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即時零售的劉老實。
日前,作為扎根山東、輻射周邊的區域零售龍頭——家家悅集團,在其成立30周年之際,已全面推出“24小時線上生活超市”服務,開啟了向24小時“全能超市”的轉型之旅。
這一轉型的核心載體——前置倉,不僅承載著家家悅對即時零售賽道的戰略野心,更折射出傳統商超在時代變革中的艱難探索與抉擇 ,而這一模式究竟是不是最優解,仍需深入剖析。
即時零售賽道:兵家必爭的新戰場
近年來,即時零售憑借其“即時性”和“便利性”,成為零售行業增長最為迅猛的細分領域。今年的外賣大戰本質上就是即時零售行業的戰爭。而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即時零售已然成為傳統商超轉型的必爭之地,盒馬、永輝、大潤發等行業巨頭紛紛入局,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布局。
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前置倉模式作為推動即時零售“供需適配”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正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它打破了傳統商超在營業時間和商品品類上的限制,實現了“全品類、全時段、全區域”的服務特性。
消費者無論是在凌晨突發奇想想要購買零食,還是在深夜急需生活用品,都能通過手機下單,享受30分鐘內送貨上門的服務。
這種服務模式不僅深刻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為傳統零售商和品牌商開辟了全新的銷售渠道和“增量場”。
家家悅的閃電倉布局:戰略考量與現實需求
家家悅此次全面押注前置倉模式,是基于多重戰略考量和現實需求。
從區域市場來看,山東作為家家悅的大本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本土企業不斷崛起,全國性零售巨頭也加速下沉,家家悅急需通過創新模式鞏固市場地位。
前置倉模式的24小時營業和快速配送服務,能夠精準覆蓋傳統商超閉店時段的消費需求,提升品牌在區域市場的競爭力。
從全國擴張的角度出發,前置倉模式則是家家悅的一次試探性動作。
過去,家家悅的全國化進程相對緩慢,新開門店主要集中在山東及周邊省份,跨區域協同效應尚未形成。通過前置倉模式,家家悅可以借助主流電商平臺的流量和配送網絡,突破地域限制,探索全國市場的擴張路徑。
此外,前置倉模式服務的推出伴隨開業福利,如滿24.9元免運費、1分錢福利等,與互聯網平臺的流量扶持政策形成協同,有助于快速獲取用戶心智。這一策略在短期內能夠有效提升線上流量和客群覆蓋,為轉型奠定用戶基礎。
商業模式剖析:“區域供應鏈+平臺流量”的變現邏輯
家家悅前置倉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區域供應鏈+平臺流量”的變現。
作為區域零售龍頭,家家悅經過多年的發展,構建了相對完善的供應鏈體系。
在生鮮品類上,其供應鏈優勢尤為明顯。家家悅建立了自己的生鮮采購基地和冷鏈物流體系,從源頭把控商品質量,確保生鮮產品的新鮮度和品質。
這種供應鏈優勢,使得家家悅在閃電倉模式中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穩定、優質的商品供應。
同時,家家悅的數字化運營系統也為閃電倉的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能夠深入洞察消費者行為,了解不同區域、不同時間段的消費需求,從而優化庫存管理和選品策略。
例如,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在深夜時段增加方便食品和應急藥品的備貨;在周末和節假日,加大生鮮食材和酒水飲料的供應。這種精準的運營策略,不僅提升了銷售效率,也降低了庫存成本。
然而,這一商業模式也存在明顯的短板。在平臺流量方面,雖然家家悅可以借助美團、餓了么、京東等平臺獲取流量,但平臺之間的競爭激烈,流量成本不斷攀升。同時,平臺規則的變化也會對家家悅的運營產生影響,企業在流量獲取和運營上缺乏足夠的自主性。
轉型之路的重重挑戰
運營成本高企:盈利空間的擠壓
運營成本是家家悅前置倉發展面臨的首要挑戰。
倉庫租賃、人員工資、配送費用等構成了主要成本支出。尤其是配送成本,隨著訂單量的波動而變化。
在訂單不飽和的時段,配送成本占比會大幅提高,嚴重影響盈利能力。同時,為了在平臺競爭中獲取流量,家家悅需要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此外,隨著行業監管要求的不斷趨嚴,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合規成本也在增加。
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用于商品質檢、溯源管理和售后服務,這無疑給本就緊張的成本控制帶來了更大壓力。
用戶體驗困境:服務質量的考驗
用戶體驗是決定閃電倉模式成敗的關鍵因素。在實際運營中,高峰時段配送延遲、商品缺貨等問題時有發生。
由于缺乏線下實體店的支撐,售后服務也存在諸多不便。例如,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后發現質量問題,退換貨流程相對繁瑣,處理不當極易導致客戶流失。
