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報道,馬來西亞媒體披露,中國和俄羅斯已同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美國正緊急審查相關條款。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國際關注,東盟國家態度微妙,菲律賓卻在此時因引入美國中導系統陷入孤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確認,中方始終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并多次表態愿率先簽署條約議定書。這一立場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基于中國長期以來的外交原則。作為東盟全面戰略伙伴,中方多次強調核不擴散的重要性,甚至主動發起《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以實際行動展現維護地區和平的決心。相比之下,美國雖參與東盟核談判,卻始終以“審查”為由拖延簽署,暴露其地緣政治算計。
特朗普(資料圖)
馬來西亞此時重提條約,顯然意在施壓美國。過去14年間,美國在南海頻繁挑釁,尤其是借美菲軍演將堤豐中導系統部署至菲律賓呂宋島,打破冷戰結束以來亞太軍事平衡。菲律賓馬科斯政府更計劃在2025年6月增設第二套系統,直接威脅南海島礁安全。這種行為已引發東盟多國不滿——除菲律賓外,其余9國均支持無核化條約,馬來西亞借機聯合中俄向美國攤牌,時機拿捏精準。
中俄的聯合表態給東盟吃下定心丸。中國雖為擁核國,但始終恪守不擴散承諾,反觀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中導的行為無異于在東盟家門口架設火炮。堤豐系統射程覆蓋南海關鍵航道,不僅能打擊中國沿海目標,更可威懾東盟航運命脈。俄羅斯雖未明確部署時間表,但其支持議定書的立場進一步孤立美國。五核國中英法態度曖昧,美國成了唯一頑固阻撓者,14年拖延戰術難以為繼。
菲律賓的冒險舉動正在反噬自身。馬科斯政府引入美國武器后,東盟內部對其信任度驟降。泰國、印尼等國公開批評菲方破壞地區穩定,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菲美軍事合作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迫使東盟重新評估與美國的安全關系。更嚴峻的是,中國已具備多手段反制能力。經濟上,中國是菲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800億美元,任何制裁都將重創菲經濟;軍事上,中國海軍常態化巡航南海,2025年已組織多次聯合演習,針對性威懾意味明顯。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為何死咬不簽條約?答案藏在戰略野心里。《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要求五核國承諾不對東盟國家使用核武,這等于捆住美國手腳。一旦簽署,美國在南海部署戰略武器的合法性將遭質疑,其“印太戰略”威懾力大打折扣。菲律賓成了美國試探東盟底線的棋子,但馬科斯政府顯然低估了風險。堤豐系統部署后,菲國內爆發大規模反美游行,菲社會撕裂加劇。
東盟國家正形成統一戰線。越南外交部聲明支持條約早日生效,馬來西亞提議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履約問題,柬埔寨首相洪森公開呼吁“排除域外勢力干擾”。這些信號表明,若美國繼續拖延,東盟可能繞過五核國直接建立無核區,屆時美國不僅失去東盟市場,更將在印太地區陷入戰略被動。
特朗普(資料圖)
菲律賓若執意追隨美國,代價遠超預期。中導系統可能成為“活靶子”。馬科斯政府原計劃借中美博弈漁利,結果反被推上風口浪尖。
這場博弈的結局逐漸明朗。中俄背書讓條約簽署箭在弦上,東盟國家態度空前一致,美國拖延戰術瀕臨破產。菲律賓若繼續充當美國馬前卒,不僅將失去東盟支持,更可能淪為大國對抗的犧牲品。正如馬來西亞學者所言:“12個國家站在同一邊時,美國不得不重新掂量籌碼的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