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也到了打假時刻。
01
Archer旗艦產品遭做空
飛行汽車還沒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泡沫卻已經悄悄膨脹。與Joby并稱為美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行業“雙雄”的Archer就是最新案例。
美國投資機構Culper Research今日發布了一份做空報告,直指Archer在“過渡飛行環節進行了虛假宣傳”,目的是為了獲得跨國車企Stellantis集團數千萬美元投資。
Archer出問題的是飛行測試視頻中的一個細節。
所謂“過渡飛行”,指的是eVTOL從垂直起降模式向水平巡航模式轉換的關鍵技術環節,直接決定了飛行安全性和效率。簡單來說,就是eVTOL從“直升機”變身“飛機”的驚險一躍。其本質是升力主導權的平穩移交,技術難點在于對抗近地面復雜氣流的干擾和精確控制傾轉節奏。
在這一階段,飛控系統必須精確協調多個螺旋槳的推力、角度和轉速,并穩定機體姿態。中間如果出現差錯,飛行器極易失速或墜毀。
Archer的旗艦eVTOL產品采用的是半傾轉旋翼布局,這類eVTOL通過分布式螺旋槳實現垂直起飛,升空至一定高度后,飛行器調整姿態,過渡至水平飛行,改由固定翼產生升力。
“過渡飛行”階段最能體現eVTOL企業的技術實力,這可以說是業內共識。
而Archer被質疑的重點在于,巡航階段后方用于提供升力的螺旋槳并沒有完全關閉,這就不符合“飛行”的要求了。
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于eVTOL適航認證標準,在過渡飛行階段,飛行器后方用于提供升力的螺旋槳必須關閉并完成收納。這是為了避免飛行器巡航階段的升力依靠的是后方螺旋槳。
這既是為了“省力”也是為了安全。在巡航階段,靜止的螺旋槳會成為氣流障礙物,增加至少38%的阻力;同時增加死重,拉高能耗。更重要的是,螺旋槳依賴的翼型在超過臨界迎角時會發生失速,而固定翼失速特性更平緩,也就意味著更安全。
02
Archer之后
還有多少渾水摸魚的eVTOL企業?
在垂直起降階段,eVTOL依靠分布式螺旋槳或旋翼產生垂直升力,也就是類似于直升機,這個時候機翼是沒什么用的;
到了關鍵過渡階段,例如已經到達了一定高度,就可以通過傾轉旋翼或調整螺旋槳推力方向——Archer宣傳的就是這一方式——逐步將升力來源從旋翼轉移到固定機翼。
進入巡航階段,機翼會完全承擔升力,螺旋槳僅提供水平推力,類似于常見的固定翼飛機,從而實現高效、高速飛行。
微信訂閱
歡迎通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主編|黎坤
總編輯|吳新
爆料聯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視頻記錄科技互聯網新鮮事、電商生活、云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中國知網》每周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