此外,即時零售領域商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更關注價格和配送速度。
家家悅如何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更優質的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供應鏈隱憂:末端管控的薄弱
盡管家家悅擁有相對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但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暴露了其供應鏈末端管控的薄弱環節。
2025年以來,山東家家悅超市多家門店因食品安全問題接連被監管部門通報,涉及香蕉、黃瓜、海水蝦、魷魚仔等多種商品。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形象,也引發了消費者對其供應鏈管理能力的質疑。
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顯示,2025年以來,涉及家家悅關聯門店的投訴量超百件,內容涵蓋食品安全等諸多具體問題。
這表明家家悅在供應鏈溯源與質檢標準化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亟需加強管理。
多業態協同困境:轉型的雙刃劍
家家悅在新業態探索方面一直頗為積極,硬折扣超市“好惠星”、零食集合店“悅記·好零食”、烘焙店“家悅烘焙”等業態不斷涌現,此前還試水過奧萊、會員店等多種形式。然而,從經營情況來看,多業態布局并未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業資源。
與全國性零售巨頭相比,家家悅的全國化進程緩慢,跨區域協同效應尚未形成。
在即時零售、折扣店、烘焙店等業態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盒馬、永輝等企業通過全渠道布局和自有品牌建設持續搶占市場份額,而家家悅的多業態之間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難以形成合力。
破局之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強化供應鏈管理:筑牢發展根基
供應鏈是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家家悅來說,強化供應鏈管理迫在眉睫。
企業應建立更加嚴格的供應商篩選和評估機制,加強對供應商的全流程管理和監督。
加大在供應鏈技術方面的投入,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商品溯源的全程監控,確保商品質量安全。同時,優化供應鏈流程,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降低運營成本。
優化用戶體驗:提升服務品質
用戶體驗是留住消費者的關鍵。家家悅應加強與電商平臺的深度合作,優化配送算法,合理調配運力,減少高峰時段的配送延遲。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簡化退換貨流程,提高客戶問題解決效率。此外,通過大數據分析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和服務,提升用戶購物體驗。
探索差異化競爭:突出品牌特色
在商品同質化嚴重的即時零售市場,家家悅需要探索差異化競爭策略。
加大自有品牌的開發力度,結合區域消費特色和消費者需求,推出具有獨特賣點的自有品牌商品。
優化商品組合,打造特色商品專區,如地方特產專區、健康食品專區等。同時,加強品牌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差異化的品牌形象。
推動多業態協同:實現資源整合
家家悅應重新審視多業態布局,推動各業態之間的深度協同。
通過共享供應鏈、物流配送、會員體系等資源,實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例如,將前置倉與線下超市、零食店、烘焙店等進行整合,實現庫存共享和訂單協同。
消費者在線上前置倉下單后,可以選擇到附近的線下門店自提商品;線下門店商品缺貨時,也可以從前置倉進行快速調配。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線上線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格局。
不過,從長期來看,前置倉模式能否成為家家悅的最優解,仍取決于企業能否有效應對運營成本、用戶體驗、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挑戰,以及能否充分發揮多業態協同效應,實現可持續發展。
添加劉老實個人微信 qdppqd
同時帶你加入 即時零售資源群 ,
和更多從業者探索行業發展,洞見2025年行業趨勢!
整理:劉老實
排版:劉老實
校對:十 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