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強仔報道過
記者走訪佛山多個公園
發現流浪貓數量不少
有街坊透露目測一個公園就有上百只
流浪貓產生的擾民 數量泛濫
擠占本土動物生存空間
等問題也隨之出現
記者找到專業機構
發現流量貓救助背后
也有不少壓力
流浪貓治理問題如何破解
愛貓人士想絕育卻與困難
梁小姐發現中山公園流浪貓繁殖迅猛,計劃抓捕絕育后放歸,卻因缺少 60 平方米護理場地受阻。
為什么需要場地呢?梁小姐解釋絕育后的貓需要護理一周左右,她曾向有關部門申請場地被拒,而她自己也找不到大地方,家也沒有這么大的空間進行安置。
所以她呼吁公園設立禁止亂投喂警示牌,并搭建遮風擋雨的喂食小屋。她指出,如果游客過度投喂貓條易導致貓咪患口炎,地上殘留貓糧也污染環境。
公園管理各有招
梁小姐的遭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公園流浪貓的治理現狀。記者調查發現,不同的公園對于貓咪的管理方式目前也不一樣。
01
鳳嶺公園
一紙“溫馨提示”:公園是公共文化場所,請勿喂養流浪貓;
02
順峰山公園
不主動干預但定期巡查,阻止因過度投喂導致流浪貓聚集、繁殖過快等問題;
03
容桂大鳳山公園
設寵物小屋和投喂點,計劃與動物醫院和公益機構合作試行絕育與領養。
在流浪貓治理的道路上
民間救助組織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他們直言
這條路不容易
救助基地困境:錢少領養難
絕育速度趕不上繁殖
01
絕育量雖大卻杯水車薪
南海里水冰冰團隊 6 年救助超千只流浪貓,每周開展免費絕育活動,平均救助 130 只 / 周。但工作人員坦言,流浪貓繁殖速度極快,國際公認的 “TNR”(抓捕 - 絕育 - 放歸)模式是最科學有效的控制流浪貓數量的方法。這也是基地主要采取的措施,但對于無序繁殖的流浪貓數量來說,這些機構的救助,只是“杯水車薪”。
02
救助成本不低
這背后的原因,救助也很花錢。微善助寵基地數據顯示,每只流浪貓救助回來,要先做傳染病檢查,有病治病,沒病就帶回基地坐等有人來領養,平均下來每只流浪貓花費約 1000 元。
以微善助寵救助基地為例,目前基地內有70只流浪狗和20只流浪貓待領養,后續還有喂養、照顧、場地等等的開支,每個月基地的開支就需要40000元左右,資金主要靠愛心捐款或者基地負責人自行承擔費用。
03
領養合格率不足 3%
為了減輕基地的資壓力,不少基地推出流浪貓領養活動,但效果并不明顯。
原因在于,找到“優質領養人”不容易。負責人解釋,“優質領養人”不是指財力,而是有一顆負責任的心。
基地按科學喂養標準審核領養人(需封窗、打疫苗、驅蟲等),平均每 100 人僅 2-3 人合格。甚至,多數市民不接受 “領養代替購買”,導致基地流浪貓 “進多出少”。
救助者呼吁:科學救助比盲目投喂更重要
在他們看來,必須大力科普宣傳文明養寵知識,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如何科學養寵,科學救助流浪貓,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流浪貓的泛濫問題。
量力而行:救助需在個人能力范圍內,推廣免費領養理念;
優先絕育:反對盲目投喂,通過 TNR 模式控制數量,保障流浪貓生存質量。
街坊有咩新鮮事煩心事
有更多精彩視頻和直播!
來源:小強熱線(記者李鑫宇 文橋) 原創稿件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違者后果自負
編輯:林阿強????
責編:李 鋒?
監審:邱 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