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仁懷反詐)
“鄉村振興實現全面脫貧”
“只要你來,就能領扶貧款”
一起來看看怎么回事
真實案例
01
2025年5月,仁懷市母某收到印有"中央財政部"字樣的紅頭文件快遞,聲稱可申領"扶貧款"。母某掃碼進群后,被"扶貧辦工作人員"誘導下載"鄉村振興"APP,并以"包裝流水"為由轉賬4萬元。直到資金未到賬,母某才報警。警方查明,該APP為詐騙工具,群內"成功案例"均為偽造截圖。
02
2025年6月,仁懷市劉先生收到一份偽造的《財政部專項扶貧資金發放通知書》,掃碼入群后看到多人曬出"成功領款截圖"。客服以"預交手續費""操作失誤"為由,誘導他轉賬5萬元,最終血本無歸。警方調查發現,群內"領款人"全是騙子安排的"托"。
03
2025年6月,仁懷市李某輕信網友推薦的"網絡扶貧項目",下載涉詐APP后提供銀行卡"接收資金"。當其準備將10萬元取現并匯至省外賬戶時,反詐民警迅速攔截。經查,該賬戶已被用于轉移多筆詐騙贓款。
近期
我市出現多起
以 “扶貧政策”為幌子的詐騙犯罪活動
已有多人中招
作案目標直指中老年群體
作案手段具有較強隱蔽性
公安機關經系統梳理其作案手段
鄭重提醒廣大群眾務必增強防范意識
“國家扶貧款”詐騙套路解析
?精準投遞:偽造公文營造權威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住址信息,郵寄印有"國務院扶貧辦""鄉村振興局"等字樣的虛假紅頭文件,文件中宣稱"為幫扶困難群眾,特發放百萬扶貧款",并附帶二維碼。仁懷市母某回憶:"文件抬頭、公章看著特別正規,還有‘保密協議’要求,我就信了。"
?技術偽裝:仿冒APP構建虛擬政務場景
掃碼后跳轉至名為"國家扶貧基金額"的假冒APP(注:正版應為"國家鄉村振興局"),界面仿造政府辦事平臺,配有"在線客服"指導操作。仁懷市的李某說:"APP里還能查到我的‘扶貧編號’,客服說話特別客氣,說要幫我‘完善申領流程’。"
?流水陷阱:以補貼為名誘導轉賬
客服以"驗證賬戶能力""走扶貧資金流水"為由,要求先向指定賬戶進行轉賬,承諾完成后返還本金并發放扶貧補貼。為取得信任,騙子甚至會小額返利。李某就是被前期返還的2000元"誠意金"蒙蔽,陸續借款數萬元。
?現金洗錢:規避銀行風控的新套路
當受害人賬戶出現異常轉賬被銀行攔截時,騙子轉而要求提取現金,到指定地點"對接工作人員"。
?話術培訓:針對銀行核查的"反偵察指南"
騙子會編寫應對銀行詢問的"標準答案":"就說給兒子買房""別告訴工作人員真實用途"。更有甚者教受害人謊稱"參加國家保密項目",利用中老年人對政府工作的敬畏心理逃避監管。
警方提醒
1.國家發放任何補貼、補助、扶貧款等,絕不會要求個人先交錢!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個人敏感信息!正規機構發放補貼不需要這些。
2.多關心家中老人,主動向老人科普最新的詐騙手法和案例,特別是涉及“領錢”“補貼”“中獎”等,任何涉及錢、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的事情,務必先和家人進行確認。
3.國家扶貧政策均通過正規渠道發布,不會以私人名義要求掃碼進群、轉賬匯款。發現可疑情況,請立即撥打 110 報警!反詐是門必修課,讓我們攜手共筑安全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