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香港的話題都挺火的。港股火,香港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火,穩定幣也火,就連兒時的港星都是。
前TVB當紅小生(飾演過《鹿鼎記》康熙)的53歲的馬浚偉,攻讀北大EMBA后跨界任香港新城廣播行政總裁;47歲的TVB男演員姚亦澧在長沙街頭經營咖啡車,結合“港劇情懷”標簽打造網紅攤位,白天賣咖啡、夜間直播。
之前還有江華賣保險、沈震軒開網約車、蔡淇俊和陳思齊擺攤賣雞爪的種種嘗試。我們老祖宗預測過,人的一生中可能要面臨384個變化時刻(爻),一切皆有可能。
最近54歲的陳慧珊以教育博士的身份重新出現,也是令人眼前一亮,不禁感慨人生的終極追求可能是沉淀思想精髓,把畢生所學傳授后人。這也契合我一直研究的“五十歲,還能做什么”的主題。
而51歲的吳彥祖也在上海活動已久,他喜歡拍人物,美女和環保工人都在他的觀察中,他甚至悠然地體會起中年人坐在商場椅子上的那種心境;前陣子,直播帶英語課,圈了一波“師奶粉”,這陣子在上海又開設了兩家商貿公司。
這兩個人紛紛轉型“英文老師”,覺得甚是巧合,便決定寫一下。可能這個時代,提升每個普通人認識復雜世界的維度、心智和審美,已經成了剛需。最近那個在我院友師兄陳行甲先生新書發布會上出現的建筑工人,就啟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平視世界并且深刻理解世界的權利、眼光和能力。
所以啊,人生越是感覺無可奈何,越在下坡路上,越要有一種安靜的反思力量,以強大的身心,循此苦旅,以抵繁星。
人生么,來時像水,去時像風,關鍵就是搞清楚源頭和方向,多想辦法玩轉困境和問題,折騰到老,探索到老,好玩到老,平衡到老咯。
波斯詩人奧馬爾·哈亞姆(大約生于1048年)曾說,“善良與邪惡,是人性的本質;歡喜和悲傷,是命運和天意;請不要將它們看作是天堂里的輪回。你自己比命運的車輪管用千倍。”
我非常喜歡關注人生變遷、契機、轉型和潛能,總在想人如何長出“生存發展的新維度”。所謂“了解即靠攏”,寫了那么多古今中外的人之后,越發相信,精神層面大家可以隨時聚攏。
陳慧珊,1971年5月30日生于中國香港。哎呀,她是雙子座啊,風向星座探索世界,就是不停試錯模式。看她的學術歷程——美國波士頓學院傳理系本科,后獲得香港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
我們80、90后就是在港臺劇、韓劇中長大的。我聽得懂廣東話,一是因為有香港親戚經常回來探親,二是最喜歡刷港劇。
了解陳慧珊的發展史,探尋她的源頭,她原來想過繼承父業學習舞蹈,也嘗試過在美國當記者,后來決定獨自回港闖蕩。1996年她簽約TVB,從明珠臺新聞主播轉入戲劇組是巨大的突破。25歲,人生開始了冒險之旅,有了重大突圍。
在《壹號皇庭V》 (1997年),她飾演歐子強(Irene)一角開始嶄露頭角。這種知性、獨立、專業的形象馬上深入人心,迅速獲得關注。
而最經典的代表作《鑒證實錄》系列 (1997年首播),她飾演法醫聶寶言(Dr. Yvonne),這個形象冷靜理性、專業干練、獨立自主,穿著考究的職業套裝,打破了以往TVB女主角的刻板印象,成為新一代職業女性的標桿。我們至今腦海里都可以回憶起她在尸體旁的形象,哇,女人可以這么酷。
聶寶言這個角色將她推向了事業巔峰,這種知性,永不過時。我們小時候的白領職業榜樣就是“港女”,她們獨立、好學、清醒。所以現在很多短視頻上那些港女發言,都被認作是女性主義先鋒。
