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是吃海鮮的好季節,各種貝類海鮮都十分受食客喜歡。其中, 最令人垂涎的,莫過于形態修長、味道鮮 甜 的蟶子。
無論是街邊大排檔的鐵板蟶子,還是家常餐桌上的蔥油蟶子 ,那誘人的風味和獨特的口感,都直叫人口水直流。不過很多人不知道,蟶子不僅美味,營養也不賴,還是夏季減脂的神仙搭子呢!
蔥油蟶子。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天選減脂搭子
低脂高鈣,超補鐵!
蟶子是一種雙殼貝類海產品, 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沿海灘涂地區,是我國傳統四大養殖貝類之一 ( 蛤、蠣、蟶、蚶 ),風味獨特,肉質鮮美 。
夏季是吃蟶子的好時節,這個時候味道最鮮。因為蟶子中含有豐富的多糖,不僅能讓蟶子口感甜美,還能增強風味的濃厚感。此外,在眾多海產品中,蟶子的營養還是很突出的,特別適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需求。
1
低脂肪低熱量
說到對減肥有益的肉類食物,人們往往會想到雞胸肉, 它可是低脂肪 低熱量 肉類的代表食材。實際上,蟶子在這方面一點都不遜色于雞胸肉。
在脂肪含量 上 ,每百克雞胸肉為 1.9 克,而 蟶子只有 0.3 克 。蟶子的熱量也超級低,只有 40 千卡/100 克 。 [2] 一個普通蟶子的可食部 約 為 6 克,即便吃下 20 個 蟶子,攝入的熱量都不如 1 個蘋果,僅為雞胸肉的 近 1/3 而已 ; 攝入的脂肪都不超過 1 克。
這意味著,大家可以盡情享受蟶子的鮮美,無需擔心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熱量,減肥期間炫起來沒有“負罪感”。
2
含有優質蛋白質
蟶子富含蛋白質,為 7.3 克/100 克, [2] 并且必需氨基酸組成合理,是一種優質的貝類蛋白質資源。含量上 雖然不如雞胸肉高(24.6 克/100 克),但畢竟低脂肪、低熱量, 想 獲得和雞胸肉差不多 量 的蛋白質 ,可以 吃上 340 克蟶子 肉 (約 57 個) , 關鍵是 在這個攝入量下,二者熱量相差不大 ,簡直可以吃到爽 。
有研究顯示,蟶子的 游離氨基酸主要以丙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為主,甘氨酸和丙氨酸賦予 了 甘甜的風味,精氨酸 可 增加其風味的醇厚感。 [1]
3
補鈣補鐵的“寶藏”來源
蟶子的鈣、鐵含量都很不錯。其中 鈣含量比牛奶還高,為 134 毫克/100 克 , [2] 也比貽貝、花蛤蜊、河蜆、生蠔要高。
至于蟶子的鐵含量更是驚人,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蟶子的鐵含量高達33.6 毫克/100 克, 這 鐵含量 分別 是豬肝、 豬 血、 豬 里脊的 1.5 倍、3.9 倍、22.4 倍 。 [2] 意味著只需要 吃 10 個 蟶子, 就能滿足 一般成年女性 一天的鐵需求 量了。
不過, 不同品種的蟶子 營養成分 有差異, 市面上最常見的 是 縊蟶 ( 和大拇指差不多長, 外形 胖圓 ) , 鈣和 鐵含量 分別 為 64 毫克/100 克、 21 毫克/100 克 ; [2] 而大個頭、 呈長條竹節狀 的竹蟶 ,鈣和 鐵含量 分別 只有 33 毫克/100 克、 6.8 毫克/100 克 。 [3]
除了鈣、鐵這兩種礦物質之外,蟶子的鋅、鉀、鎂、硒含量也都不錯。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4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蟶子的脂肪酸含量為 0.2 克,占總脂肪的 67%,其中 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 43.3%、18.5%、33.6%,DHA 和 EPA 含量分別為 20.4 毫克/100 克、9.4 毫克/100 克。 [2]高含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能顯著增強風味和體現肌肉多汁性。[1]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023 版》建議,EPA+DHA 至少要攝入 250 毫克/天,雖然蟶子的含量比不上鯖魚、三文魚,但也有些幫助, 如果能吃上一大盤約 200 克可食部的蟶子肉(約 35 個),就能攝入 40 毫克 EPA 和 19 毫克 DHA, 可滿足一天推薦量的近 1/3。
綜上可見, 蟶子 的營養真是 不容小覷 , 憑借 高鈣、高鐵、低脂肪、低熱量的 優勢 ,成為 了 減脂期間補充營養的理想選擇 ,真是天選減脂搭子呀!
