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紅,今年32歲,結婚七年了,有個四歲的女兒團團。老公在外地跑運輸,一個月回家兩三天,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
前陣子我在微信上看到一家餐館招服務員,離家不遠,管飯還包住,一個月六千。我琢磨著團團也不算太小了,我去掙點錢,家里也能輕松點。于是我和婆婆商量,想請她幫忙帶帶團團。
那天我去她家,剛開門,婆婆正坐在沙發上嗑瓜子看電視。
“媽,我想跟您商量個事兒?!?/p>
“說唄,咋了?”她嘴里還含著瓜子,眼睛卻沒離開電視。
“就是……我想去附近那家‘大碗面館’打工。工資還行,我想著掙點錢補貼家用。團團您白天幫忙帶下?晚上我下班就接回來?!?/p>
她這才扭頭看我一眼:“你一個女人家家的,也想出去拋頭露面?”
我頓了頓,繼續笑著說:“媽,這年頭不都得兩口子一起撐家么?我不出去掙點,家里壓力太大了。再說,我打工也不是圖自由,真是沒辦法?!?/p>
她不吭聲了,想了想說:“行吧,我幫你帶著。但我可不是白干的,你每月給我五千塊。”
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媽,啥?您說多少?”
“五千,少一分不行。我歲數也不小了,帶孩子又費神。我不說你,你自己看看,團團多鬧騰!不是摔就是哭的?!?/p>
我心里咯噔一下,但也只能咬牙點頭:“行,我給您?!?/p>
我想著五千也好歹是親奶奶帶孩子,總比請外人放心些。
結果第一天上班回來,我就發現家里冷冷清清的,團團根本沒在。打電話給婆婆,她說得理直氣壯:“我送你弟媳婦那去了,她剛生完孩子在家,順手就一塊帶了?!?/p>
“媽!您不是說幫我帶孩子么?怎么交給弟媳了?”
“哎呀,一個樣的,你弟媳在家帶自個娃兒,你家團團一塊帶著,有啥不放心的?”
“可您收了我五千塊啊!”
“我拿錢請人帶你不更放心嗎?你弟媳一個月給她一千塊,剩下的四千算我辛苦費?!?/p>
我當場氣得手都哆嗦了。
我沖到弟弟家一看,團團正坐在地上啃著冷饅頭,小臉臟兮兮的,鼻涕都掛嘴角了。弟媳在屋里刷抖音,一邊嘴里嚷著:“團團,別亂跑啊,摔了我可不管!”
我一把抱起團團:“你這也叫‘順手’帶孩子?我媽說你收了一千塊?”
弟媳撇撇嘴:“你以為我愿意?。克驼f讓我帶幾天,結果都兩周了,孩子都不接走!還天天指手畫腳的。”
我氣得火冒三丈,把團團抱回家,直奔婆婆家去質問。
“媽,您這樣做太過分了!我把孩子托付給您,是信任您,結果您又把她丟別人家,您還拿錢!”
婆婆拍拍腿站起來:“你別給我上綱上線的!我養了你老公幾十年,帶你孩子怎么了?我又不是沒管,只是安排更合適的人帶。你弟媳不也答應了嗎?再說了,這五千塊,我當是我帶孩子的工資了,怎么花用不著你管。”
“那我是不是可以說,錢也不用再給了?反正不是你帶的!”
“那不行!”她嗓門立馬拔高了,“你這人真是不識好歹,我幫你解決問題你還鬧騰!你以為我圖你這點錢???”
“媽,這不圖錢您就別要了,退我一部分行不?”
“做夢!”
我真是又寒心又窩火,干脆第二天辭了工作,自己帶團團。婆婆還在背后陰陽怪氣地說我不懂事、不知好歹,說她都累得坐骨神經痛了。
有一次我和鄰居在樓下曬衣服,她們聊起婆婆的“傳奇事跡”,我才知道她以前也這樣對待大姑姐,收了帶孫的錢,又轉手推給別人。
我咬咬牙,決定不再求她了。自己在家開了個線上代購小店,雖說不如上班掙得多,但好歹自己帶著孩子,心里踏實。慢慢地,生意也穩定下來,日子也有了點起色。
婆婆后來還來打聽我是不是又找工作了,我笑著說:“沒呢,您不是太忙了嗎?我哪敢再麻煩您?!?/p>
她臉一紅,尷尬地轉頭走了。
現在團團天天跟著我,活蹦亂跳的。有時候看她笑,我心里也舒服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帶孩子這事,花錢是其次,重要的是那份心。你不拿孩子當回事,再多的錢也換不來安心。
故事就這樣,沒什么大風大浪,都是些家長里短??蛇@些細碎的事,才最扎心。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