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2年2月20日,昆明信息港報道,一名市民在廣西南寧的一個偏遠小山村中發現了9株古樹。
這些樹木的長勢良好,其中有一株胸徑大約有1米,需要兩個人才能抱得過來,可見這些古樹應該在這里有些年頭了。
但是當地的村民也不知道這些是什么樹,因為當地人講壯語,于是就用壯語將其稱之為“鐵棱木”。
有記者在得知消息后,來到了這個小山村,拍下了這些樹木的照片,并且采集了一部分的枝葉、果實樣本,拿給專家鑒定之后瞬間引起了注意。
那么這些古樹會是什么植物呢?
?【·發現13棵古樹·】?
這個小山村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市民發現的古樹就在村口的山坡上,當地人介紹,這些樹的年頭很久,具體的樹齡大概有幾百年,甚至比建村的時間還要更久遠。
而這個村子建村至今大約已經有20代人,粗略估計,古樹的年齡應該已經超過了400年。
在這里記者一共摘到了13棵同樣的古樹,這些古樹都十分高大,最小的一棵胸徑也有50厘米。
記者還發現了一個被砍斷許久的樹樁,測量發現樹樁的直徑也有80厘米,如果它還活著也是一棵年齡不小的古樹。
村民介紹這棵樹曾經遭遇過雷擊,被攔腰劈斷,之后村民也進行過搶救但是沒有成功,于是就有村里人將斷掉的樹干抱回了家,而樹樁則一直留在這里。
當時還有外來人知道了這個斷掉的樹樁,想要出價2萬多元買下,但是村民沒有同意,這才不了了之。
一個樹樁為何能夠賣上這樣的高價呢,而且樹樁已經無法發芽生長?
當發現這些古樹的市民將消息發布在網上的時候,除了有媒體記者注意到之外,其他人同樣對這些古樹很感興趣,這名市民還表示,曾經有人出價800萬向想要買下這些古樹。
古樹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們除了具有經濟價值之外,還有著重要的生態價值。
當地村民對這些古樹也十分重視,縱使是面對別人開出的天價,他們也一直堅定的表示不會賣掉這些古樹。
之后記者采集了這些古樹的枝葉和果實標本,回去后拿給了專家進行鑒定。
專家依據樣本初步判斷,古樹的葉子具有互生、二回羽狀復葉的特征,果實為莢果,這應該是一種豆科類植物。
再加上對該村的地形地勢特點和氣候條件的了解,專家認為這些古樹應該是格木,但對于古樹的具體樹齡無法做出準確判斷,還需要到現場勘察。
那么什么是格木呢?
?——【·格木·】——?
格木屬于豆科格木屬的常綠大喬木,外形粗獷高大,壽命極長,具有典型的熱帶常綠喬木特征,是我國極為珍貴的優質硬材樹種之一。
它不僅有極高的經濟利用價值,也因生長緩慢、數量稀少而具有極高的生態與科研價值,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成樹高可達25至35米,胸徑超過1米,個別古樹可達1.5米以上,基部常具板根以增強支撐力,樹干通直高聳,冠形開闊,具有深厚的林木風骨。
同時它還是一種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樹皮呈灰褐至灰黑色,葉為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革質,邊緣全緣,葉表深綠色,葉背較淡并有細毛。
格木的花小,淡黃綠色,具芳香,排列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花期一般在每年4月到5月之間,果為扁平堅硬的莢果。
格木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優質硬木樹種,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尤以廣東南部、廣西東南部和海南為主要分布區。
它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最適宜生長在海拔100至8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帶。
格木的自然繁殖主要依靠種子,但種子發芽率不高,更新速度極慢,加上人為干擾,造成其野生種群持續萎縮。
格木的木材質地極為堅硬,結構細密,紋理通直,木材抗腐蝕、抗蟲蛀,即便在潮濕或地下環境中也極為穩定,適用于橋梁、水下樁柱、大船龍骨、寺廟橫梁等場合。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在廣西有一座400多年的真武閣以及200多年的格木橋都是用格木建造而成的,但是至今它們依舊完好無損,十分牢固。
由于格木的木質致密耐久,它還常被用于制作高級紅木家具,如桌案、椅凳、柜櫥等,成品穩固牢靠、紋理美觀,使用壽命長,可傳承數代,是高端工藝木器的理想原材。
生態方面,格木根系發達,對水土保持有積極作用,它能改善小氣候,增強林地碳匯能力,在生態林建設中有獨特作用。
專家表示,這次在山村發現的格木古樹群十分難得,除了樹木本身的珍貴之外,這一古樹群的保存十分完好。
相關部門表示將對這些古樹進行現場勘察,之后掛牌保護,讓古樹得到更好的保護。
古樹是十分珍貴的資源,百年以上的格木古樹,記錄了過去百年區域內的氣候變遷、土壤狀況和物種演替規律。
專家可以通過對古樹群的調查研究,從而了解百年以前的地區生態狀況。
此外,古格木常常成為鳥類、昆蟲、菌類等生物棲息的天然生態位,是森林多樣性的重要保障。
在這個山村,這一格木古樹群已經融入到了當地人的生活中,承載著一代代人的記憶,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即便有人給出過高價,村民依舊沒有想過要賣樹。
格木不僅是中國南方森林中的珍寶,更是歷史與文化的見證者,保護格木,不僅是對一個物種的救援,更是我們對自然尊重與責任的體現。
唯有共同努力保護,方能使其枝繁葉茂。
參考:
昆明信息港《罕見古樹群現身南寧小山村 記者實地探訪取回樣》,2012-2-20
中國科學院《珍貴用材樹種——格木》,2013-3-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