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研背景與概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趙院長一行于2025年7月5日至6日赴陜西省千陽縣開展專題調研。本次調研聚焦千陽縣以奶山羊為核心的產業鏈建設,通過實地走訪龍頭企業、養殖基地及加工中心,結合政府職能部門座談會,系統了解當地奶山羊產業發展現狀、優勢及瓶頸,并提出針對性發展建議。
? 二、調研內容與發現(一)產業鏈核心環節實地考察
調研組先后走訪了以下企業和基地,全面了解千陽縣奶山羊產業鏈全貌:
1. 陜西省莎能奶山羊繁育中心作為國家級種羊繁育基地,該中心承擔著良種選育、擴繁及技術推廣任務,為全縣奶山羊產業提供優質種源保障。
2. 正大集團投資的寺坡奶山羊高效養殖示范園采用現代化高效牧養模式,通過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提升生產效率,示范引領全縣養殖轉型升級。 3. 王家莊村奶山羊養殖小區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運營,帶動村民參與養殖,促進集體經濟增收。
4. 陜西千陽奶山羊發展有限公司、蘇陜協作產業園聚焦優質奶山羊育種、養殖、乳制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是農企協作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
5. 張家塬鎮暉川村飼草收儲加工中心構建飼草種植、收儲、加工一體化體系,保障全產業鏈飼料供應穩定性。
(二)政府職能部門座談會要點
調研組與千陽縣政府副縣長齊雪艷、畜產局張小杰局長、李軍副局長,招商局、發改局等部門負責人進行深入座談,核心內容如下:
1. 產業定位與發展優勢區位與資源稟賦:千陽縣地處關中平原北緣,氣候適宜、草場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奶山羊產業的天然優勢。技術積累: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形成良種繁育、疫病防控等技術支撐體系。政策支持:納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享受專項扶持資金及用地政策傾斜。
2. 發展成效與經驗:全產業鏈布局:構建“育種、養殖、加工、銷售、文化旅游”一體化格局。全縣奶山羊存欄28.5萬只,全產業鏈產值25.3億元。聯農帶農機制:通過四位一體養殖等方式,帶動農民致富,實現參與農戶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 3. 現存問題與挑戰:資金缺口大,產業鏈升級、園區建設需大量資金投入,現有財政支持難以滿足需求。用地緊張:規模化養殖、加工倉儲等項目用地審批周期長、協調難度大。科技賦能不足:數字化管理水平較低,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尚未建立。市場拓展受限:種羊繁育量較少,莎能奶山羊市場份額較小,品牌溢價能力有待提升。
? 三、趙院長調研建議基于實地調研與座談成果,趙院長提出以下發展路徑建議:(一)強化種業振興,夯實產業根基實施“種羊提質工程”,聯合高校及科研機構培育高產、優質奶山羊新品種。建立種羊溯源體系,打造國家級種羊繁育中心,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二)推進全產業鏈升級,打造國家級產業集群規模化養殖:推廣“智慧牧場”模式,建設存欄量超萬只的標準化養殖基地。三產融合:開發奶山羊主題文旅項目(如牧場觀光、親子體驗),建設羊文化博物館,推動“產業+文旅”協同發展。(三)破解瓶頸制約,優化發展環境政策創新:利用好國家專項債和超長期國債資金。用地保障:建立重點項目用地“綠色通道”,優先保障產業鏈關鍵環節用地需求。人才支撐:與職業院校、國際院士中心合作,做成雙創中心,培養本地技術人才。(四)立足長遠,謀劃籌建“中國(千陽)奶山羊交易中心”,集成交易、定價、信息發布功能,力爭成為全國奶山羊產業定價中心。 ? 四、結語
千陽縣依托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奶山羊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未來需進一步整合資源、補齊短板,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品牌建設為核心,以政策支持為保障,推動奶山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 調研單位: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調研時間:2025年7月5日-6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