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Qi
在神經科學和腫瘤學的交叉領域, 研究人員 逐漸認識到神經系統活動對癌癥的發生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 特別是對于兒童常見的彌漫性中線膠質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這種高度侵襲性的腦瘤通常發生在腦干、丘腦和脊髓等中線結構,預后極差。近年來,研究發現神經元活動不僅能調控正常腦細胞的增殖,還能促進腦瘤的生長。然而,大多數研究集中在谷氨酸能神經元的作用上,而對膽堿能神經元如何影響DMG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1, 2】。
膽堿能神經元是一類釋放神經遞質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ACh)的神經元,廣泛分布于大腦的多個區域,尤其是中腦的腳橋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PPN)和背外側被蓋核(Laterodorsal Tegmental Nucleus,LDT)。這些神經元通過長距離投射影響丘腦、腦橋等區域,而這些區域恰恰是DMG的高發部位。因此,研究膽堿能神經元是否以及如何影響DMG的生長,不僅有助于理解腦瘤的生物學機制,還可能為治療提供新的靶點。
2025年6月16日,來自斯坦福大學的Michelle Monje團隊在Cell雜志上發表了文章Cholinergic neuronal activity promotes diffuse midline glioma growth through muscarinic signaling, 結合光遺傳學、單細胞測序和藥理學干預,首次揭示了膽堿能神經元如何通過毒蕈堿受體(M1/M3)促進DMG的生長,并發現DMG細胞反過來能增強膽堿能神經元的活性,形成正反饋循環。這一發現不僅拓展了“癌癥神經科學”的領域,還為DMG的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策略。
該 團隊首先構建了一種新型轉基因小鼠(Al230小鼠),使其膽堿能神經元(通過ChAT-IRES-Cre標記)能表達光敏蛋白ChRmine。通過光遺傳學刺激PPN或LDT,觀察其對少突膠質前體細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和DMG細胞的影響。 結果顯示 OPCs 和DMG 的增殖 均 受膽堿能神經元調控 , 簡而言之, 刺激LDT可增加丘腦OPCs的增殖,但對腦橋無影響 , 刺激PPN則促進腦橋OPCs的增殖,而對丘腦無作用 , 這 種效應具有腦區特異性,例如LDT的激活也能增加皮層OPCs的增殖,但對海馬或伏隔核無影響。 此外, 在DMG小鼠模型中,光激活PPN或LDT能顯著增加腫瘤細胞的增殖(通過EdU標記檢測) , 這種效應同樣具有環路特異性,即PPN主要影響腦橋DMG,LDT主要影響丘腦DMG。
隨后,該團隊 將人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分化的膽堿能神經元與DMG細胞共培養,發現膽堿能神經元能直接促進DMG細胞的增殖 , 光激活膽堿能神經元后,這種促增殖效應進一步增強 。 此外,膽堿能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 乙酰膽堿能以劑量依賴的方式促進DMG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 毒蕈堿受體拮抗劑(M1/M3抑制劑)能完全阻斷這一效應,而 煙堿型 受體拮抗劑無效。
通過 對54例DMG患者的腫瘤樣本進行單細胞RNA測序, 他們 發現CHRM1和CHRM3(M1/M3受體編碼基因)在DMG細胞中高表達,尤其是在OPC樣細胞亞群中 , 與其他腦瘤(如膠質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相比,CHRM1在DMG中具有獨特的表達模式。 該團隊進一步 在DMG小鼠模型中記錄PPN和LDT神經元的電活動,發現DMG細胞的存在會增強膽堿能神經元的自發放電頻率 , 這種效應隨著腫瘤進展逐漸增強,提示DMG可能通過分泌因子(如BDNF)改變神經元的興奮性。使用GRAB傳感器(一種乙酰膽堿熒光探針)監測腫瘤微環境中的乙酰膽堿水平,發現DMG小鼠的乙酰膽堿釋放量隨時間增加,表明腫瘤與神經元之間存在正反饋循環。
綜上,這項工作表明首次揭示了膽堿能神經元—DMG細胞的正反饋循環,即膽堿能神經元通過釋放乙酰膽堿激活DMG細胞的M1/M3受體,促進其增殖和遷移,DMG細胞反過來增強膽堿能神經元的活性,抑制M1/M3受體能阻斷這一過程,為DMG治療提供新靶點。因此,使用現有藥物如毒蕈堿受體拮抗劑(如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帕金森病的藥物)可能對DMG患者有益。通過干預神經元與腫瘤的“對話”, 人們 或許能更有效地對抗這種致命的兒童腦瘤。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5.031
制版人: 十一
參考文獻
1. Huang-Hobbs, E., Cheng, Y.-T., Ko, Y., Luna-Figueroa, E., Lozzi, B., Taylor, K.R., McDonald, M., He, P., Chen, H.-C., Yang, Y., et al. (2023). Remote neuronal activity drives glioma progression through SEMA4F.Nature619, 844–85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267-2.
2. Barron, T., Yalc? ?n, B., Su, M., Byun, Y.G., Gavish, A., Shamardani, K., Xu, H., Ni, L., Soni, N., Mehta, V., et al. (2025). GABAergic neuron-to-glioma synapses in diffuse midline gliomas.Nature639, 1060–1068. https://doi. org/10.1038/s41586-024-08579-3.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原創文章】BioArt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BioArt所擁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近期直播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