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大國崛起,未如中國之難。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7月3日的報道,五角大樓前高官拉特納近日在美國《外交事務》雜志上撰文,呼吁美國建立“太平洋防御條約”,吸納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加入,以共同遏制中國崛起。拉特納強調(diào),該條約與北約的“集體防御機制”類似,奉行“攻擊一國即攻擊全體”的防衛(wèi)原則,對美國“既可行也至關(guān)重要”,否則中國將“主導世界秩序”,而美國將“淪為衰落的大陸強國”。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專家項昊宇表示,拉特納的這一建議,其實就是“亞太版北約”的翻版,注定“困難重重”,“遭遇重大挫敗”。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去年10月上臺時,就曾主動提出建立“亞太版北約”,以共同遏制中國,當時遭到了美國的拒絕,時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的康達表示“為時過早”,國安事務助理沙利文也表示,“不打算在印太地區(qū)建立亞洲版北約”。
那么,美國政府去年為何拒絕“亞太版北約”,為何今年又通過智庫提出“太平洋防御條約”?對照咱們?nèi)ツ甑姆治觯赡苡幸韵聨讉€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國已經(jīng)開始“騰出手來”。當時咱們指出,拜登政府之所以“罕見”拒絕石破茂的建議,是因為有三件大事要忙,分別是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以及國內(nèi)大選,實在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推動“亞太版北約”,而現(xiàn)在情況不同了,特朗普政府“有時間,有精力”。
比如說,此次伊以沖突、美國空襲雖然未能徹底打服伊朗,但按照以色列、美國自己的說法,行動取得了巨大成功,重創(chuàng)伊朗的“核計劃”,使其至少推遲了“1-2年”;與此同時,以色列也已在巴以沖突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優(yōu)勢,親伊朗武裝基本都被打殘。此外,北約秘書長呂特證實,歐洲國家已經(jīng)決定提高軍費開支,以便讓美國騰出手來向亞太集中兵力。因此,現(xiàn)在的美國基本上已經(jīng)同時從歐洲、中東騰出手來了。
其次,特朗普需要日本在貿(mào)易戰(zhàn)中做出讓步,就得在地緣上滿足其需求。去年咱們指出,拜登政府之所以沒答應石破茂的提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擔心日本政治地位提升,從家奴變?yōu)檎嬲摹懊擞选保緛硎且毡敬颉按砣藨?zhàn)爭”,一旦構(gòu)建“亞太版北約”,美國或被拉下水。但現(xiàn)在美國卻考慮滿足日本的要求,主要是因為美日正在打貿(mào)易戰(zhàn),而特朗普不打算做出讓步,為了讓日本讓步,美國必須做出補償。
這個補償,可能就是“太平洋防御條約”,此舉不僅可以提高日本的政治地位,還能分攤?cè)毡緫簧现袊能娛嘛L險。需要指出的是,在拉特納提出這一建議前,日本早已向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提出“單一戰(zhàn)區(qū)”的概念,其主旨與所謂的“太平洋防御條約”基本是一樣的。可見,是日本“先提要求”,美國后來才做出呼吁的,之所以沒有順勢答應,而是自己提出來,是為了顯示“主仆地位”,也即,我可以給,但你不能要。
最后,美國正“全力向東”,還有其他跡象可以做證。這個跡象,除了歐洲自愿增加軍費,還表現(xiàn)在美國開始停止向烏克蘭提供部分武器,以及普京時隔三年致電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就中東局勢和俄烏沖突和馬克龍交換了意見。普京之所以隔這么久才聯(lián)系馬克龍,是因為以前他手里沒有籌碼,現(xiàn)在伊以沖突爆發(fā),中東或出現(xiàn)地緣危機,讓普京抓到好牌,普京有意用中東能源穩(wěn)定,來交換歐盟放棄烏克蘭,畢竟美國已經(jīng)決定抽身,歐盟將烏克蘭“賣個好價錢”,符合自己的利益。
因此,拉特納現(xiàn)在提出組建美日澳菲“太平洋防御條約”,并非是“個人意見”這么簡單,應該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美國決策圈人士的意見,他們認為,美國已經(jīng)從歐洲、中東開始抽身,可以全力投入到“遏華”中來了,再加上日本一再要求建立“亞洲版北約”,特朗普又要占日本的貿(mào)易便宜,此時推動反華同盟的建立,可謂“時機剛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