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隊又有大新聞了,就在7月3日,隊里直接定下了兩個人的命運。年輕前鋒惠特摩爾基本確定要被交易出去,老一點的中鋒蘭代爾也撐不過7月8日,馬上就要被裁員。這個休賽期,火箭折騰得很大,球迷們的心都被吊起來了。
先說惠特摩爾。上賽季53場,能拿下9.4分3籃板,打得不算差。可在火箭這支隊里,機會就是這么少。現在又簽了芬尼·史密斯,還拉來了卡佩拉,鋒線和內線全都滿員。惠特摩爾哪還有多少出場空間?一看就是被邊緣了。火箭準備拿他去換選秀權,說白了就是要用年輕拼未來,不準備給他成長時間。
再看蘭代爾。去年常規賽他出戰42場,能拿個4.8分加3.3籃板,不算耀眼,但好歹夠用。可球隊現在真不缺人,管理層巴不得省錢。裁掉蘭代爾能騰出800萬美元空間,這就是生意。人走了,賬好看點,球隊還能再折騰點別的。蘭代爾的作用眼看用完了,人情上講讓人心里不是滋味,可籃球世界就是現實。
我一直有個想法:每到休賽期,好多老球員、小將突然就成“犧牲品”。球隊想升級陣容,最先看到的就是哪些人能被換掉、誰的工資高、哪件事最劃算。惠特摩爾年紀這么小,潛力其實看得見。就因為隊里人太多,位置輪不到他打,直接當成籌碼送人。這么走,不會耽誤了他的成長嗎?年輕人剛來聯盟,還沒到出頭時候,就得另謀出路。火箭管理層算盤打得精,可咱這種普通球迷,看到年輕人沒有機會,心里說不上什么滋味。
說到蘭代爾,這更直接。他的情況其實不少見。干了一年,數據也算踏實,但說白了,就是“工具人”。能省錢的時候,誰都得靠邊站。NBA就這么現實,賬有多精算,人就有多無奈。工資上去了,哪怕你踏實努力一點用都沒有。看的多了,心里還是覺得可惜,他也不是沒有價值,換成別的隊還真可能是個好用的藍領。而在火箭,老是被新鮮血液頂掉,說到底還是這個聯盟太講究性價比。
火箭這次操作,很多評論說管理層很滿意,說球隊攻防都有提升,紙面實力看著強了很多。我不這么樂觀。新援來了沒錯,可球隊的默契呢?一口氣割了兩個人,尤其是惠特摩爾這種有成長空間的年輕人,這個決心不小。可火箭之前也有過好幾次類似的操作,年輕人被送走,結果別人家練出來了,火箭倒成“黃埔軍校”。
火箭也不是第一次為了薪資空間動刀子。蘭代爾去年簽下來的時候,球迷還有點希望,說不定能有突破。可這聯盟講究“效率”,省下來的800萬,可能更快拿去補充別的位置。人都現實,這點我清楚,可要說老是靠拋棄這么多有潛力的球員換短期陣容升級,火箭每次都進前八嗎?也未必能進,反正這種事咱已經見過好多次了,每年就是這么循環。
再說回來,惠特摩爾要離隊,可能對他自己來說是新機會。換支隊伍,或許就能打出來。現在火箭的鋒線競爭實在太激烈。不僅是人多,管理層的想法也是“現在就要贏球,不想陪小孩成長”。這種路線上不對,就只好各走各路。說到底,在NBA,機會跟能力、運氣和位置都掛鉤,不是誰努力就能一直留下。
總之,火箭這波調整動靜很大,兩個球員一個交易一個被裁,看著挺狠的。說到底,球隊升級不等人,有人上位就得有人讓位。火箭這班操作,是不是太注重眼前賬面,忽略了隊伍長期磨合和年輕人的培養?每個夏天都有人走,有人來。不知道球迷們怎么看這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