我們80、90后,其實還是可以靠自己短暫改命,看著港女不僅可以像陳慧珊一樣“霸氣決斷清醒颯”,也可以像舒淇一樣“松弛柔軟自洽酷”,我們也深受鼓舞,努努力,讀最好的大學,去一線城市,開創自己的事業吧,即便你身在泥潭里依然可以這么做。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我們樸素的女性發展信念來源吧。
到了新世紀,她依然有突破,比如在《妙手仁心II》 (2000年)里飾演律師江新月(Annie),再次強化了其精英職業女性的形象。她曾多次獲得“我最喜愛的女主角”等TVB頒獎禮重要獎項,并且成為TVB“四大花旦”之一,代表了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香港職業女性的理想形象。
2002年,她31歲,決定給自己加入第二曲線,開啟音樂之旅,2003年,發行首張專輯《愛得起》。多元化表達是人性開發的必經之路,只有多元嘗試之后,才有自己的“括囊之智”,去收攏和聚焦自己真正想要的部分。
音樂之旅失敗之后,2003年,她嘗試內地市場,出演《十三姨與黃飛鴻》,2005年,憑借《沖上云霄》奪得TVB馬來西亞星光薈萃頒獎典禮我的至愛女主角。
人生從來沒有一帆風順,意外隨時會來。斯坦定律告訴我們,“如果某件事不能永遠持續下去,它就會停止。”她的演藝事業迎來挑戰。
丈夫鐘家鴻公司破產,經濟陷入困境。后來她也因為懷孕及長期工作勞累導致內耳不平衡,嚴重影響健康和工作。2007年,短暫復出拍攝《波士早晨》(原名《波士的早晨》),但該劇拍攝過程波折,最終被雪藏多年后才播出。
沉寂五年。2012年,41歲的她重返校園,在香港大學修讀英語碩士,然后繼續修讀教育學博士。2019年正式成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2022年,51歲,她創立教育平臺與教育節目《放學后》。
自己主動轉型的嘗試,跟經歷低谷之后從內心里涌起的深刻反思之后的抉擇,意義是不一樣的。人是自己把自己變法出來的!31歲、41歲、51歲,每十年,她一大變。據說,她在沉寂期間和讀碩士博士期間,曾在深圳擔任英文老師,直到2017年才離開。人呢,真的要安靜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想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潛龍勿用的意義,其實是要做最極致的準備。
如今,她重新出現,跟老搭檔林保怡也一起頻頻露臉,可能要重拍《鑒證實錄》新系列。生命不息,發展不止。
再說說吳彥祖。很多人都說,就算是頂級神顏一代男神,在家里待久了也會被老婆女兒嫌棄,只能坐在商場椅子上休息。當明星回歸日常,沒有分別心之后,你會發現精神世界是天,生活方式是地。天地合一,才是生命本然。
吳彥祖,本來是美國俄勒岡大學建筑系的,可見,不是演員本行業出身的,反而能帶來巨大的驚喜。
1997年,香港回歸期間,他赴港旅行,因經濟拮據兼職模特,被導演楊凡發掘。1998年便主演電影《美少年之戀》,飾演迷茫的同性戀警察Sam,憑借雕塑般的外形和憂郁氣質一鳴驚人。
所以,他的出現,也是驚鴻一瞥,打破了傳統陽剛審美,以中性化的“脆弱美感”開辟了新戲路,成為香港影壇罕見的氣質型偶像。
當轉型和突破成為常態,標簽一來,無所謂,自己反標簽就好了,一直斜杠,一直新增標簽。其實,人就是可以成為百科全書派的,自己的心力和能量夠不夠自己活出新邊界是關鍵。
偶像要變實力派,通常要通過各種作品的試錯,好在他成功了。《新警察故事》(2004)里,他飾演瘋狂反派“關祖”,以極端暴戾的角色顛覆過往形象,斬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脆弱美,重新變成陽剛美,也是有新意的。
