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美國與越南達成了貿易協議。然而,就在這之后,美國卻在對華政策上出現了重大轉向。這一系列事件背后有著怎樣的深層邏輯,又將對各方產生何種影響?我們不妨深入剖析一番。
根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內容,美越貿易協議的核心條款頗為刺眼。一方面,越南出口到美國的所有商品,將面臨至少20%的關稅。要知道,在此之前,特朗普曾揚言對越南輸美商品征收高達46%的關稅,雖說此次降至20%,但這依舊給越南出口產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以越南對美國的出口規模來看,這意味著越南企業的利潤空間將被大幅壓縮。
美國大樓(資料圖)
另一方面,越南需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美國出口至越南的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不僅如此,對于經越南“轉運”的貨物,美國更是祭出40%關稅的大棒。這一舉措對越南經濟的打擊不容小覷,要知道,越南的出口產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依賴中國的原料和零部件。2025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越南對美出口商品中,有37%是由中國零件拼制而成。美國此舉,無疑是想切斷中越之間在生產環節的緊密聯系。
越南為何甘愿接受如此苛刻的條件?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美國是越南的頭號出口市場,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額高達1360億美元,而美國對越出口僅為131億美元,越南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可見一斑。美國以加征高額關稅相威脅,越南為了保住自身的出口產業,不得不選擇妥協。
就在美越達成貿易協議的同時,美國卻對華連退兩步。先是美國政府向美國兩大乙烷生產和出口商致函,撤銷了對中國乙烷出口的限制性許可要求。乙烷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美國此前對其出口中國實施限制,導致自身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嚴重,相關企業叫苦不迭。如今限制解除,已有8艘裝載乙烷的船只駛向中國,這不僅為美國能源企業開辟了廣闊市場,還能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據估算,有望保住25萬個就業機會。
白宮(資料圖)
緊接著,美國宣布取消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如EDA)的出口限制。EDA軟件是芯片設計的必備工具,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潛在市場,長期受到美國的出口封鎖。但美國也清楚,持續封鎖只會促使中國加大自主研發力度,一旦中國在相關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美國企業將徹底失去中國市場。因此,權衡利弊之下,美國選擇放開限制,試圖在經濟利益上實現止損。
美國這一系列對華妥協的舉動,背后是其對經濟利益的深度考量。一方面,美國希望通過此舉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系,在全球貿易格局中重新獲取優勢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為特朗普可能的訪華之旅鋪路,尋求與中國在經濟和貿易領域達成更多合作。
越南滿心以為與美國達成協議能換取自身在貿易上的穩定,卻未曾料到美國如此迅速地對中國做出妥協。從當前形勢來看,越南極有可能淪為美中博弈的犧牲品。
在經濟層面,美國對越南出口商品征收關稅,同時對轉運貨物課以重稅,這將導致越南出口產業成本大幅上升,訂單流失風險加劇。原本依賴中國原料和零部件的越南制造業,在“轉運稅”的影響下,產業鏈面臨斷裂危機。外資企業為降低成本,極有可能將生產線轉移至其他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甚至回流中國。如此一來,越南的經濟增長將受到嚴重沖擊。
在政治層面,越南配合美國圍堵中國的行為,可能引發中國的反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均已明確表態,反對任何國家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與美國達成交易。若中國采取反制行動,越南將陷入更為被動的局面。
國際貿易(資料圖)
相比之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在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時,態度更為謹慎。日本堅決抵制美國對其汽車加征25%的關稅,韓國總統李在明上臺后積極尋求改善中韓關系,印度則強調與中國保持穩定的貿易關系,拒絕在關稅問題上輕易對美國妥協。這些國家深知在大國博弈中保持平衡的重要性,而越南貿然與美國達成協議的行為,無疑顯得有些短視。
美越貿易協議的達成以及美國對華政策的轉向,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正處于深刻調整之中。對于越南而言,如何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中重新審視自身的戰略定位,擺脫被美國利用的困境,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對于其他國家來說,越南的經歷也敲響了警鐘: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謹慎權衡利弊,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未來,全球貿易格局將走向何方,各方又將如何應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