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楊偉
青海春天與宜賓聽花的“關系”,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如今已經明了。
兩家企業不僅存在委托與被委托代工關系,同時構成關聯法人,宜賓聽花還是青海春天的潛在投資標的。
多重“身份”,給雙方的交易平添了幾分復雜性。日前,*ST春天對龐大的預付款項進行了詳盡披露。同時,公司5年前斥資億元“預投資”宜賓聽花,也將在今年11月正式揭曉是否觸發約定條件。
不過,當下公司最要緊的工作,仍是保殼。
澄清“關系”
現在,張雪峰應該清楚地知道,賣酒水遠比極草5X粉片難得多。
自2018年一腳跨進白酒賽道,*ST春天(600381.SH)賦予自身的角色,復雜且神秘。多年以來,公開說法是,公司為聽花酒的全國總經銷商。不過,其與代工商宜賓聽花的關系一直不清不楚。
5月23日,青海證監局在對公司下發的警示函里披露,其控股股東西藏榮恩能夠對宜賓聽花實施重大影響,宜賓聽花構成*ST春天關聯法人,也未及時履行關聯交易審議程序。
為此,公司一眾高管領罰,董事長張雪峰、實際控制人兼時任董事肖融、財務總監王林以及董秘陳定,在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中,被記下尷尬的一筆。
隨著這層關聯被揭開,此前多年外界的猜疑,徹底走進了現實。*ST春天對宜賓聽花的大量預付款等,一時成為監管重點。
7月3日,公司在對上交所《2024年報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的回復公告中,披露了向宜賓聽花預付款等狀況。
2022年至2024年,分別預付7494.00萬元、588.78萬元和3813.71萬元,實際結算金額8943.05萬元、3487.23萬元和7900.07萬元。去年底,預付款余額約1.32億元。
監管層對過億預付款項的可回收性頗為擔憂。*ST春天稱,宜賓聽花已將其廠房、土地抵押給公司,且雙方建立了存貨共管機制,如供應商出現還款問題,可通過處置抵押資產等方式保障自身權益。
宜賓聽花不僅是*ST春天的唯一代工商,更早之前,已是一個潛在投資標的。
2020年11月,*ST春天子公司恒朗投資,向宜賓聽花預付1億元投資款鎖定其制酒核心技術,為期3年。2023年決定再延長兩年。
這筆投資有一定預設“門檻”。如宜賓聽花引資,恒朗投資可按引資估值優先將該款轉為宜賓聽花或其子公司的股權;投資期滿后,恒朗投資可隨時要求宜賓聽花及其股東回購該投資款,并支付一定的投資收益。
這筆預付投資款,一直存在于公司的其他非流動資產中。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公司對宜賓聽花大額預付款項和其他非流動資產真實準確,截至期末預付賬款未出現減值跡象,未發現向相關方輸送利益的情況。
據公告,2024年,宜賓聽花實現營業收入7005.74萬元,凈利潤2017.63萬元。
死守超高端
青海春天的“飲酒”故事始于7年前。
早期,通過宜賓聽花代工,推出小瓶酒產品——涼露酒,宣稱專為吃辣研發的新型白酒,主攻火鍋和辣味餐飲消費場景,還曾出現在《舌尖》紀錄片中。不過,小瓶酒市場早已紅海一片,涼露酒鮮有斬獲。
輾轉到2020年底,聽花酒問世,以超高端定位、高強度營銷協同,這瓶新勢力白酒產品迅速出圈。
和當年極草5X粉片一樣高舉高打的策略,導致青海春天銷售費用支出逐年攀升,由2020年0.48億元增至2024年的1.47億元。
錢砸出去了,酒水業務發展難達預期。2020年至2024年,收入分別錄得2228.19萬元、2713.31萬元、9364.32萬元、1.49億元和4641.12萬元。
今年以來,作為白酒之王的貴州茅臺(600519.SH),受消費市場影響,目前其核心產品飛天茅臺的終端價也已失守2000元關口。
目前,白酒行業仍處于新一輪產業調整期,增速已然放緩進入存量時代。白酒市場產品結構和消費結構驟變,走向了大眾消費時代。今年以來,諸多酒企紛紛推出大眾消費白酒產品,競速下沉市場。
不過,張雪峰沒有隨波逐流,去迎合大眾市場,仍然帶領聽花酒堅守超高端白酒市場。
據公告,去年,公司前10大酒水業務客戶貢獻了銷售額3371.78萬元,銷售數量26183瓶。
當務之急
*ST春天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仍然是保殼。
2024年,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公司錄得營業收入約2.2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約1.99億元。
至此,公司已連續5年虧損,股票已從4月30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果今年繼續虧損,或者營收規模低于3億元,可能會觸發強制退市。
張雪峰一直期待靠酒水業務翻身,不僅沒達成所愿,還出現連續虧損的局面。2020年-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分別為約3.20億元、2.49億元、2.88億元和2.68億元。加上2024年,5年虧損累計已超13億元。
去年,為增加收入,完成年度經營目標,公司主動優化冬蟲夏草銷售政策,大力去化庫存,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不含稅)。
不過,因其銷售的冬蟲夏草系前期采購,且平均采購價格較高,而去年冬蟲夏草市場價格波動下行,導致該業務收入毛利率-5.81%,產生虧損。
在冬蟲夏草銷售收入中,有4111.15萬元被認定屬于年底突擊確認營業收入,未計入主營業務收入中。
就目前來看,公司要保住上市地位,還得依賴現有的冬蟲夏草、酒水以及中成藥這“三駕馬車”。
2025年一季度,上述三大業務分別實現收入為351.35萬元、6442.90萬元以及1425.00萬元,同比增長-76.95%、39.14%和-30.66%。
今年一季度,根據市場變化,公司對產品結構作出相關調整,其中,毛利率較高的酒水產品收入占比77.11%,推動整體毛利率同比增長6.37個百分點,達60.63%。另外,結合行業市場環境變化,公司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期間費用同比減少2546.78萬元。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今年Q1,*ST春天錄得營業收入8355.91萬元,歸母凈利潤891.81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