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將↓↓↓點擊下方卡片,回復“投稿”進入投稿群↓↓
《語言科學》
2025年第2期
《語言科學》(北大核心、CSSCI 來源期刊、AMI 核心)2025年第2期刊發7篇文章。主要包括多重形容詞共現、指稱化、甘青漢語引語或示證、吳語“著”、閩語語音、《字匯》、漢字偏旁等。歡迎轉發擴散!
目 錄
113 漢語多重形容詞共現的認知機制:來自眼動實驗的證據 / 周統權 顧秀林 周思若
132 生成類型學視野下的漢語指稱化現象 / 李文曦 孫薇薇
148 甘青漢語臨夏方言的“說”類標記:引語還是示證? / 赫如意 李旭平
164 吳語路橋話“著”的語義演變 / 丁 健
179 沿海閩語*-e?、*-ek的構擬及相關問題 / 曾南逸 沈瑞清
193 再論《字匯》反切和直音有不同的來源 / 高永安
206 殷商至西周漢字偏旁劃一性演變再研究 / 劉志基
提 要
漢語多重形容詞共現的認知機制:
來自眼動實驗的證據
周統權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東南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所
顧秀林
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
周思若
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
摘 要:在由“形容詞+名詞”構成的漢語定中結構中,多個形容詞同現遵循特定的語序規則:“狀態形容詞>性質形容詞/區別詞”。該規則主要基于單音節和多音節形容詞的觀察和比較得出,在雙音節形容詞的適應性方面尚存在爭議。為此,本文擬通過眼動實驗考察多重形容詞共現的認知機制,即類型迥異的雙音節形容詞如何通過改變排序方式來影響定中結構的加工。結果發現:1)狀態形容詞比性質形容詞加工難,二者的區分具有心理現實性;2)正序結構比逆序結構加工更難,同為逆序結構的條件下,“區別狀態”比“區別性質”結構加工更難;3)從總體加工難度看,漢語雙音節多重形容詞遵循優先序列“狀態形容詞>性質形容詞>區別詞”(>代表“先于”),所形成的定中結構屬于無標記結構;4)實驗中被試的語序敏感度影響定中結構的加工,多重因素導致應答的高錯誤率。
關鍵詞: 形容詞 語序 雙音節形容詞 定中結構 眼動實驗
生成類型學視野下的漢語指稱化現象
李文曦
中央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文學院
孫薇薇
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摘 要:因缺乏豐富的形態句法標記,漢語指稱化現象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極具爭議和挑戰性的研究問題。面對此種情況,文章遵循生成類型學的研究思路,通過提供一個基于語義功能的多語言兼容的句法框架,將印歐語系語言中由顯性標記啟發得到的見解融合到了對漢語指稱化現象的分析中。而由此得到的漢語指稱化現象分類,也進一步在《人民日報》的1300句語料中得到了廣泛的考察和實踐。基于此,文章對漢語中不同形式的謂詞性成分指稱化的作用機制、它們之間句法語義性質的聯系和差異、以及指稱化的作用范圍等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時,對指稱化現象的研究也進一步加深了對詞類、論元結構等相關概念的理解。
關鍵詞:指稱 陳述 指稱化 生成類型學 構式中心主義 人民日報語料
甘青漢語臨夏方言的“說”類標記:
引語還是示證?
赫如意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
李旭平
浙江大學文學院
摘 要:學界對甘青漢語“說”類標記的功能一直存在爭議。文章以甘青漢語臨夏方言為考察對象,提出句末的“說”具有引語標記和傳聞示證標記兩種功能,二者在標記的句型、共現的動詞類型、對句子是否有語義貢獻、以及信息來源是否明確等方面均有明顯的差異。文章認為,引語標記“說1”處于小句標句詞短語的核心(C0),而傳聞示證標記“說2”處于更高的句法位置,即示證短語的核心(Evidential0)。臨夏方言“說”類標記的共現現象、引語標記和傳聞示證標記的雙重功能以及小句的強制限定性等特征表明它是在長期的語言接觸影響下,借用蒙古語族語言引語動詞ge的語法功能,從而產生的一種不同于其他漢語方言的新型標記模式。
關鍵詞:臨夏方言 “說”類標記 引語標記 傳聞示證標記 標句詞
吳語路橋話“著”的語義演變
丁 健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摘 要:與其他方言相比,吳語路橋話的“著”具有一些特殊意義,包括加強結果義、小量義、歸咎義和快速義等。這些意義均未在研究“著”的既有文獻中報道過,是“著”的語義演變在路橋話中的創新。加強結果義源于動相補語“著”加在各類補語前面的同義強化現象。小量義是附著義通過空間隱喻組織而成。歸咎義是原因義“著”所在結構刪略的結果,而原因義也是附著義發生空間隱喻的產物。快速義是準補語標記“著”所在結構經歷了刪略和語義重新分析兩個階段的結果。
關鍵詞:“著” 加強結果義 歸咎義 小量義 快速義 路橋話
沿海閩語*-e?、*-ek的構擬及相關問題
曾南逸
中山大學中文系
沈瑞清
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中文系
