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自行車行業加速向鈉電池轉型的浪潮中,天能、超威、華宇、眾鈉等品牌的技術角逐日趨激烈。作為替代鋰電池的新一代選擇,鈉電池憑借成本低、安全性高、資源豐富等優勢,成為行業焦點,而各大品牌的技術實力與市場表現,正重塑著行業競爭格局。
華宇作為雅迪旗下子品牌,憑借「極鈉1號」電池樹立了行業標桿。該電池電芯能量密度突破145Wh/kg,在-40℃的極端低溫環境下容量保持率仍能超過85%,10分鐘快充至80%的性能更是解決了用戶的續航焦慮。通過20余項安全測試的硬核品質,疊加雅迪「極鈉超充生態」的全國充電網絡布局,華宇在技術集成與場景落地層面展現出強大競爭力,其配套的鈉電車型已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
天能以「天鈉T1」系列構建起技術壁壘,模組能量密度與華宇持平,循環壽命卻突破3000次,-30℃容量保持率達88%,15分鐘充至85%的快充能力滿足高頻使用需求。依托正極層狀氧化物與負極硬碳材料的技術組合,天能產品適配電動兩輪車、三輪車等多場景,并通過牽頭組建鈉電產業生態聯盟,聯合愛瑪、臺鈴等車企形成協同效應,現有300MWh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2025年30GWh的規劃產能將進一步鞏固其規模優勢。
眾鈉能源則憑借硫酸鐵鈉體系的差異化路線異軍突起,其產品-20℃容量保持率超90%,支持3C快充和4C持續放電,循環壽命達2000次以上。最新發布的「元鈉輕擎」鋰鈉融合電池采用46145大圓柱電芯,-40℃環境下1C放電容量保持率75%,技術創新力凸顯。目前泰州PACK基地月產能3萬套軟包模組,2025年擴建后年配套能力將超100萬臺電動車,出口市場占比預計達30%,全球化布局步伐加快。
超威作為鉛酸電池巨頭,轉型鈉電領域同樣表現亮眼,其產品-20℃容量保持率85%,循環壽命超2000次,且已實現海外批量出貨,重點拓展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與佰思格合作布局的硬碳負極材料,為其技術升級提供支撐,安慶基地10GWh的規劃產能將在2026年逐步釋放,有望憑借渠道優勢快速搶占市場份額。
綜合來看,華宇、天能、眾鈉能源構成第一梯隊:華宇勝在生態整合與極端環境性能,天能強于壽命與規模,眾鈉能源則以技術創新突圍;超威憑借渠道積淀穩居潛力陣營。隨著2025年產能集中釋放,鈉電池成本將進一步下探,這場技術爭霸賽的最終贏家,或許要在市場與技術的雙重考驗中才能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