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兩性關系中,女人一直處在被動地位。
這就導致,一旦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戀情,人們總是默認女方被占了便宜。
比如,男方一直在畫餅,卻不付出實際的行動;又或者與女方發生了親密關系,但卻和她沒有走進婚姻。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觀念中,戀愛關系的確認就是男人占到了便宜,而女人則通過索取額外的財物來彌補這種被占到便宜的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舊觀念已經漸漸消失,許多女人沒有了被占便宜的觀念。
算下來我做心理咨詢有7年多了,也接待過不少感情方面的咨詢,這期間大概有100多對情侶找過我做咨詢。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感情中或多或少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有很多女生都說過同一句話:
我其實根本不怕男方占我便宜,我怕的是……
一、打破原有的生活節奏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中,談戀愛的成本越來越高,時間也越來越少。
對于大多數女人而言,和異性接觸時最害怕對方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
畢竟,誰都不希望在處理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家還要繼續處理情感上的難題。
有位名叫墨痕(化名)的網友發帖道,她很討厭喜歡上一個人的感覺,因為這會徹底打亂自己原本舒適的單身生活。
當喜歡上一個人之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對方,而很多女人并不喜歡這種思緒被占據的感覺。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當個體陷入愛情時,大腦的腹側被蓋區(VTA)區域會開始分泌多巴胺。
而大腦中的伏隔核也會加速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淪陷在愛情帶來的甜蜜與幸福之中。
與此同時,掌管恐懼、憤怒和悲傷的杏仁核也會停止活動,讓個體失去判斷能力。
這也是為什么,當我們陷入愛情時,會產生“不由自主”的吸引力。
這種無法自控的吸引力,必然會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
因此,相比起喜歡上一個人的患得患失,許多女人都寧愿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
二、情緒和感受不被看見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需要談戀愛,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被看見”的需求。
而對于女人來說,一段親密關系最痛苦的莫過于對方看不見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相較于男人而言,女人的情緒體察能力更強,對“被看見”有更大的需求。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情緒易感性”,指的是個體對于情緒的感知能力,以及受到情緒的影響程度大小。
研究表明,女性有更大的眶額葉皮層體積,這使得她們更容易被情緒類的事情感染。
同時,女性在識別非語言的信息時,如語氣、表情、肢體動作,比男性更加敏感。
這就導致許多女人在親密關系中,當男人沒有對她表現出足夠的關心時,就會產生焦慮、內耗等負面情緒。
對于女人來說,不記得紀念品,沒有正視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都屬于沒有“被看見”。
而當女人感知到自己“沒有被看見”時,就會開始懷疑對方是否愛自己,這也是女人最怕的一件事。
三、在感情中迷失自己
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當謝爾頓擅自決定取消艾米的研究,艾米非常生氣地拒絕道,“我不希望在感情中丟掉自我”。
她說,“我感覺我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就是我自己的事情正在向我們兩個的事妥協”。
這也是許多新時代獨立女性最害怕的一件事,一旦和異性接觸進入親密關系之后,就要滿足社會對一個女人的期待。
比如,女人要放棄自己的事業,當個賢內助就是女人最好的歸宿。
一個普遍流行的觀念是,母職等于女性的天職。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母職懲罰”,指的是在社會分工中,生育被天然地和母親捆綁在一起。
除了懷孕、生產之外,母親還被默認需要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
而這種“母職”所要求的責任,勢必會影響到女性的職業發展。
中國健康與營養的一項數據顯示,每當女性多生一個孩子時,工資都會降低13%。
當結婚之后,女性被認為更應該承擔照顧家庭的任務,因此會在職業發展中受挫。
而成家之后的男性,則被認為更穩重、更有責任感,從而更易獲得工作機會。
也就是說,母職是以扼殺女性的自我發展為代價的,這是女人最害怕的一件事。
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女人最怕的不是被占便宜,而是打破原有的生活節奏、自己的情感不被看見和在感情中迷失自己。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