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國產手機在折疊屏的卡位,很傷蘋果。
蘋果計劃將于明年推出的2000美元折疊屏手機,成了國產手機品牌的集火對象,他們以前所未有的集體攻勢,意圖在蘋果入局前搶占先機,甚至直接“卡位”蘋果的未來增量空間。
從6月24日到7月2日,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內,小米、vivo、榮耀三家接連推出折疊屏手機,小米MIX Flip2、vivo X Fold5、榮耀Magic V5三款手機試圖將折疊屏手機從“小眾科技愛好者的嘗鮮玩具”推向“大眾用戶的主力機”。
左:小米MIX Flip2 | 右:vivo X Fold5
在對外話術中,三家居然出奇地統一,除了常規的硬件性能展示之外,都將目標聚焦在打破蘋果的生態壁壘,實現跨生態互聯互通上。在內卷嚴重的中國手機市場,因“擠牙膏式創新”和AI功能缺位,蘋果在此時露出疲態,成為了存量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局部增量,讓一眾國產手機品牌開始琢磨如何分流蘋果用戶。
蘋果終究是長期統治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一哥”,國產手機品牌若想成功分流蘋果用戶,需要一個錯位進攻的機會,即用自己的長板去打蘋果的短板,而折疊屏恰好是蘋果最為孱弱的地方。
面對這潑天的富貴,vivo、小米、榮耀這三家集中發力,掐著與蘋果生態共融的話術,在蘋果折疊屏這一年多的缺位時間,以低于萬元售價的價格對消費者進行折疊屏的“普世教育”,形成折疊屏即國產的認知,從而逼迫蘋果必須要在明年拿出完全碾壓友商的折疊屏手機才能成事。
01
卡在蘋果前
前腳供應鏈上傳出蘋果將在明年發售折疊屏手機的消息,后腳國產手機集體放出折疊屏產品。
就在上個月,供應鏈方面就傳來了大瓜,蘋果首款折疊屏手機預計要到2026年秋季才會與iPhone 18系列一同正式發布。
然而,即便是這款尚未問世的產品,其核心OLED面板訂單也已被競爭對手三星獨家拿下,單臺采購價逼近千元,讓三星在供應鏈端賺得盆滿缽缽。這種對單一競爭對手核心技術的重度依賴,不僅增加了蘋果的成本和風險,也可能對產品的發布時程和最終品質構成潛在影響。
三星,一個令蘋果又愛又恨的角色,作為供應商,這家韓國巨頭可以為蘋果提供兼顧技術與良品率的優質產品,據供應鏈消息,三星為蘋果提供的OLED面板,采用了甚至連自家Z Fold6都尚未量產的最新技術。
圖:三星Z Fold6 | 來源:三星官網商城
但作為手機廠商,三星幾乎席卷了除中國市場之外的所有地區,可以說是蘋果的頭號競爭對手,根據TechInsights移動終端市場團隊的最新研究,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0.5%,達2.968億部,三星以20.4%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榜首,蘋果以18.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就在蘋果在考量如何降低三星在面板訂單權重之際,國產手機集體果斷出手,推出成熟產品搶占市場,實現了對蘋果的卡位。
要知道,國產手機品牌早已在折疊屏領域深耕多年,并在此刻集中發力,具備技術上的領先優勢。vivo、小米、榮耀接連拿出重磅產品,精準地卡在了蘋果還在與供應鏈巨頭博弈、產品細節不斷被曝光,甚至可能導致消費者購買欲望降低的階段。
更為致命的是,安卓折疊屏手機均價年降18%,待到蘋果高達2000美元的產品問世時,市場早已大變摸樣。IDC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均價為8500元,但研發與供應鏈成本占比超60%。
此等提前布局和技術成熟度的展現,無疑是為了在蘋果入局前,牢牢占據市場份額,搶占消費者心智,讓蘋果折疊屏未出生就被“卡脖子”。
02
存量市場中的局部增量
對于此時的國產手機而言,蘋果算是為數不多的”軟柿子“。
這意味著,在整個行業大盤處于存量市場的狀態下,蘋果用戶群體成為了國產手機尋求增量的重要目標。蘋果在2025財年第二財季的財報顯示,總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增長5%,但大中華區營收卻下滑2%,錄得160.02億美元,蘋果公司CEO庫克罕見地承認在中國市場“失手”。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報告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24年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從2023年同期的19%銳減至15%,排名從第一滑落至第三,被vivo和華為超越。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蘋果的出貨量為920萬部,同比下跌8%,以13%的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五。
