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在中國汽車制造商猛打價格戰,迎新賀歲的氣氛里。豐田采購部門的負責人熊倉和生(Kazunari Kumakura)在內部的簡報會議上發聲,決定選擇在合適的時機提高零部件的采購價格,緩解零部件供應商的營運壓力,確保供應鏈能夠運轉穩定。
三大汽車央企的一位財務部長轉來日文的截屏信息,還在私信苦笑著說,這應該叫作惡意漲價。在價格戰的泥潭中,中國汽車制造商在銷量躥過3000萬輛大關的同時,行業利潤修正后的數據也只有4.3%,比2020年的高位還低了1.9個百分點。從公關公司到零部件廠家的賬款,都被當作杠桿加到了價格搏殺中。
與此同時,部分廠家要求供應商繼續降價的函件,已經在朋友圈里流傳。在強勢的整車制造商面前,上下游供應商的選擇只有兩個:接受降價或者自愿出局。極越就地解散的毛,還沒有散盡;哪吒再傳資金鏈緊張;供應商的慘狀都變成了視頻直播內容的一部分。
2025年6月。中國汽車行業繼續升級的價格戰,讓17家主流汽車廠家成為三部委約談的對象。各大品牌在市場上沒有完成的卷斗,延續到了會議室里。現場劍拔弩張的架勢,匹配的上一眾與會大佬們的身份。會上對價格戰、零公里二手車等決定,壓住了各品牌一、二把手的怒氣。
新能源市場上不斷提高的集中度,讓眾多品牌失去了繼續參與價格戰的能力。為了繼續留在牌桌上,被動跟進已屬拿命冒險。沒有絕對勝算的品牌,不在少數。最終,價格戰本身背起了淤積已久的新仇舊恨。在隨后的重慶車展上,終于發生了著名的口頭較量。
幾天后的晚間。17家中國廠家突然接二連三的表態,承諾把對供應商的賬期控制到60天內。雖然各廠家發布的內容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有了豐田的味道。至少,中國汽車廠家在口頭上有了態度,供應商的生死變成了顯性議題。進而,有品牌把賬期首先落實到了經銷商領域,以60天為期限。
2025年6月30日。繼四川、河南、廣東等地的汽車行流通協會,發聲呼吁整車廠家停止向經銷商壓貨,盡快兌現賬期承諾后,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地的行業組織聯合發出了《關于敦請主機廠改善長三角地區汽車經銷商經營困境的函》,持續內卷的惡果異常豐碩,經銷商群體危機深重:
庫存壓力突破警戒線;現金流危機加劇;銷量斷崖式下滑;成本與考核壓力雙重承壓。
中國汽車行業的供應鏈危機,在經銷商領域來了一次集中爆發。在繁雜的解決方案中,清河縣首席經濟學蘭陵仁波切都覺得,各個廠家先把紅口白牙答應的60天付款賬期落實了,就可以部分緩解經銷商的生死之壓。
2025年7月1日。中文媒體突然爆出,豐田計劃在2025年財年上半年把零部件采購價格上調的消息,漲幅在10%-15%之間。具體的內容,與2月初的發布大致相同。這在中國汽車行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付款對標豐田,成了很多人的心聲。
不過,在日文中并沒有查找到直接相關的信息。
其實,在豐田汽車的官方網站上,對零部件采購等的規定、方法,以及相關負責人的實操作方式,都是公開的信息。中國汽車行業的專家、零部件廠家、各類汽車服務商,在討論了60天賬期實施的可能性后,依然沒有找到具體的辦法。與其如此,不如直接采用豐田的方式,連創新都不用。真干,就完了。
如果不能盡快的把應收款變成現金,下一個經銷商的呼吁,很快也會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