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消息:為提升城市出行的安全與秩序,意大利政府正在加緊對電動滑板車等微型出行工具的管理力度。基礎設施與交通部(MIT)近日宣布,電動滑板車將必須安裝專屬車牌,這一舉措也為未來推行強制保險(RCA)奠定了制度基礎。
交通部在聲明中指出:“這是向更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邁出的新一步。新法規不僅全面落實相關立法要求,還將引入一系列新規,確保電動滑板車的使用更加規范安全。”
交通部即將發布的法令已明確:電動滑板車車牌將為不可移除的塑料粘貼標識,必須粘貼在車身明顯位置,并永久可見。
車牌由三位字母+三位數字組成,排列成兩行;
明確“車牌歸人不歸車”,即每塊車牌與使用者身份綁定,而非車輛;
粘貼位置為后輪擋泥板,若無擋泥板則貼于轉向桿上,要求高度在地面20厘米至1.2米之間;
每塊車牌上將顯示“M.E.F.”字樣以及意大利共和國國徽。
目前具體費用尚未公布,但交通部承諾將“確保價格合理”,并正與國家印鈔與造幣局(Istituto Poligrafico e Zecca dello Stato)磋商生產、配送和銷售環節的成本細節。
與此同時,所有電動滑板車使用者(無論年齡)均將強制佩戴頭盔,以減少事故發生時的頭部傷害風險。
推行車牌制度的核心目標,在于打破當前“匿名化使用”帶來的執法困境。近年來,電動滑板車頻繁出現在交通事故和交通違法事件中,但由于缺乏有效身份識別系統,往往無法追責。這項改革,意在建立清晰責任歸屬機制,讓城市出行更加有章可循。
除了對微型出行工具的整治,意大利政府也在推進道路測速儀(Autovelox)管理制度的改革。眾議院交通委員會已通過由聯盟黨(Lega)提出的基礎設施法令修正案,要求各市政當局必須向交通部登記本地所有測速設備,否則相關設備將不得啟用。
消費者權益組織Codacons對測速儀缺乏統一管理表達擔憂:“多地市政遲遲未上報數據,導致交通部無法發布統一認證標準。由于缺乏正式認證,部分測速儀開出的罰單在司法環節被系統性撤銷。”
據Codacons引用數據:
意大利59.4%的固定測速儀是在2017年以前安裝的,可能未達到現行標準;
移動測速設備合規比例更低,僅為32.8%;
根據Scdb.info網站的估算,目前意大利共有10,202臺測速設備(含固定與移動);
意大利前20大城市依靠這些設備年收入已超6200萬歐元。
這項整頓行動,或將重塑整個國家在道路執法領域的法制基礎,同時也對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數據透明和規范化管理要求。
城市出行的每一公里都不該是“灰色地帶”。面對電動滑板車橫行無阻、測速設備合法性存疑的現狀,意大利政府此次出手,意在厘清責任邊界,重建秩序。你怎么看待電動滑板車“實名制”和“強制上牌”?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點贊】【分享】【轉發】給更多人關注我們的頻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