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琳,35歲,坐標武漢,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平時人緣還算可以,雖說不上八面玲瓏,但誰來找我幫點小忙,我也不太會拒絕。
那天早上,剛進公司門口,頭發還濕著,一屁股坐下正打算倒杯咖啡提提神,就接到我男同事李澤的一通電話。
“琳姐,車借你一下,臨時要去趟孝感接我媽看病,醫院說情況不太好,打車怕不方便。”他語氣著急,說得也確實讓人不好拒絕。
我腦袋還迷迷糊糊的,“行吧,你拿去用,鑰匙在我包里,上樓來拿吧。”
他飛快地應了句“謝了琳姐!回頭請你吃飯哈”,掛了。
這一借就是一天。
晚上我下班坐地鐵回家,想著他應該也快送回來了,就發了條微信過去。
“車放哪兒了?”
他回:“公司樓下B2,鑰匙放你車輪上。”
我一邊走出地鐵口,一邊心想:這人還挺機靈。
可第二天早上,我下樓取車,剛打開車門,整個人差點氣炸!
車外層一層灰塵,明顯沒洗;發動后一看油表,油燈直閃;空調一開,一股方便面味沖鼻子而來——我車里平時香香的,現在像是剛從路邊攤拉回來。
我站在車前,臉都綠了,手機打開朋友圈差點順手發條“某些人借車不洗車不加油也就罷了,還留下辣條味道,真的是修養問題”。
正要敲鍵盤,手機卻“叮”地一聲跳出一條短信:
“琳姐,不好意思,昨天著急送我媽住院,回來太晚沒來得及洗車加油。這個月我手頭緊,油錢和洗車費我下周一起還你。另外,我媽昨晚確診肺癌晚期,挺抱歉影響你心情了。”
我站在車前,整個人愣住了,指尖一瞬間沒了力氣,連手機差點滑落。
我和李澤,說不上親近,但一個組共事兩年,也打過幾次配合。李澤是那種典型的“家里事多但不外露”的人。
他三十出頭,未婚,和母親一起住,據說早些年父親走得早,母子倆相依為命。平日里也不太愛說私事,頂多中午吃飯時笑著說,“我媽最近又要我學做紅燒排骨,說將來娶媳婦不能讓人嫌棄。”
我有時候會覺得他這人挺實誠的,話不多,卻做事有條有理。
但也沒想到——一個實誠的人,能把我心愛的車整得這么……狼藉。
那天中午,辦公室午休,我終于忍不住找他說話了。
我拿著飯盒走到他工位旁邊,小聲開口:“李澤,你昨天那短信我收到了。”
他放下手里的鼠標,站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地搓搓手,“嗯,真不好意思啊,琳姐,我……實在是沒辦法。”
“你媽……還好嗎?”
他點點頭,眼眶卻有點紅:“剛進院,還能說話,就是……醫生說可能得準備后事了。”
我咽了一口唾沫,剛才還盤算著跟他說“以后別這么不負責任”的氣話,全吞回了肚子。
他接著說:“車的事我真的記著,等發工資我一定把油加上,洗車我也給你補上。你要是急,我可以先去洗。”
“算了。”我擺擺手,“就是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提前跟我說一聲,我脾氣不好,容易想多。”
“我知道。”他咧了下嘴,笑得有點苦,“昨天回來的時候都快十二點了,找加油站排隊排了快半小時,那會兒我媽已經在病床上等我拿藥,我就趕回去了……”
我沒再說話,只輕輕拍了拍他肩膀。
接下來的兩周,李澤明顯憔悴了許多。
他準點上班,但下班就一言不發地沖去醫院,連客戶電話都得我們幫忙頂上。
有人在背后嘀咕:“要不是他業績還行,早就被上頭念死了。”
我沒吱聲,只是多干了點活——能幫的,就幫一把。
那天下班,我下樓看到我的車,愣住了。
車子被擦得干干凈凈,輪胎都擦亮了,連車里的香薰也換成了新的。我打開車門,一股淡淡的綠茶味撲鼻,空調濾網也換過。
副駕駛座上,還放了一封信和一張洗車卡。
信里寫著:
“琳姐,我媽今天開始化療了,情況還不樂觀。謝謝你這段時間的體諒,也謝謝你沒有責怪我。人生真的是一場意外接一場意外,但也正因為這樣,有人幫你一把的時候,就更覺得這個世界沒那么壞了。
以后有機會,我會好好請你吃頓飯,不只是為了借車這事,而是為了這份不動聲色的善意。”
——李澤
我靠在車門上,鼻子有點酸。
人和人的關系,有時候就是在一次“誤會”中看清的。
我本來以為他借我車不洗車不加油,是沒素質沒教養。可他只是個正在跟命運搏斗的普通人,他有他扛著的責任,也有他顧不上的細節。
有些人不是不懂規矩,而是生活逼得他們無暇周全。
再說回來,如果不是那條短信,我可能永遠只是個“氣到炸肺”的人,發個朋友圈罵一罵,第二天繼續翻臉不認人。
可他偏偏發來了那條短信,讓我在憤怒中,看見了他沒說出口的無奈和苦。
那天之后,我們偶爾還會一起下班順路坐我的車。他還是話不多,有時會問我一句:“琳姐,你最近怎么沒帶早餐來了?”然后順手從自己袋子里掏出一份燒麥。
我也會回一句:“你媽化療還順利嗎?”
生活沒有突然溫柔,但在某些意想不到的角落,總會有人替你拂一拂灰,遞一杯水。
兩個月后,他媽媽病情穩定下來了,他請我吃了一頓飯。
火鍋店里,他端著酒杯,認真地對我說:
“那天借你車,我真的怕你拉黑我。但你沒。琳姐,算我欠你一個人情。”
我笑著夾了一塊肥牛:“我這人小心眼是真的,但看人也不光看表面,算你命好,說中了我軟的那塊。”
他眼里閃了點光,輕輕點頭:“以后你要用我車,不管啥時候,隨便開。”
我笑笑:“還是你洗車再熟練點我再考慮。”
火鍋滾著,湯底翻騰,我們坐在煙火氣十足的夜色里,不再是簡單的同事,像是共渡一場生活風浪的戰友。
而那條短信,成了我收到過最重的一句“對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