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美國絕密情報船“霍華德·洛倫岑”號(USNS Howard O. Lorenzen),在AIS平臺上披露了自身的最新位置。
相關數據表明,“霍華德·洛倫岑”號當下已經駛入中韓朝三國之間的黃海海域,并且距離中國東北沿海的膠東半島僅有160公里。
(該船已到黃海海域)
而且,從相關圖片能夠獲悉,該艦配備的13米超大相控陣天線已經對準中國上空。
考慮到“霍華德·洛倫岑”號具備高達5000公里的探測范圍,同時該船也是目前美國海軍唯一一艘導彈測量船,標準的國之重器,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出動。
很多人都說,美國人在現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動用這樣一款絕密船只,一定有著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美國絕密情報船“霍華德·洛倫岑”)
黃海風云
那么這個秘密是什么呢?
有一種猜測就是,美國海軍準備利用這款艦船的強大搜索能力,探尋中國在黃海海域的相關布局,尤其是導彈布局。
這個說法,按照常理來看沒什么毛病,因為“霍華德·洛倫岑”上裝載的13米超大相控陣天線,本來就是干這個工作的。
(船上的天線非常引人注意)
而且黃海地處中韓朝三國之間,是著名的東北亞火藥桶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距離中國的內海渤海(包括渤海沿岸的華北平原)極近,美國當然有想法在這里部署這款絕密級的偵測船只,去了解東北亞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
尤其是這款船只專為美軍跟蹤監控測量搜索導彈,收集導彈相關飛行參數而設計,當它出現在黃海水域時,幾乎連黃海帶渤海,加上中國的東北和華北平原,任何一點導彈試驗,可以說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中國的導彈部隊)
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文已經提到了這款艦船的探測范圍可達5000公里。也就是說,當它出現在較為安全的韓國海域,甚至日本海域時,也完全可以對渤海,黃海,華北平原,東北平原施行監控。
(在韓國的黃海沿岸同樣可以執行監控計劃)
再加上這款艦船體型較大,而且機動性差,航速慢(20節的航速確實太慢),很容易被中國搜索鎖定。
如果只是為了東北亞地區的情報,完全沒有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脫離安全區進入中國的火力影響范圍以內。
所以,它的出現一定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和考量,值得它冒如此風險,深入危險地帶。
(美國絕密情報船“霍華德·洛倫岑”)
更大的野心?
基于這樣的情況,又有人提出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猜測理由。
他們認為,“霍華德·洛倫岑”出現在黃海海域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要利用自己5000公里的超強探距能力,窺探中國的內陸地區。
都知道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很多重要的武器實驗都在遠離海岸線的內陸地區開展進行。
而美軍的RC-135S導彈監控機,E-9A監視/遙測數據中繼機因為受限于飛行半徑,很可能難以深入這樣的區域。而高空衛星偵察領域,由于目前美國在遙感技術上的停滯,也難以獲取太多有效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黃海的“霍華德·洛倫岑”就派上了用場。
(美國情報船霍華德洛倫岑)
因為以黃海靠近韓國一側為圓心,五千公里為半徑,畫一個一個圓的話,那么這個圓將覆蓋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全境,以及華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區(包括經濟中心廣州和大后方中心成渝),可以說半個中國都在掌控當中。
而中國的重要軍事設施,包括中國三大艦隊的主要基地,以及大量核設施、導彈試驗場,大部分也都在這個圓的覆蓋范圍以內。
這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只要中國在這個區域內進行導彈試驗的話,無論發射超高音速導彈也好,洲際彈道導彈也罷,都將遭到美國的無情窺屏。
(霍華德洛倫岑的探測拒查可以達到5000公里)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猜測,“霍華德·洛倫岑的真實探測能力,不一定有它標榜的那么厲害。
但僅僅是這個理論猜測,便能讓人感覺到細思極恐,也更能看見美國人的野心,區區的黃海海域已經填不飽他們的胃口,他們想要的是,對中國的殺人誅心。
(霍華德洛倫岑)
中國的應對
但問題是,區區一款探測艦船,就想要囊括大半個中國,美國人的想法無異于癡人說夢而已。
前文已經提到這是美國海軍最絕密級別的探測船,但鮮有人知道的是,它其實并不是軍隊艦艇,而是一款民用的科研船,只是和美國海軍有過合作而已(美國海軍的甩鍋說法)。
民用船的設定,它在諸多情況下,其實免遭任何的軍事攻擊(在非戰爭狀態下,軍用船只攻擊民用船只會帶來極大的輿論壓力),全世界即使任何一個國家,即使對它的具體用處心知肚明的話,也很難下定決心,對它進行火力打擊。
但這一點,又給了中國的另一套解決思路。因為這款艦船確實不是軍事目標,也確實不能貿然出動軍事力量進行打擊,但它民用船只的性質,卻恰巧處于中國海警的業務處理范圍之內。
中國海警雖然具有部隊的軍事化性質,但同時也擁有執法的權力,當民用船只非法侵入中國領海的時候,調用海警部隊將它驅離,完全符合國際法,海洋法和國際輿論的相關要求,不會給人留下任何的把柄。
(中國海警可以出動)
同時,美國的這套做法,也可以給中國啟發,讓中國的“民用科研船只”來到美國沿海上走上一遭。
要知道,目前美國在導彈領域的發展,已經略有停滯,而中國正在導彈領域不斷深耕開拓,在諸多領域(比如超視距作戰和超高音速作戰)已經完成了彎道超車。
在這樣本就不利的情況下,如果中國民用“科研船只”能夠獲取美國相關導彈領域的一些參數信息,后果對美國來說可謂不堪設想。
(中國導彈遠遠強于美國)
基于這樣一種情況判斷,大可以不用將“霍華德·洛倫岑”放在心上,想靠一艘先進船只就能戰勝中國,或許美國還是洗洗睡吧。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資料:美國海軍導彈觀測船“洛倫岑” 號》 2、MarineTraffic《USNS Howard O. Lorenze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