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天氣是不是有點“亂套”?說好的“六月南方梅子黃時雨”呢?怎么一轉眼,瓢潑大雨全招呼到北方兄弟頭上了?河北、山東好些地方,那雨下得跟天漏了似的,單日降雨量都超過100毫米了,甚至有些地方飆到了120毫米以上!
這陣仗,往年可是七月底八月初才該有的“戲份”啊!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讓本該在南方纏綿的暴雨帶,突然來了個“大跨步北跳”?
今天圈叔就來聊聊這背后“不按套路出牌”的天氣主角——副熱帶高壓,以及它這一“跳”,給咱們今年夏天埋下了多大的“懸念”。
暴雨突襲北方,打得人措手不及。
按照往年劇本,六月底七月初,南方正是梅雨下得正酣的時候,空氣都能擰出水來。而北方呢?本該是高溫開始發威,雨水偏少的“燥熱模式”。可今年這劇本被撕得粉碎!
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在六月底干了一件極其罕見的事兒:它像個“跳級生”一樣,猛地向西伸、向北拱!這一拱直接把本該盤踞在長江流域的暴雨帶,“嗖”地一下給頂到了華北、甚至東北的“心窩子”里。
就在剛過去的這兩天,這場雨帶更是“南北打通”,范圍大得嚇人!從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吉林西部,到青海、西藏,再到華北、黃淮、西南、華南南部,大半個中國都籠罩在中到大雨里。
特別是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和西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東北部、云南南部這些地方,暴雨甚至大暴雨。不少地方的朋友,早上出門還想著防曬,下午回家就得“看海”了。
這輪雨不光下得大、下得廣,還特別“急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常常伴隨著強對流天氣。京津冀、魯豫冀交界,還有黑吉遼西部,未來幾天這種“雷暴+暴雨”的“組合拳”可能還會反復上演。
“罪魁禍首”找到了:副高太“北”了!
那么問題來了,是誰有這么大本事,能把整個暴雨帶像推積木一樣推到那么北的地方?答案直指那個“跳級”的副熱帶高壓!
它的行為實在是太反常了。通常這個時候,副高還在南海、臺灣海峽附近“溜達”,可今年它卻在短短幾天內,玩了個“三級跳”,不僅向西擴張,還大幅度向北推進,它的“控制中心”都快壓到長江中下游甚至淮河以北了!
這個位置,往年可是要等到酷暑八月才能達到的“高度”,今年竟然提前了一個多月就“到位”了!
副高一北抬,麻煩就來了。南下的冷空氣和北上的暖濕氣流,正好在華北、東北上空“狹路相逢”,激烈碰撞,形成斜壓不穩定條件。一較勁,就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猛烈的強對流暴雨系統。這種大范圍的天氣格局“錯亂”,其實也反映出今年整個地球大氣環流背景有點“紊亂”。
為啥會這樣呢?今年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溫度像坐過山車,之前導致全球氣候異常的“厄爾尼諾”正在退場,而它的“對頭”“拉尼娜”還沒完全站穩腳跟。這種“青黃不接”的狀態,使得像副高這樣的全球副熱帶高壓系統,位置變得特別不穩定,容易“抽風”。
更要命的是,西南季風今年也特別“給力”,孟加拉灣和南海那邊暖濕水汽像開了閘一樣,源源不斷地往咱國家內陸灌。再加上最近西太平洋上熱帶擾動活動越來越頻繁,整個亞熱帶地區的能量和降水格局,隨時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劇烈變化。
眼下副高這輪“快閃式”北跳,可能只是個“開場秀”。如果接下來生成的臺風路徑,再和副高的形態“配合默契”,那副高很可能在七月中旬以后,直接跳到往年八月份才待的緯度!
真要是那樣,麻煩可就大了:華北、黃淮甚至東北,可能會提前進入一種“混合盛夏”的煎熬模式——持續性高溫熱浪,加上時不時突襲的、破壞力極強的暴雨(強對流天氣),那滋味,想想都夠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