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河報報道,美國官員正為特朗普規劃訪華行程,他有望率數十名CEO組成的代表團訪華。可就在近期,美國政壇一系列事件的發生,或讓這份訪華名單出現變數。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早在7月1日,該法案已在參議院以51票贊成、50票反對驚險過關,接下來將送往白宮由總統簽字。
此法案內容頗為關鍵,它延續了特朗普2017年推行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還對小費、汽車貸款利率等給出新稅收減免。同時,增加3500億美元聯邦預算用于國防和打擊非法移民。為彌補減稅造成的收入缺口,法案提高了貧困群體獲取醫療保險和食品援助項目資格的門檻。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未來10年該法案會使美國財政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到2034年,無保險人數將新增1180萬人。
馬斯克(資料圖)
圍繞這項法案,美國國內產生激烈爭執,其中馬斯克與特朗普的矛盾尤為引人關注。此前,馬斯克就毫不留情地抨擊該法案“極其瘋狂且具有破壞性”,甚至宣稱法案若通過,他將組建新政黨“美國黨”,并資助候選人挑戰支持法案的共和黨議員。
特朗普也不甘示弱,迅速回擊。他在接受采訪時暗示,馬斯克不滿是因為法案取消了電動汽車消費者的稅收抵免,這極大影響了馬斯克執掌的特斯拉公司利益。他還威脅要讓政府效率部調查馬斯克旗下特斯拉和Space X的補貼情況,甚至口出驚人之語,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
要知道,特斯拉銷售業績在今年大幅下滑,稅收抵免政策對維持市場需求至關重要。摩根大通估算,一旦稅收抵免取消,特斯拉每年將損失約12億美元。這對特斯拉而言,無疑是沉重一擊。在此情形下,馬斯克與特朗普徹底翻臉,原本可能出現在特朗普訪華代表團名單中的馬斯克,如今面臨被剔除的命運。
在美內部因法案吵得不可開交之時,中美關系方面卻有新進展。6月25日,日內瓦一場秘密簽字儀式后,中美達成“稀土換芯片”協議。中國恢復七類稀土出口審批,美國則取消EDA軟件、乙烷等產品出口管制。
從美國角度看,其國防部報告顯示本土稀土庫存僅能維持數月,F - 35戰機生產線瀕臨停工。并且,貿易戰這幾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商品中,92%的成本都轉嫁到了美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加州大學研究表明,關稅致使美國家庭年均多支出1300美元。特朗普政府為了緩和國內經濟壓力,穩定中西部農場主選票,不得不尋求與中國在貿易上的緩和。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若率團訪華,對于改善中美經貿關系意義重大。此前特朗普訪華成果頗豐,2017年訪華期間,兩國企業簽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高達2535億美元,刷新了中美乃至世界經貿合作紀錄。如今若再次成行,有望在經貿領域達成更多合作,緩解美國國內通脹壓力,為特朗普在2026年中期選舉積累政治資本。
而從中國的角度出發,中方一直秉持開放態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在兩國元首共識指引下,雙方經貿團隊積極溝通,取得諸多實質性進展。并且,中國在相關領域有著自己的節奏和考量,例如在稀土出口審批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
若馬斯克真的從訪華名單中消失,對中美經貿合作的部分領域或許會產生一定影響。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有著重要地位,上海超級工廠對特斯拉全球布局意義非凡,同時也帶動了中國當地產業鏈發展。此前馬斯克訪華,與中方多部門領導會面,探討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等諸多議題,有力推動了特斯拉在華業務拓展。如果此次他缺席,特斯拉與中國在新能源、儲能等領域的合作交流節奏可能會受到一些干擾。
白宮(資料圖)
從更廣泛的層面看,這一變動也反映出美國內部政治分歧對其外交經貿政策的影響。原本為推動經貿合作而籌備的訪華代表團,因國內政治矛盾導致人員變動,這或許會給中美雙方在籌備會談等方面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可能促使美國政府在后續決策中,更加謹慎地權衡國內各方利益,避免因內部矛盾過度影響對外關系。
目前,白宮尚未正式公布特朗普訪華代表團最終名單,馬斯克是否會出現在名單上還是未知數。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中美之間的經貿交流大勢不會改變。在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的大背景下,中美兩國加強合作,不僅符合雙方利益,對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未來,我們需持續關注特朗普訪華計劃的進展,以及中美關系在經貿等多領域的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