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最近掏出了新家伙。七月初,莫斯科方面宣布,他們正在測試一種激光反無人機槍,能在1500米外悄無聲息地把烏克蘭無人機“燒”下來。
按照計劃,這款武器八月底前就能完成測試,一旦成功,馬上投入生產。戰場上已經見識過它的威力。
四月份,俄軍在戰壕對峙區首次使用激光反無人機系統,短短72小時內擊落了230架烏軍無人機。操作員只需鎖定目標,一道肉眼幾乎看不見的激光射出,遠處的無人機就冒著煙栽下來。
激光槍專治無人機不服
俄羅斯這次搞的“手杖”項目激光槍,是專門對付烏軍那些煩人小無人機的。且這槍還有幾個絕活:
打起來沒聲音、沒火光、沒彈道痕跡。只要充滿一次電,就能能干掉好幾十架烏克蘭軍方配備的無人機。
激光武器對付無人機,靠的是高溫燒蝕。多數無人機外殼材料熔點約600攝氏度,激光束能在幾秒內將其熔化,接著燒毀內部電路或元器件。
要是碰上自殺式無人機,激光束甚至能直接引爆炸藥,讓它在空中解體。而激光武器的優勢,無疑相當明顯:
一是作用速度極快,光速直達目標,無人機根本來不及躲;二是隱蔽性強,沒有發射尾焰,也沒有雷達開機帶來的電磁信號。烏軍無人機操作員往往還沒反應過來,機器就報銷了。
以前俄軍用高射炮、導彈打無人機,成本高不說,效果還差。現在有了激光武器,特別是面對烏軍的無人機蜂群戰術時,終于有了高效又低成本的應對之策。
俄軍為啥這么急著搞激光武器?實在是被烏克蘭的無人機打怕了。開戰以來,烏軍無人機隊伍日益壯大,從最初扔手榴彈的簡易機,到后來先進的察打一體機,威脅越來越大。
這些小家伙神出鬼沒,專打俄軍后方要地、補給線和倉庫,搞得俄軍焦頭爛額。更麻煩的是,烏軍玩的是蜂群戰術:一次性放出一大群無人機,傳統防空武器根本應付不過來。
俄軍不是沒想過辦法。他們試過電子戰干擾,也用過反無人機槍,效果都不太理想。尤其是戰壕對峙區,烏軍無人機像蒼蠅一樣圍著轉,士兵連頭都不敢露,生怕被發現位置挨炸。
戰場天平向無人機傾斜。俄軍士兵在戰壕里的行動自由被嚴重限制,防御部署也受到極大干擾。前線士兵們說,過去在戰壕里走動都得提心吊膽,生怕天上哪個小東西發現了自己。
俄式激光武器的進化之路
俄羅斯玩激光武器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2017年,“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就服役了,主要任務是防空反導,甚至能打衛星。但這家伙太大,對付低空慢速的無人機就像大炮打蚊子。
2022年,俄羅斯副總理鮑里索夫透露,在對烏行動中動用了新一代 “尋釁者”軍用激光系統,具備“硬殺傷”無人機的能力。但具體效果如何,前線士兵沒怎么感受到。
直到今年四月,激光武器才真正在戰壕里露臉。當時俄軍在前線部署了激光反無人機系統,三天干掉230架無人機的戰績,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這套系統反應速度超快,鎖定目標后瞬間發射激光,烏軍無人機根本來不及反應。
現在“手杖”項目的激光槍,就是專門為前線士兵設計的單兵化反無人機裝備。而這款更輕便靈活的系統,專門對付1500米內的中小型無人機。俄軍希望它成為烏軍無人機群的天敵。
就在俄羅斯忙著開發反無人機激光時,中國的無人機產業正蓬勃發展。截至今年八月,中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接近200萬架,無人機企業超過1.7萬家。
在無人機領域,中國專利申請量占全球70%以上。產業規模上,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1174.3億元,同比增長32%。
中國不僅有大疆這樣的消費級無人機巨頭,還有航天彩虹等專業的無人機企業。這也證明了我國在無人機領域,有著處于何等的先進地位。
而俄羅斯受限于國際環境和技術儲備,只能選擇非對稱技術路線,集中資源突破反無人機技術。激光武器研發成本較低,且能發揮俄羅斯在光學和物理領域的傳統優勢。
俄式創新武器的多面突圍
激光武器只是俄羅斯戰場創新的一個方面。今年三月,俄軍展示了 “索利斯特”無人機導彈的實彈測試畫面,這種導彈填補了迫擊炮與反坦克導彈之間的作戰間隙。
激光武器雖能暫時改變戰場平衡,但它終究是應對性武器。掌握無人機主導權的一方,始終把握著戰場創新的主動權。
中國的無人機發展路徑,展現的是通過民用技術積累反哺國防的前瞻思維。尤其是在航空材料、發動機、航電系統等產業鏈中上游已具備較強研發生產能力。
這些基礎領域的突破,不僅支撐著民用無人機產業,也為國防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后盾。而在低空經濟,我國也正在形成萬億級市場。
四部門聯合發布的相關裝備的《創新應用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將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這種軍民融合的發展模式,使技術創新能夠雙向流動、相互促進。
俄羅斯因西方制裁被迫轉向自主創新,在激光武器等特定領域取得突破。但單一領域的技術優勢難以扭轉整體實力差距。現代戰爭是體系對抗,需要完整的工業基礎和科技生態支撐。
激光武器投入戰場,也讓烏軍發現無人機突然失去信號的情況越來越多。俄羅斯計劃在8月底完成“手杖”激光槍的測試,而烏克蘭的應對之策可能是增加無人機數量或改進技術。
中國選擇了另一條路:發展低空經濟,開放適飛空域,讓無人機產業蓬勃發展。現在中國有近200萬架注冊無人機,1.7萬家企業。這條路線,正在被戰場實踐證明是真正有遠見的選擇。
參考資料:
《俄媒:普京談俄武器研發新成果及目標》——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