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及學員合影
6月28日,“2024學年中國國家畫院導師工作室訪問學者·高級研修班結業作品展開幕式暨結業儀式”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東樓展區一層舉辦。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萬鳴,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曾來德、紀連彬、張江舟、于文江,美術理論工作室導師王鏞,人物畫工作室導師孔紫、李洋、方土,山水畫工作室導師程大利、范揚、鄒明、萬鼎、賈榮志、方向、石峰、李崗、王躍奎、卜登科,花鳥畫工作室導師李燕、吳悅石、高卉民、邢少臣、陳鵬、范存剛,綜合材料繪畫工作室導師胡偉,版畫工作室導師沙永匯,雕塑工作室導師王藝、鄧柯,書法篆刻工作室導師洪厚甜、張公者、王東聲、李明、梅躍輝,古書畫裝裱與修復工作室導師徐建華,中國金石全形拓工作室導師賈文忠,中國國家畫院各部門負責人董雷、劉博涵、陳明、邱雷、任明輝、劉德峰、吳笛、王銳光、程興林、康雷、常欣、杜浩、金新、張苑、顏培大,以及全體學員共同出席了本次結業展覽開幕式暨結業儀式。結業儀式由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青云主持。
結業儀式現場
開幕式上,劉萬鳴致辭,中國國家畫院教學培訓部主任邱雷介紹2024學年的教學情況,導師代表吳悅石講話,學員代表江鷗、肖王琰先后發言。
劉萬鳴致辭
劉萬鳴對順利結業的學員表示祝賀,并談道,2024年恰逢中國國家畫院導師工作室成立二十周年,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教學體系,為大家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2024年,我們聘請了50位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設立導師工作室,專業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綜合材料繪畫、古書畫裝裱與修復、中國金石全形拓、美術理論等10余個專業,開設59個班次,滿足大家多元化的藝術追求,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國際領域的教學。中國國家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藝術創作與教學之中。導師們因材施教,采用獨特的教學方法,引領大家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如今,從中國國家畫院走出的學員都已成為各地美術骨干,在藝術領域發光發熱,這是中國國家畫院的驕傲,更是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希望大家繼續保持這份熱愛與初心,牢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理念,用藝術反映時代風貌,傳遞人民心聲。藝術創作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支撐,只有廣泛涉獵、博采眾長,不斷提升自身修養,才能讓作品更具內涵與深度。期待大家在未來的藝術生涯中,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為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王青云主持結業儀式
王青云在主持中表示,中國國家畫院近年來始終致力于培養更多藝術創作、研究人才,以創新的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激發學員們的創造創新活力。全體師生以飽滿的創作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傳承千年文脈精髓,勇探時代藝術新境。本次展覽,不僅是技藝與美學的呼應,更是藝術工作者對時代、對人民、對自然的深情回應,彰顯著多元共生、蓬勃向上的藝術生命力。本次結業展,不僅呈現了學員們的學習成績,也展示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教學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
邱雷介紹2024學年的教學情況
“過去一年,我們始終圍繞‘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工作理念,持續推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邱雷在介紹2024學年的教學工作時表示,美術教學是中國國家畫院創作與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導師工作室制20年來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已在多層次人才培養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此次結業展分三個展場,集中展出370余位的學員作品,并出版《結業文獻》(上中下三卷),全面呈現了本學年教學工作的成果。課程設置堅持“公共課夯實基礎,專業課促進提升”的原則,全年組織40余次公共課,涵蓋思想政治、文史哲學、美術理論與創作等多個領域,線上線下同步推進。專業課教學中,各導師工作室秉持“因材施教、技道并進”的理念,通過臨摹、寫生、創作等方面,引導學員在提高技法的同時,逐步拓寬文化視野,增強藝術表達的深度和獨立性。面向未來,教學培訓部將繼續秉持“經典引領、品格立院”的原則,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拓展學術資源,持續建設開放、多元、富有活力的教學環境,支持更多藝術工作者在研究與創作中不斷探索。
吳悅石講話