《旺角黑夜》(2004)中,他飾演底層殺手“來福”,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展現了底層人物的掙扎與悲情。生命到了一定環節,“利他”的意義必須展現。
《門徒》(2007)中,他化身頹廢癮君子,形銷骨立的表演徹底粉碎“顏值束縛”。在生命的歷程中,不斷變化,才能把384個變化主動消費掉一部分,不可測的部分才能變少。
他通過主動“毀容式演出”,拒絕商業偶像路線,通過復雜反派和邊緣角色證明演技。顏值,性感,這些最核心的部分,反而要藏匿起來,才更有價值。當顏值不用變現的時候,才有它最強大的光輝。
2009年,他進軍國際影壇。在《竊聽風云》系列(2009-2014)中飾演高智商精英,確立港產商業片核心地位;在美劇《荒原》(2015-2019)中擔任主演兼執行制片人,打造首部中國功夫元素的西方末世劇集,以制片人身份主導創作,推動東方武術文化在西方主流平臺的傳播。在《魔獸世界》(2016)中飾演古爾丹(通過他的動作捕捉),突破亞裔演員在好萊塢的奇幻題材限制。
一個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尋找新亮點。這樣才能讓自己周身光亮。到一定時間,人都會自動回歸源頭和文化。他果然在2010年拍了紀錄片《筑夢天下》主持建筑類節目,重拾專業背景探討城市文化,對啊,人生的每一步路,每一個所學,其實都有安放之處,只是看你自己珍不珍重。
他在2013年創立武術俱樂部,推廣中國傳統武術,反擊“中國功夫已死”論調。人到一定的階段,就要往上走,利他之后,國家情懷,傳世文化情懷也是必經之路。
該回歸的時候回歸,該復蘇的時候復蘇,這些年,他也回歸過港式警匪片,在2020年《除暴》里飾演悍匪“張隼”,掀起華語類型片復蘇熱潮。
他曾多次為美國亞裔遭歧視發聲,“呼吁全美華人,共同抵制種族歧視”。頂級皮囊之下,亦可承載頂尖的野心與脊梁。
陳慧珊和吳彥祖的人生軌跡,有超越娛樂圈表象的東西,就是以高起點跨界者身份打破行業桎梏,最終在身份重構與文化反哺中完成自我超越。
其實,專業背景不是枷鎖而是跳板,系統性思維就是人與人相區別的最核心的差異化競爭力。認知維度是可以降維打擊的。
人都是要經歷反脆弱修煉,才能將危機轉化為升級契機。陳慧珊在耳疾與家庭變故后,將“健康危機”轉化為攻讀碩士的驅動力,把“職業低谷期”變為學術沉淀期。什么時候去攻讀碩士和博士,什么時候重新學習都不晚!只要有心力改變!對于我們三四十歲的人來說,這一點請謹記!在“飛高跌痛定律”之下存活,可能學習是唯一的出路。
吳彥祖則在母親病逝后暫停演藝事業,用“悲痛能量”推動武術修行(習練形意拳),最終反哺于《荒原》的動作美學設計。人生不要浪費任何意外和危機,如果一個變化和意外降臨于你,你必須生出三個新變化來。不執著于恢復原狀,而是“借勢切換賽道”,將損失轉化為新領域的入場券。
陳慧珊與吳彥祖,拒絕單一身份標簽,打造“可互相賦能的身份矩陣”。在垂直領域積累勢能后,主動向源頭領域注入新規則。所以精英跨界者的破界公式——
高維認知 × 危機轉化力 + 身份復利效應 × 文化反哺意愿=可持續的突破性成長。
真正的突破不在于“成為誰”,而在于不斷打破“只能成為誰”的預設。他們的每一次轉型,都是對“人類潛能邊界”的一次拓荒實驗。
No.6435
原創首發文章
|作者 水姐
作者:秦朔朋友圈主編,上海作協會員,公眾號:水姐。視頻號:
中年好友水姐
。代表作:
《陽明心能源》。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