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軟科綜合整理
科研團隊遭裁減,數十億美元的大學經費被砍,美國科學界寒冬悄然而至。
2 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宣布,將把「科研間接費」削減至 15%,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預算更是暴跌 2/3,這意味著大學和研究機構需要自行承擔大部分成本。
在經費不確定下,據報道,賓夕法尼亞大學宣布削減 35% 的研究生招生,范德堡大學的一名院長在 2 月宣布暫停部分博士生項目的招生,南加州大學采取了類似的招生凍結措施,斯坦福大學則暫停了學校新員工招聘。
此外,美國眾多科研機構開始縮減對博士后和科研助理的招聘。
無獨有偶,當地時間 3 月 7 日,哥倫比亞大學約 4 億美元(約合 28.98 億元)的聯邦撥款被取消。
面對接二連三的資金削減,有學者認為,在這樣的條件下,科學研究將難以為繼。
美國科研人,正經歷「至暗時刻」
NIH 和NSF是影響美國公共研究領域經費的基石,每年共同資助數千個項目,支持數十萬科研人員,可以說是大學的命脈,經費資助上的任何變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此次 NIH 削減的間接經費,是指非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的「機構運營成本」,例如實驗室和研究設備的開發維護、聘用教職員工的薪水等。每個大學和科研機構在間接經費的比例上各有不同,有數據顯示,哈佛大學的間接經費占比為 69%,耶魯大學為 67.5%,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 63.7%。
可以看出,頂尖研究型大學的間接成本費率之高,一旦資金匱乏,科研項目的進行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NIH將占比上限降至 15% 后,遠低于高校和研究機構 50% 至 70% 的標準。
盡管這項新政在司法程序上的「靴子」還沒完全落地,但是科研經費改革的影響已顯現,這其中,醫學研究遭受的重創最大。
從心臟病、帕金森癥、禽流感等疾病的研究到一些藥物的研究、心理問題的追溯等,都高度仰賴 NIH 提供的資金推進。比如俄克拉荷馬大學獲得 920 萬美元用于癌癥研究、免疫系統保護和農村醫療,在削減開支后,該大學名下的 26 個項目將受到影響,甚至停擺。
此外因為項目暫停,一些博士后很可能面臨解聘......
另一邊,作為美國基礎研究主要資助機構的 NSF,根據《科學》雜志報道,白宮為 NSF 規劃的新年度預算為 30 億美元,預算削減超過三分之二,直接影響了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
伴隨預算削減而來的,是對科研項目更嚴格的審查。根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數據,2023 年 NSF 的青年科研基金申請通過率從往年的 20% 下降為不到 10%。
中國科研經費,逆勢增長
中美情況可謂「冰火兩重天」。
美國科研經費縮水的同時,中國在科研投入上持續加碼。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22 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到約 3.08 萬億元,首次突破 3 萬億元大關,2024 年超 3.6 萬億元,實現了「十四五」規劃年均增長 7% 以上的目標,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
同時,我國研發投入強度持續提高。在 2022 年首次達到「十三五」及 2006 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設定的 2.5% 目標,2024 年研發投入強度持續提升至 2.68%。
作為基礎研究的核心陣地,近年來,政府對高校的經費支持力度提升,投入高校的科技經費從 2020 年的 1882.5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2753.3 億元。
根據各高校已公開的數據,多所高校 2024 年的科研經費破十億元量級。
如武漢大學到賬科研經費突破 30 億元,
北京交通大學科研經費再超 20 億元大關,
東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江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和齊魯工業大學等科研經費也突破了 10 億元。
也有不少高校的科研經費首次取得階梯級突破,如太原理工大學首次突破 8 億元,重慶科技大學首次超過 3.5 億元,魯東大學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首次突破 2 億元,助推學??蒲辛α抠|的飛躍。
雖然投入總量和強度在逐年平穩增長,但是與處于前列的創新型國家相比,特別是基礎研究占 R&D 的比重,還有差距,亟需在科研經費資助上做「加法」。
2023 年《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印發,各地紛紛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等多種方式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
自 2022 年起,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加大科技資金支持力度,3 年累計下達4.5 億元自治區直屬高?;究蒲袠I務費,重點支持 45 周歲以下青年教師、在校優秀學生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江西省啟動實施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為 22 所省屬高校的博士畢業生在5 年內給予每人 20 萬元非競爭性、自由探索類科研經費支持,助力科研「第一步」。
作為我國科研資助的主要力量之一,自然科學基金委也在擴大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規模;前移資助端口,試點資助優秀博士生、本科生開展基礎研究,自主培養基礎研究后備力量。支持年輕科研團隊承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通過持續穩定資助,培養科技領軍人才。
除了「量」的增加,還需最大程度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高校紛紛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
如湖南大學將一般科研項目預算調整審批權、科研項目間接經費分配權下放至學院,提高學院自主權。同時擴大項目組橫向經費項目使用權限,項目結題后可申請提取 80% 的結余經費用于績效獎勵,且增值稅返還比例由原來的 60% 提高到 100%,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
為緩解科研經費報銷手續繁雜、程序較多,東南大學在各學院設立科研秘書、財務處設立財務助理,把科研人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為其簡除煩苛。
無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辦學實力和整體競爭力,還是提升基礎學科自主創新能力,都離不開科研經費的持續穩定投入。相信在經費支持和研發投入加強的政策之下,創新成果將更顯著,在前沿科技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響因子(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