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胚胎
近期,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年會上,中國科學院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他們首次在豬胚胎中培育出了一顆人類心臟,這顆人類心臟在豬胚胎中存活了 21 天。
豬豬為人類獻出了自身,又為科研進步獻出了子孫。近年來,雖然科學家已經將基因編輯的豬腎臟、豬肝臟、豬心臟成功移植到人體中,但這些經過基因改造后的豬器官還是沒能完全騙過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遇到人體免疫排斥、跨物種病毒感染等多種問題,最長也只在人體內待了幾個月。此外,給人裝一個豬心臟還面臨醫學倫理和規模化應用的問題。
相比之下,在豬體內孕育出的人類心臟,從基因上看完全是人類的器官,這種心臟其實是一種人-豬嵌合體。那么,什么是嵌合體呢?
科學家經過大量實驗證明人-豬嵌合體能夠存在
01
什么是嵌合體
舉個例子,曾經有個孩子在DNA鑒定中發現他不是自己親生母親所生,醫生檢查后才發現,這位母親是嵌合體,她的子宮屬于她的雙胞胎姐妹,她在胚胎階段把她的姐妹“吃”了。
嵌合體就是指一個生物個體中,包含了由不同DNA發育出來的細胞或組織。如果細胞來自同一物種,則稱為同種嵌合體(或內嵌合體);如果細胞來自不同物種,那么它們組合成的個體就被稱為異種嵌合體(或種間嵌合體)。
02
如何培育出人-豬嵌合體
那么,如何培育出人-豬嵌合體呢?當然,想要制造出特定的嵌合體并不容易,需要先制造出缺少特定器官的動物胚胎。然后在這種缺少器官的豬胚胎中植入特制的人類細胞,讓人類器官可以在動物的胚胎中成長。
此前,研究團隊曾在豬胚胎中培育出人類腎臟的雛形,腎臟中人類細胞占40%-60%,這些胚胎在懷孕的母豬體內存活了一個月。
為了在豬胚胎中培育出人類心臟,科學家先敲掉豬受精卵中兩個對心臟發育起關鍵作用的基因,這樣長出來的豬胚胎就缺少了心臟。
d和e的受精卵處于桑葚胚期
人類干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分化為多種功能細胞,比如分化成心肌細胞。為了保證人類干細胞能夠在豬胚胎內存活,科學家對人類干細胞的基因重新編程,引入了阻止細胞死亡和促進細胞生長的基因,讓它們具有更強的存活能力。這些改造后的少量人類干細胞會在豬胚胎的桑葚胚期注入,并把這些改造后的胚胎移植給母豬代孕。這樣,人類干細胞就會分化成心臟,主動填補缺損的豬心臟,最終達成在豬體內孕育出人類心臟的目標。
在受精卵的初期階段,受精卵經過數次分裂,形成由 16 個細胞組成的實心細胞團,此時細胞尚無明顯分化,胚胎形如桑葚,被稱為桑葚胚期。胚胎在桑葚胚期之后還會經歷囊胚期、原腸胚期及神經胚期。
用熒光跟蹤人類細胞
為了追蹤人類細胞的分化和生存狀態,研究人員給人類細胞中添加了熒光標記。解剖發現,這些心臟已經相當于人類心臟 21 天時的發育程度,并且還在跳動。
目前,尚不清楚心臟中人類細胞的比例,而且這些胚胎最長的只能生長 21 天,可能是因為人類細胞被豬細胞污染,破壞了心臟的功能。如果未來這種心臟能完全由人類細胞構成,那么用來移植時就只需要考慮人類器官移植的問題了。
微信訂閱
歡迎通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主編|黎坤
總編輯|吳新
爆料聯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視頻記錄科技互聯網新鮮事、電商生活、云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中國知網》每周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