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俠
盡管已經給了90天的暫緩期,但是美國的關稅談判依然困難重重。
且不說中國這樣的硬骨頭,壓根不可能妥協。即便是日本這樣的親兒子,這次也是異常強硬,到現在也沒有松口。
眼看距離7月9日的最終期限越來越近,特朗普說不著急那是假的。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還是先挑一個軟柿子來拿捏,給其他不服軟的國家打個樣。
于是乎,越南就這樣被抬了上來。
2025年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連續發布三條動態,高調宣布與越南達成"偉大的貿易協議"。
這份據稱將使越南對美出口商品面臨20%基礎關稅、轉口商品承受40%懲罰性關稅,同時將全面對美國商品開放零關稅市場的協議,迅速引發全球經貿界震動。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越南官方聲明僅確認兩國領導人通話討論貿易框架,對具體關稅數字保持緘默,這種美方高調宣示與越方謹慎回應的差異,暴露出這份協議的諸多懸疑。
協議的核心爭議聚焦于三個關鍵數字:20%、40%和0。
特朗普宣稱越南本土商品將面臨20%關稅,這相比4月威脅的46%懲罰性稅率雖大幅降低,但仍比當前10%基準關稅翻倍。
更嚴厲的是針對"轉口貿易"的40%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直言該條款專門打擊"中國借道越南繞開關稅"的行為。
前白宮顧問披露,越南對美出口中約35%的紡織品和電子產品實際使用中國原材料加工,這些"越南制造"標簽商品正是40%關稅的精準打擊目標。
而協議中最不對等的條款當屬越南承諾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這意味著福特皮卡與加州葡萄酒將長驅直入東南亞市場,而越南漁民捕撈的蝦蟹卻要背負20%關稅才能登陸美國超市。
實際上,這份協議誕生于異常緊迫的時間壓力下。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貿易逆差國加征"對等關稅",越南最初被列入46%最高稅率名單,在90天寬限期將于7月9日到期的最后關頭達成妥協。
這種"最后通牒式"談判催生的協議,其法律完備性值得懷疑。
越南政府聲明強調的"框架性協議"與特朗普宣稱的"最終成果"存在本質差異,河內方面同時提出美國需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取消高科技出口限制等附加條件,這些關鍵內容均未出現在特朗普的勝利宣言中。
更蹊蹺的是,白宮至今未公布協議正式文本,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僅以"正在準備新聞稿"搪塞媒體質詢,這種反常操作加深了外界對協議真實性的質疑。
如果按照特朗普所言,協議條款的經濟殺傷力將遠超表面數字。
20%的基礎關稅將直接侵蝕越南出口企業8%-12%的利潤率,這對平均利潤率僅15%的紡織服裝業堪稱致命打擊。
而40%的轉運關稅直接指向中國企業的“越南通道”策略,越南電子產業80%的芯片、紡織業60%的面料依賴中國供應。
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額達1370億美元,其中約30%-40%為中國商品通過貼標、簡單組裝等方式借道越南轉口,以規避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
美國海關已成立專項小組強化原產地審查,重點核查電子、家電等中國主導領域,若被判定為“中國制造貼越南牌”,將直接適用40%稅率。
這種精準打擊暴露出協議的戰略意圖,通過封堵供應鏈迂回路徑,迫使東南亞產業鏈與中國“脫鉤”。
越南的妥協姿態源于其經濟命脈被扼住的現實困境,2024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高達1235億美元,占GDP的27%,美國市場是其三分之一出口商品的最終目的地。
當特朗普4月祭出46%關稅威脅時,越南迅速提出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的讓步,但白宮顧問當時直言“這遠遠不夠”,要求越南同時解決傾銷、出口補貼等非關稅壁壘。
此次協議中,越南除接受關稅條款外,還承諾采購80億美元波音飛機和29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甚至為特朗普家族在越南的地產項目開綠燈。
特朗普次子在協議宣布前,剛好在越南考察15億美元的川普集團度假村項目,該項目獲得越方配套4億美元基建投資的特殊優待。
這種商業利益與政策紅利的同步出現,令人想起特朗普在卡塔爾通過推動波音訂單換取"空軍一號"升級的舊事。
這種"要市場給市場、要訂單給訂單"的求生策略,折射出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無奈。
越南既需避免失去最大出口市場,又不敢切斷與中國供應鏈的連接。
當美國要求越南工廠"減少使用中國材料和零部件"時,實則是逼這個制造業新星自斷經脈。
這種產業鏈強行脫鉤的代價已在顯現,越南電子企業因中國芯片斷供陷入停產,美國采購商卻拒絕為替代品漲價買單。
面對特朗普"背刺中國"的威逼,越南總理的13字回應耐人尋味:"不能對其他市場造成負面影響"。這番外交辭令背后,是河內對北京深厚供應鏈依賴的清醒認知。
這份協議的模糊性也為后續博弈埋下伏筆,越南官方聲明刻意淡化具體稅率。雙方可能僅達成原則性共識,具體執行存在解釋空間。
所以說,現在就下結論,認為越南倒向美國、背刺中國,還為時尚早。
事實就是,特朗普急需在7月9日前樹立談判樣板,越南只能被迫配合美國的演出。
接下來,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可能面臨類似壓力,而中國商務部已明確警告將反制“任何損害中方利益的交易”。
歷史總是驚人地輪回,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時,越南曾是最大受益者,如今同樣的關稅大棒揮向河內。
在7月9日關稅寬限期截止前,日本、歐盟仍在與美方艱難談判,但特朗普對日本的評價已預示結局:"他們應被征收30%、35%,或我們決定的任何稅率"。
這種赤裸裸的貿易霸凌,揭示出"美國優先"政策的真實邏輯:
任何威脅到美國貿易平衡的經濟體,無論盟友與否,終將淪為打擊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