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
小沈陽的這句話,用在迪拜王子拉希德的身上最為貼切。
“頭頂一塊布,天下我最富”,作為迪拜王子的拉希德,可謂含著金湯勺出生。
從兒時起就被迪拜國王寄予厚望,長大成人后還成了全民追捧的運動偶像。
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拉希德還未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卻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3歲,只留下了數不清的資產和美人。
拉希德為何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落得個如此痛苦的下場?
一、從小漁村到大都市
讓迪拜得以改頭換面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的石油開采潮。
而能夠讓迪拜抓住這次機遇的,還得歸功于十九世紀初期的商業貿易之路。
在這之前,迪拜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為何能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具有濃厚阿拉伯色彩的城市呢?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后,迪拜又是如何從一個阿拉伯色彩的城市,變成中東地區的城市標簽?
之所以能從小漁村一躍成為城市,主要得益于其地理優勢。
位于阿拉伯半島的東部、波斯灣南岸的迪拜,就像是阿拉伯半島對外的窗口。
不論是阿拉伯人出去,還是別人進入阿拉伯半島,迪拜似乎起到了中轉的作用。
除此之外,迪拜連接亞歐非三大洲,即便放在今天,迪拜仍舊是眾多往來商船的必經之路,地理優勢為迪拜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當時的貴族似乎意識到了迪拜的重要性,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整個中東就像是一鍋亂粥。
迪拜相較于其他地區卻相對穩定,這也為后續貿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尤其是1820年英國同海灣地區的部落酋長簽訂了《總和平條約》,迪拜不僅成為了簽約酋長國之一,還得到了日不落帝國的保護。
可二戰之后英國逐漸走向衰落,迪拜的發展隨之陷入瓶頸,老天貌似關閉了迪拜的一扇窗,但天無絕人之路,與此同時又為迪拜打開了一扇門。
1966年,迪拜在距離海岸線120公里處發現了石油資源,并且獲得了開采權。
迪拜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當權者把握住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三年之后,基礎設施逐漸完工,而迪拜也出口了第一桶原油,石油經濟正式啟動。
石油出口為迪拜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雖然王室成員們的生活十分奢靡,但好在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用在了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自然讓迪拜的形象得以改善,并且私有經濟不斷發展,大量外資接二連三入駐,不僅帶來了資金,還帶來了技術。
單從這一點來看,迪拜的產業升級和機構調整的道路還是非常成功的。
二、染上毒品
從1980年開始,迪拜政府開始大力推動非石油產業的發展,涵蓋了金融貿易、旅游以及房地產等眾多領域。
而作為家族嫡長子的拉希德,在出生之際,就趕上了迪拜發展的大好時機。
畢竟是國王阿勒馬克圖姆的第一個兒子,從拉希德兒時起,阿勒馬克圖姆就對其寄予厚望。
在迪拜男子學校完成學業后,阿勒馬克圖姆就把兒子送到了世界頂級軍校——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進行深造。
當時迪拜內部的眾多高層官員都已經看出,阿勒馬克圖姆已經將拉希德視作接班人來培養。
待拉希德學成歸國之后,國王的做法印證了所有人的猜測,即便沒有任何履職經歷,國王仍舊為拉希德安排了重要的職務——阿聯酋奧委會主席。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拉希德一直被外界認作迪拜王儲的熱門人選。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拉希德會按部就班地繼承王位之時,卻不成想從他身上竟然被爆料出一則驚天丑聞——
這位看似輝煌無限的王子,私底下竟然是沉迷毒品和性派對的癮君子!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實際上,在這些中東貴族圈中,很多公子哥從出生開始,對金錢就沒有任何概念。
物質生活的極度滿足讓他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愈發空虛,于是毒品就成為了他們最大的消遣樂趣。
而拉希德從小就生活在這種奢靡的環境之中,亦或許是受到他人的影響,不幸沾染上了毒品。
一旦吸食上毒品,人的大腦就容易不受控制。
淫欲充斥在內心當中,最終又多次參加了派對,接二連三的事故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王室丟盡臉面。
可拉希德卻從未想過,自己身上的擔子到底有多重,父親為了讓自己順利繼承王位,背后費了多少苦心!
一手好牌,讓拉希德打得稀爛。
看到淪為癮君子的兒子,阿勒馬克圖姆雖然憤怒,但更多的是不甘,自己一步一步給拉希德鋪路,卻因為兒子不爭氣,全部付之一炬!
阿勒馬克圖姆找到了當時整個迪拜最好的戒毒團隊,為兒子進行戒毒治療。
但面對這個位高權重的王公貴族,戒毒團隊始終不敢拿出殺手锏,即便進行多次治療,效果仍舊甚微。
三、一手好牌打爛
本就對政治無感的拉希德,在2008年主動放棄了王儲地位,讓位于弟弟哈曼丹。
外界各種不友好的猜測層出不窮,然而拉希德就像置身事外一樣,甚至都不屑于出面解釋。
沉寂了一段時間后,他內心的小宇宙徹底爆發。
之前有王儲地位的束縛,自己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如今徹底自由的拉希德,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完全沉浸在驕奢淫逸之中。
在他價值1.5億美金的豪宅中,住著一群面容姣好、身材曼妙的女子,拉希德的混亂生活就此開始。
毒鬼在進入幻境之后沒有任何感情可言,就連最基本的人性,都喪失的無影無蹤。
在一場轟趴中,拉希德又一次吸食了大量的違禁藥物。
最終他完全陷入亢奮之中無法自拔,大腦完全不受控制,失手殺掉了跟在自己身邊多年的朋友。
在得知這件事后,迪拜王室的處理方式更讓人感到寒心。
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將事情調查得水落石出,而是在知道這件事情和拉希德有關系后,立馬進行了封鎖和保密,避免王室成員的形象受到影響。
誰能想象,如今像行尸走肉的拉希德,多年之前也是民眾廣泛贊譽的對象。
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拉希德憑借出眾的實力贏得了馬術耐力賽冠軍,除此之外,在沖浪等極限運動中,拉希德也獲得了眾多的榮譽。
和眾多保守的王室成員相比,人們在拉希德身上看到了積極向上的一面,看到了勇于挑戰的一面。
在進入政界之后,拉希德一直關注國內慈善事業的發展。
并且做出一系列決策來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和福祉,甚至個人出資推動慈善業的發展。
但誰也想不到,前途無限光明的拉希德,竟然會走上萬劫不復的深淵。
2015年,年僅33歲的拉希德突然離開人世,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因為心臟病,然而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大眾心里跟明鏡一樣,多年以來沉淪毒品和美色的拉希德,早就被掏空了身體!
他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金錢、女人和滿滿的遺憾。
四、結語
“金樽美酒映日輝,繁華落盡夢成灰。”
拉希德從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王子,誤入歧途之后淪落為人人唾棄的癮君子,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即便貴為王子,只要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最后一樣會落得一敗涂地的局面。
或許在拉希德臨終之際,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才為自己當初的行為感到悔恨,可一切都為時已晚!
看完拉希德大起大落的一生,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感受?
參考資料:
1、搜狐新聞 《英媒:33歲迪拜王子疑因縱欲過度、吸毒致死》
2、澎湃新聞 《那個剛去世的迪拜王子,曾兩奪亞運馬術金牌,是曼聯死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