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相機鏡頭的選擇上,都是把光圈的大小作為衡量一支鏡頭的優劣,總是認為鏡頭的光圈越大越好,很多時候確實也是這樣,以至于現在的一些鏡頭的最大光圈都快接近1了。但即使是這樣,這篇文章想要和大家說的是,在選擇變焦鏡頭時,不要一味的追求鏡頭光圈越大越好。因為有時候對變焦鏡頭來說,并不是光圈越大越好。
因為相對定焦鏡頭來說,變焦鏡頭在結構設計上就要復雜得多,如果再加上大光圈(比如恒定f/2.8或更大),那這顆鏡頭的體積、重量和價格,都會“水漲船高”。就以常見的24-70mm f/2.8鏡頭為例,基本都重達七八百克以上,配上機身后,掛在脖子上一整天,脖子都要斷了。再看看它的價格,動不動就是上萬元,這對于初學者來說,在購買預算上是比較有壓力的。還有更現實的問題是,很多人并不能真的把鏡頭的性能全部發揮出來。
很多人追求大光圈,認為鏡頭光圈越大,畫質也會越好。其實這是個常見誤區。玩過攝影的都知道,鏡頭的最大與最小光圈畫質都比較差。原因很簡單:光圈越大,光線進來的路徑越復雜,容易帶來邊緣模糊、暗角、色散等問題,至于最小光圈雖然進的光少了,但會使鏡頭產生衍射,從而影響畫質。因此所有的鏡頭畫質最好的光圈值是在F8-F11之間。所以一般來說,以想要好畫質的目的去專門買大光圈i鏡頭是不值得的。
大光圈鏡頭的最大優勢是能拍到更淺景深的畫面,把背景虛化得更好。但這對新手來說,有時候反而更麻煩。因為光圈越大,景深越淺。也就是說,由于畫面的清晰范圍很小。只要在拍攝時,對焦的位置稍有偏差,就會導致畫面的主體模糊,不清晰。特別是在拍人像時,常常會出現主體人物的一個眼睛清楚另一個眼睛模糊的現象。基于這個原因,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中拍攝時,大光圈雖然能增加進光量,但畫面的對焦精度也會變得更難掌控,自動對焦容易失誤,手動對焦更是費眼又費神。所以說,大光圈不是萬能藥,容易出現對焦不準的問題。
還有在拍攝一些大場景的風光題材時,很多時候要的前后都清晰的畫面,需要使用f/11左右的光圈才合適;拍建筑,結構清晰最重要;拍集體照,畫面里的每個人都要清楚,對吧?這些題材,大光圈不僅沒用,反而是多余。而這時候,如果用的是一顆f/2.8的鏡頭,不但鏡頭重、貴、畫質未必最好,拍攝時還得收光圈拍照,相當于“用不上它的優勢,還承擔了它的負擔”。換句話說,大光圈鏡頭更多是為特定題材準備的,像夜景、人像、舞臺、運動等需要快門速度快或背景虛化明顯的。如果日常用不到大光圈,就沒必要選擇大光圈鏡頭。
總的來說,以上所講的這些,并不是說大光圈變焦鏡頭不好,而是在拍攝中有沒有把它的性能全部發揮出來。如果是專業攝影師、需要應對各種復雜場景,那注重鏡頭光圈的大小無可厚非。但如果只是初學者,主要拍攝內容是日常記錄、旅行、掃街或學習階段,就沒有必要去把精力放在追求大光圈的鏡頭上,。因為攝影,不是比誰的鏡頭大,而是比誰拍得好。真正的拍攝高手,往往不會被拍攝器材所限制,而是用好自己手中的相機與鏡頭,拍出自己想要的畫面為什么說不要一味追求變焦鏡頭的光圈越大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