蟶子吐沙妙招+烹飪指南
了解一下!
要充分發揮蟶子的營養價值和美味潛力,正確的處理方法和烹飪技巧至關重要。
蟶子生活在灘涂泥沙中,體內難免含有泥沙 , 徹底吐沙是保證口感的第一步。最有效的方法是模擬蟶子的生存環境,用鹽水浸泡吐沙。這是因為在適宜鹽度的海水或鹽水中,蟶子會通過正常生理活動,排出體內的泥沙。[4]
將蟶子放入盆中,加入足量的水,水量需沒過蟶子。然后加入食鹽,調配成濃度約為 3%的淡鹽水(大致相當于海水的咸度,即每 1000 毫升水加 30 克鹽)。 [5]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一項 研究提到:在靜止的模擬鹽水中,蟶子 通常需要 6 ~10 小時 才會 完成吐沙過程 ;如果在流動模擬鹽水中,只需要 3 小時便可將 體內的泥沙吐干凈 。 [6]
正常來說,靜止鹽水雖然時間比較 長 ,但適合大眾家庭,如果時間充裕,可以提前一晚用鹽水浸泡蟶子,并放置在陰涼處,第二天烹飪前再沖洗干凈,如果中途能換一次新鹽水更好。
蟶子基本沒有什么不能吃的部位,一口悶就行。 周圍那圈黑線是它的觸手,是感覺器官,不臟, 可以 吃 ;肚子里黑色的一團是沒消化完的藻類,也能吃 ; 蟶子 里 半透明、部分有血色的長條 ,是蟶子的晶桿,可幫助消化食物,也能吃。
另外,蟶子肉質細嫩,不宜久煮,否則會變老影響口感 。建議水開后調小火,約再煮 5 分鐘蟶子就會開口,即可撈出。
關于吃蟶子的兩個提醒!
盡管蟶子美味又營養,但錯誤的食用方式和 特殊 人群禁忌 , 需要 注意。
1
警惕醉蟶,最好徹底加熱
沿海地區流行 吃 “醉蟶”,即用黃酒、醬油、蒜蓉等調料生腌后直接食用。
這種吃法雖然保留了蟶子的原汁原味,但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不僅可能存在寄生蟲風險,還可能攜帶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等致病菌,即使放了白酒和芥末,也無法徹底殺死寄生蟲和致病菌,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將蟶子徹底加熱后再吃。烹調時,待 蟶子肉從半透明變為不透明的乳白色,且外殼完全張開 才算熟了 。
2
痛風人群慎吃
嘌呤在人體內代謝后會生成尿酸,對于尿酸代謝異常的痛風患者而言,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會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 生 蟶子 和熟蟶子嘌呤含量分別為 149 毫克/100 克、193 毫克/100 克,縊蟶(小仙人)的嘌呤含量為 276 毫克/100 克。 [2]蟶子屬于較高和高嘌呤食物,對高尿酸人群和痛風患者來說不是很友好,最好少吃或不吃。
嘌呤含量分類:[9]
第一類:含嘌呤高(150~1000 毫克/100 克)
第二類:含嘌呤較高(75~150 毫克/100 克)
第三類:含嘌呤較低(<75 毫克/100 克)
第四類:含嘌呤低(<30 毫克/100 克)
參考文獻
[1]宣曉婷,鐘建永,尚海濤,等.縊蟶營養品質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保鮮與加工,2025,25(02):144-149.
[2]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
[3] 臺灣食物成分表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Detail.aspx?nodeID=178&f=0&id=2099
[4]宣曉婷,王鐸雷,張子怡,尚海濤,林旭東,崔燕,朱麟.縊蟶凈化與保活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5,16(2):263-270
[5]夏武強.鮮活縊蟶凈化工藝研究[J].中國水產,2005(6):66-69
[6]夏武強.縊蟶凈化及其即食食品的研制[D].寧波大學,2011.
[7]冉茂霞,莫曉,史永富,等.東海三門灣主要海產品中典型重金屬累積狀況[J].生態毒理學報,2024,19(02):349-358.
[8]孟慶輝,劉偉,何輝,等.浙江沿海重點養殖區域主要貝類重金屬監測分析及膳食暴露評估[J].浙江農業科學,2023,64(03):681-687.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527.
[9]楊月欣,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下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審核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
策劃丨一諾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林林
1.
2.
3.
4.
5.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點亮“推薦”
一起漲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