰贏你,我只想和你,好好過下去。
-The End - 作者-小咖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