摘 要:文章通過比較指出中古梗攝四等的“瓶亭釘名釘動零星磬”和“踢笛”應屬于原始沿海閩語的*-e?/*-ek二韻,俗字“掟扔叮蟄”也應屬于*-e?韻;早期閩北語“瓶亭釘名釘動零星”“踢錫”也屬于對應的*-?n、*-e二韻,其他內陸閩語的讀音也顯示這些字早期主元音屬于中元音。文章同時指出,梗攝三等的“輕明(明旦/明早/明朝)“蟶”“鉎”似乎也屬于一個與“瓶亭釘名釘動零星”相近的層次。這些梗攝三四等字很可能屬于一個較晚的層次,因為這個層次有非耕錫部字,所以它不是耕錫部早期層次。它的形成年代和性質與日譯漢音梗攝三四等-ei?、-eki層接近。
關鍵詞:原始沿海閩語 原始閩語 日譯漢音 梗攝三四等 層次
再論《字匯》反切和直音有不同的來源
高永安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摘 要:《字匯》的反切和直音是不是有一致的來源,目前還存在爭論。文章認為,要論證《字匯》音切的來源,不能僅僅靠音切對比,要兼顧到音切的價值,即音切在不同的注音環境里會具有不同的定位,可以分為相對價值、語音價值、文本價值。《字匯》音切在三個價值上都有不同表現,可以斷定有不同的來源。
關鍵詞:《字匯》 反切 直音 來源 價值
殷商至西周漢字偏旁劃一性演變再研究
劉志基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摘 要: 基于合理抽樣前提下的窮盡量化調查,就漢字偏旁劃一性演變趨向問題進行特定斷代范圍的再研究后,認為在殷商西周時段,偏旁演變的主要趨向是與“劃一性”相反的“分化性”演變。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是該時段“偏旁化”是文字構形演變的主流;其次是西周文字相對殷商文字的地域分歧擴大;三是文字構形的成熟性演變缺乏自覺性的內動力。
關鍵詞:殷商至西周 文字 偏旁 劃一性
期刊簡介
《語言科學》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學術刊物,雙月刊,大十六開本,每逢單月1日出刊,科學出版社出版。《語言科學》主要刊登語言科學領域內有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專論,以及基于共時或歷時的具體語言事實且有理論深度或獨創性見解和在交叉學科、新興學科領域中有突破性進展的專題研究成果,包括理論語言學、計算語言學、工程語言學(語言信號處理、機器翻譯、人工智能等)、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生物語言學、紀錄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數理語言學、聲學語音學、比較語言學、人類語言學、語言習得研究、現代漢語研究、漢語史研究、中國境內各民族語言研究、國外語言及國外語言學研究、中外語言學史等方面的內容,也刊登嚴肅的學術評論和著述評論等方面的內容。
來源:語言科學
特別說明: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后臺聯系小編刪除。
期刊合集
CSSCI源刊聲明(第二輯)
現代外語(CSSCI)
中國外語(CSSCI)
上海翻譯(CSSCI)
外語教學(CSSCI)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外語教學與研究(CSSCI)
外語導刊(CSSCI)
中國翻譯(CSSCI)
中國語文
外語學刊
外語界(CSSCI)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華文教學與研究
山東外語教學
外國語文
外語研究
外語與翻譯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
外語與外語教學(CSSCI)
語言與翻譯
語言科學(CSSCI)
外語文學(CSSCI)
外國文學動態研究
外語電化教學(CSSCI)
外國語文研究(CSSCI)
當代外語研究(CSSCI)
翻譯研究與教學(CSSCI)
當代修辭學
外國文學評論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CSSCI)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
中國應用語言學(英文)
民族翻譯
語言戰略研究
英語研究
翻譯界
當代語言學
語言教育與研究
外國語言文學
外語教育前沿
北京翻譯
北斗語言學刊
翻譯學刊
外語測試與教學
國際漢學
基礎外語教育
國際漢學
外語教育研究
語言與教育研究
System
【特別聲明】本公眾平臺除特別注明原創或授權轉載外,其他文章均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并沒有任何商業目的。本公號尊重知識產權,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后臺,本公號將及時刪除。
合集收藏
備考專輯: & & &
語音單詞: & & &
新聞英語:& &&
歌曲TED: & & & &
美文故事: && & &
名字外教: & & & & &
微信公眾號改版,訂閱號消息不再按時間排序,為了防止迷路,希望小可愛們可以動動小小手點個“在看”或者將“小芳老師”添加到★“星標”☆中!讓系統知道這是你喜歡看的公眾號,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就可以永遠幸福在一起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