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宣布組建新黨,要挑戰美國延續了近兩百年的兩黨制。一旦他成功,可能改變美國政治的游戲規則,不過,他可能遭遇美國政府的猛烈打壓,前途難料。
7月5日,馬斯克發布消息:“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他說,美國正“因浪費和貪污而破產”。
至于成立新黨的目的,馬斯克表示,拿下2到3個參議院席位和8到10個眾議院席位。鑒于目前在美國兩院里面,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席位非常接近,如果馬斯克的新黨真的能夠拿下一些席位,那么他確實能夠成為關鍵少數,在一些重大議題上,足以左右美國的政策走向。
之所以要成立新黨,是因為馬斯克早就已經跟民主黨分道揚鑣,又已經跟共和黨決裂,作為一個有巨大政治野心的商人,他需要創建一個施展自己政治抱負的舞臺。
馬斯克對民主黨激進的“覺醒文化”和性別認同政策極為反感,極其反對工會以及各種環保政策,反對政府對企業的干預,所以他從價值觀層面就反對民主黨。他全面支持特朗普競選,固然是因為認同保守的意識形態,但也是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結果,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中,直接取消了給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相當于直接打臉馬斯克,他們決裂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斯克能搞成一個新黨嗎?一句話,非常難。
第一,根據美國法律,成立一個有資格參與選舉的政黨需要經過復雜的認證程序,包括召開黨團會議或代表大會、選舉臨時官員、指定政黨名稱等,走程序并沒有那么容易。
另外,政黨運作需要在50個州都合法注冊、招人、辦活動等,涉及大量黨務工作,馬斯克缺乏相關經驗,也沒有成熟的“政治班底”,難以有效開展政黨運營工作。
第二,美國的兩黨制已經存在了近200年,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政治資源、組織網絡和選民基礎方面占據絕對優勢。第三黨很難在短期內撼動這種格局。
第三,美國實行“贏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第三黨需在單州完全勝出才能獲得選舉人票,否則普選票再高也歸零,這種制度不利于第三黨發展。
美國歷史上出現過眾多第三黨,如1890年代的“人民黨”、1912年的“公牛黨”、1992年的“改革黨”等,這些第三黨要么曇花一現,要么被共和、民主兩黨吸收,沒有一個真正打破過兩黨的壟斷格局。
還有一點也許是更重要的,馬斯克的政治對手是特朗普,特朗普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特朗普曾暗示,可能會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美國。他多次威脅要取消對馬斯克旗下企業的政府補貼和訂單。指出馬斯克獲得的政府補貼“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人都多”,并暗示如果沒有這些補貼,馬斯克的企業可能會倒閉。還要讓政府效率部調查馬斯克的企業,審查其獲取政府補貼的情況。
畢竟,馬斯克的一切資源都來源于他的商業帝國,如果特朗普來一招釜底抽薪,摧毀他的商業帝國,那么馬斯克將一下子啥也不是,甚至淪為階下囚或者被驅逐出境。
過去幾千年的世界歷史,多次證明商人跟國家對抗,就是以卵擊石,馬斯克非要挑戰規則,很可能被碰的頭破血流,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