吳悅石談道,結業從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藝術之路的新起點。人生如登山,攀過一峰仍有更高處等待攀登,藝術求索亦需終身踐行。學員們在中國國家畫院學習的這一年,在眼界、胸襟與技法上皆獲成長,此次結業展的作品正是他們認知提升與筆墨精進的印證。未來,學員們更需要在提升認識、修為、體悟中深化創作,既要持續提升藝術認知,夯實筆墨修養,更需將所學所感融入內心,使手上功夫與心源體悟相貫通。在此過程中,當以勤學為基,廣泛向社會各界優秀藝術家請益,在實踐中拓寬藝術邊界。中國畫很深奧,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老先生們對藝術的敬畏與求索,正是我們終身學習的標桿。希望諸位在傳承中突破局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江鷗發言
江鷗回首在中國國家畫院學習的這段珍貴時光,向中國國家畫院的領導及導師表達了感謝之情:“我們每一位學員都經歷了一次藝術的淬煉與靈魂的升華。這里不僅匯聚了中國美術界的名師,更擁有深厚的學術積淀、嚴謹的治學精神和開放包容的藝術氛圍,教學培訓部的老師們則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持與保障。導師們深厚的學養、開闊的藝術視野以及對傳統與創新關系的深刻洞見,如同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肖王琰發言
肖王琰以“懷抱夢想,揚帆起航”為主題分享了在中國國家畫院的學習體會,她說道:“在中國國家畫院學習的這一年,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收獲了極大的成長與蛻變。我們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潛心鉆研,不斷突破自我。無論是課堂上的理論探討,還是實踐中的筆墨錘煉、外出采風的豐碩成果,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藝術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感謝中國國家畫院,為我們搭建了這么好的學習平臺!心懷夢想,我們就可以有無窮的勇氣與毅力,永不退縮、展翅飛翔!祝愿同學們以此次學習為基石,繼續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用筆墨傳承文化,用創作服務時代。”
隨后,劉萬鳴、徐漣、盧禹舜、紀連彬、張江舟、曾來德、于文江分別為各導師工作室的訪問學者、高研班學員頒發證書。
展覽現場
本次結業展覽分設三個展區: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東樓展區一層展示了訪問學者導師工作室、花鳥畫、山水畫(新水墨)、雕塑等學員的結業作品;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東樓展區三層展示了人物畫、書法、版畫、古書畫裝裱與修復、中國金石全形拓等學員的結業作品;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西院展區展示了油畫、綜合材料繪畫、油畫、山水畫等學員的結業作品。
王鏞表示,本屆學員展現出了勤勉的精神,在深耕理論修養的同時,始終以創作實踐為抓手,將所學所思傾注于筆端,他們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是其理論的實踐。如山水畫創作中對傳統精華的寫意轉化,人物畫作品緊密結合主題性創作和對當代人精神面貌的刻畫等。客觀來看,學員們的技法雖尚未達至成熟境界,但作品中奔涌的青春朝氣尤為珍貴,也讓我們這些從業者深受觸動。藝術之路漫長,期望他們能將此次學習經歷當作一個新的起點,在未來創作中繼續堅持以理論為基、以實踐為翼,于傳承與創新中繪就屬于自己的藝術篇章。
展覽現場
程大利表示,每至結業時都滿懷欣喜,這不僅是學員的收獲季,更是導師們見成果的時刻。教學相長是一個規律,韓愈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在藝術傳承中得到生動印證。新學員帶來的獨特思維與視角,總能激發我們全新的靈感與思考。在教學實踐中,解決矛盾、回應挑戰的過程,正是醞釀新思想的過程,所以藝術教學和藝術創作是有邏輯聯系的。“教學對我個人的創作收獲很大,我不僅在專業領域受到啟發,更從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彼此間的友愛互助,以及對自然的感知中收獲頗豐,深切體會到藝術傳承的價值和意義。”
展覽現場
紀連彬談道,恰逢中國國家畫院一年一度的教學結業展,這既是師生共度教學時光的成果見證,更是藝術傳承中值得銘記的節點。這一年來,在中國國家畫院系統的教學安排下,師生協同完成了既定課程,學員們新作頻出,每個教學班級都收獲滿滿,這樣的教學實踐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在新的歷史發展時刻,在AI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中國畫教學正面臨全新課題,包括如何在傳統研究中深耕本源,如何探索創造性的形式語言,如何讓作品承載鮮明的時代精神等。這些課題不僅關乎技法傳承,更要求我們在技術革新與藝術本質之間尋找平衡,以學術思辨推動創作突破。愿諸位在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時代洪流中,勇擔藝術使命,在傳承與創新的交織中,綻放出新的花朵。
據悉,展期為6月25日至29日。
劉萬鳴為理論類訪問學者頒發證書并合影
徐漣為人物畫導師工作室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并合影
盧禹舜為第一組山水畫導師工作室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并合影
紀連彬為第二組山水畫導師工作室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并合影
張江舟為花鳥畫導師工作室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并合影
曾來德為書法篆刻導師工作室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并合影
于文江為綜合類導師工作室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并合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