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7月1日,美國20州向加州北區聯邦法院起訴特朗普政府,這事還沒消停,新的麻煩又來了。
加州帶頭的20個州告到法院,說特朗普政府衛生部門把醫保數據給了國土安全部。按法律,這些個人數據得保密,只有在有利公共健康等特定情況才能共享。可現在國土安全部能隨便訪問這些數據,還要拿它們建數據庫,用來搞移民執法,甚至“大規模驅逐出境”。
20州總檢察長在59頁的起訴書中說得很明白,這做法違反法律,得讓法院禁止數據傳輸,也不許國土安全部用這些數據搞事。其實這不是民主黨州第一次這么干了,之前特朗普打關稅戰的時候,加州就告過他。現在這些州又聯手,明擺著是跟特朗普對著干,說他們“造反”一點不為過。
美國(資料圖)
7月2日,在希臘雅典的默克爾放了個大招。她直言,要是特朗普的關稅讓美國老百姓買東西多花錢,特朗普自己也得遭殃。她還說,歐盟得團結起來,美國要是加關稅,歐盟就用關稅反擊,不能怕,還得跟美國談判解決問題。
特朗普之前放過話,7月9日前美歐貿易談判沒突破,就對歐盟商品加50%的關稅。現在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征50%關稅,汽車征25%,其他商品基本征10%。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跟著表態,說法國會用所有能用上的手段應對美國關稅,不會妥協。不過歐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在要不要跟美國撕破臉的問題上有分歧,美國保不齊想逐個擊破呢。
7月1日到2日,以色列沒消停。哈馬斯朝以色列發射火箭彈,胡塞武裝還用高超音速導彈襲擊了以色列的機場。以色列雖然攔截了一些,但特拉維夫和海法不少建筑被炸成廢墟,實際傷亡可能比公布的多。
哈馬斯放話,想停火可以,以色列得從加沙撤軍,還給當地民眾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可內塔尼亞胡那邊態度強硬,說要把哈馬斯連根拔起,以色列強硬派甚至想占加沙的一部分。不過以色列內部也有不同聲音,有人覺得該跟哈馬斯談判,打敗他們之后就撤軍。
美國這邊呢,一邊給以色列送武器,一邊喊著要停火。但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這可能是緩兵之計。哈馬斯不會輕易放下武器,伊朗也不信美國和以色列的承諾。內塔尼亞胡下周要訪美,到時候以色列會不會再打伊朗的核設施,就看他們談得怎么樣了。
特朗普(資料圖)
7月2日,伊朗也發出警告,說要是敵人再侵略,就發起毀滅打擊。伊朗覺得,美國支持以色列,還直接攻擊自己,但伊朗反擊之后,美以很快就撤退了。美國情報還說,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做好了布雷的準備。
以色列國防部說,伊朗發射的導彈86%被攔截,無人機攔截率超過99%,傷亡不到30人。但從實際情況看,以色列不少地方都被炸了,真實傷亡可能更多。現在美國、伊朗、以色列各說各的理,局勢越來越緊張。
除了上面這幾件事,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也麻煩不斷。參議院51:50勉強通過,他想7月4日前讓法案成法律,可能不能成還不好說。這法案要把美國債務上限提到5萬億美元,9月30日起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反對的人說這是劫富濟貧,會拉大貧富差距。美聯儲3月的數據顯示,美國0.1%最富有的家庭擁有全國13.8%的財富,而50%的底層家庭只占2.5%,法案通過后情況可能更糟。
奧巴馬和小布什不滿特朗普解散國際開發署,覺得這影響美國國際形象,也是對援助事務不負責任。馬斯克也跟特朗普鬧掰了,因為法案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還把他排除在知情圈外。馬斯克威脅要成立新黨,特朗普就威脅要驅逐他。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資料圖)
更要命的是,“大而美”法案廢除了拜登時期對清潔能源的補貼,特朗普轉向支持石油和天然氣,這相當于在跟中國的清潔能源競爭中退了出來,中國可能借此在相關產業領先。可放棄可持續能源的后果,美國未必承受得起。
現在的美國,內有20州起訴、兩黨爭斗、商界反目,外有歐盟可能反擊、中東局勢緊張,“大而美”法案還可能讓經濟雪上加霜。特朗普想大展宏圖,可這一個個噩耗砸下來,他能不能笑到最后,還真不好說。美國這攤子事,夠他頭疼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