這種頹勢的背后,是蘋果“擠牙膏式創新”的失靈,以及承諾的AI功能遲遲未能落地,核心賣點淪為紙上談兵。
過去數年,庫克精準的"刀法"——將有限的創新分批次釋放,搭配精準的定價策略,總能在中國市場奏效。即便被詬病"擠牙膏",蘋果依然能靠品牌溢價和生態優勢穩住局面。但iPhone 16系列這一代產品,連這種"擠牙膏"的節奏都亂了套。
甚至在一些蘋果旗艦店,銷售顧問只能用“這個AI功能需要等待后續系統更新”、“部分服務可能暫時無法使用”來回應消費者,而國產手機體驗店卻能向顧客展示智能語音交互、影像優化等AI功能。
這種預期與現實的落差,導致消費者對蘋果產品“毫無新意”、“史上最坑”的吐槽比比皆是。
即便是在蘋果強勢的高端手機市場,也露出了疲態。根據Counterpoint最新發布的《智能手機型號銷量追蹤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售價600美元、4350元及以上)市場的銷售份額已攀升至整體市場的28%,較2018年的11%實現了大幅增長。其中,蘋果、華為、小米分列前三名,蘋果雖占據榜首,但市場份額降至54%,為近7年來的最低點,正逼近50%的關口,華為則以29%的份額正在逼近被“斷供”前的狀態。
此外,特朗普時代的關稅陰霾仍未消散,可能也會給蘋果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手機市場早已殺成紅海,華為、小米等品牌“卷到飛起”,而蘋果的“利潤神話”正遭遇最嚴峻的挑戰。
國產手機廠商正是抓住了蘋果在中國市場這一“局部增量”的機會,通過更具創新力的產品和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服務,試圖分流蘋果用戶 。
03
全生態分流
過去,國產手機集中在硬件參數上甩開蘋果,但這一次,國產手機的套路全面升級,在確保硬件上“卷”蘋果的情況下,加入了更多生態方面的考量。
實際上,分流蘋果用戶的念頭,國產手機品牌早有預謀。在去年,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就曾直言,自己就是想轉化蘋果用戶,讓果粉們有另外一種選擇。此外,OPPO還更進一步,申請注冊了“OPhone”商標。
隨后,幾乎除華為之外的所有主流國產手機品牌,都在琢磨如何從蘋果的IOS生態上做文章。華為之所以并未參與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開發純血鴻蒙的生態。
恰好,蘋果長期以來引以為傲的封閉生態系統,在折疊屏這一新形態上尚未展現出足夠的吸引力。安卓陣營的折疊屏專屬應用數量已是蘋果iOS的數倍,表明開發者更傾向于為安卓的開放生態投入資源。
這種軟件壁壘正在同步加高,而蘋果的封閉生態在折疊屏這一新形態上尚未展現出足夠的吸引力。
從目前的局勢上看,全生態分流的策略對蘋果構成了潛在的重大威脅。vivo X Fold5的發布便是典型代表。它不僅實現了手機與Apple Watch的跨生態連接,可以同步健康數據、表盤連接以及電話、短信、通知的全面同步。
截圖來源于vivo官網商城
此外,vivo X Fold5還可通過Mac隨身文件站直接調取Mac文件,實現分屏跨應用拖拽,并在行業首發安卓iCloud云端直通功能,通過本地“文件管理”直接訪問iCloud,進一步解決蘋果生態用戶的換機煩惱。原子工作臺的出現,更是支持5個應用同屏并行運行,極大地提升了移動生產力。
至于小米與榮耀,整體思路與vivo趨同,榮耀CEO李健甚至在2025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Shanghai)透露,稱榮耀已經實現了華為、蘋果兩大生態互聯互通。
上述舉措表明,國產手機廠商的競爭策略已從單純的硬件比拼,升級到軟件生態和跨平臺互聯的維度,它們不再僅僅是“碰瓷”蘋果,而是試圖通過軟性滲透的方式進入果粉群體,為“平替”蘋果奠定基礎。
這樣一來,壓力就全到蘋果這一邊,除非在明年能夠拿出對友商實現技術碾壓的折疊屏手機,否則很難緩解當下在中國市場的尷尬局面。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