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如一位含蓄的詩人,帶著初夏的余韻,悄然步入盛夏的序章。
它雖未至酷暑之極,卻已有了幾分暑熱的端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
小暑,恰似夏日的序曲,預示著炎熱的正式登場,也宣告著三伏天的臨近,那是一年中最熾熱、最潮濕、最悶熱的時節。
小暑時節,陽光熾烈,萬物蓬勃。
蟬鳴如潮,蛙聲如鼓,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季節,也是一個需要靜心的季節。
讓我們在古詩詞的墨香中,探尋小暑的別樣韻味,覓一方清幽,享一夏閑適。
01
《小暑日寄山中故人》
唐·皎然
相思掩泣復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
小暑時節,思念如潮,淚水悄然滑落。友人的門前,人跡漸稀,往昔的熱鬧不再。然而,心中仍懷有一份期待,小暑之時,或許故人會歸來。身著輕薄的葛衣,頭戴紗帽,靜靜等待那一抹熟悉的身影,那份重逢的喜悅,足以驅散暑熱的煩悶。
02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小暑的山中,是避暑的勝地。詩人李白拋卻塵世的繁文縟節,任憑白羽扇閑置一旁,赤裸上身,置身于青翠的山林之中。他將頭巾掛在石壁上,任憑松風拂過頭頂,帶來絲絲涼意。這份灑脫與自在,是對小暑最好的詮釋,也是對自然最美的禮贊。
03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小暑的傍晚,山光漸漸西沉,池中的月影緩緩升起。詩人孟浩然披散著頭發,享受著夏夜的清涼,打開窗戶,躺在寬敞的亭中。微風拂過荷塘,送來陣陣清香;竹葉上的露珠滴落,發出清脆的聲響。詩人想要彈奏一曲,卻遺憾沒有知音相伴。這份對故人的思念,化作了夜半的夢境,縈繞在心頭。
04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小暑時節,熱浪翻滾,詩人秦觀手持竹杖,來到柳樹下尋找一絲清涼。他倚靠在畫橋南畔的胡床上,靜享片刻的寧靜。明月高懸,船上的笛聲此起彼伏,微風拂過,池中的蓮花散發出陣陣清香。這份悠然自得,是對小暑最好的消遣,也是對生活最美的享受。
05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小暑的夏夜,炎熱依舊,與白晝并無二致。詩人楊萬里打開門,站在月光下,感受著夜晚的寧靜。竹林深處,樹木茂密,蟲鳴聲聲,偶爾有一絲涼意襲來,卻并非是風。這份靜謐與清涼,是對小暑最好的慰藉,也是對內心最美的安撫。
06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鸛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時節,溫風驟起,暑氣漸濃。竹林的喧嘩預示著一場大雨的來臨,山色暗灰,雷聲隱隱。門戶上彌漫著潮濕的青靄,庭院里長滿了綠苔。老鷹和鷙鳥開始學習飛翔,蟋蟀也迫不及待地宣告著夏天的到來。這份生機與活力,是對小暑最美的描繪,也是對生命最美的贊歌。
小暑,是一場熱烈的遇見,是一場清涼的修行。在這個季節,讓我們以詩詞為伴,以清風為友,以明月為鄰,覓一方清幽,享一夏閑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