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近一小時的通話,然而通話結束后,特朗普卻公開表示自己“非常失望”,直言在通話中沒能在烏克蘭沖突停火上取得任何進展,這一表態預示著美俄關系及俄烏局勢的微妙走向。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曾多次表達希望介入俄烏沖突調停,并投入了一定精力,想以此作為外交政績,彰顯自己的外交斡旋能力,提升其國際影響力。但這次通話,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放棄在烏克蘭的目標,并認為俄烏和平談判是雙邊問題,美國不應過度介入。
這無疑讓特朗普的“調停夢”受了打擊,距離他想要的快速解決俄烏沖突、實現停火的目標相差甚遠,所以,他自然感到失望。7月4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面對記者追問時,還做出令人意外的表態:他說“我不確定能否結束俄烏沖突”,“烏克蘭局勢是拜登政府的事,不是我的事,我現在正試圖解決它”,這番表態與其競選時宣稱“能夠迅速結束俄烏沖突”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美國國內政治因素也不可忽視。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面臨不同政治勢力的分歧壓力。像美國的軍工復合體,長期從俄烏沖突的軍售中獲利,他們中的部分勢力自然不希望俄烏沖突過早結束。而另一部分民眾則希望美國減少海外軍事投入,專注于國內事務。由此可見,目前的特朗普正處于這兩種勢力的拉扯之中,原本期望與普京通話推動俄烏停火,來平衡國內政治壓力,但這次通話沒有結果,讓他在國內政治博弈中處于更加尷尬的境地,難以向支持他快速解決俄烏沖突的選民交代。
另外,美國在中東等地區也面臨著諸多事務,令特朗普焦頭爛額,特朗普希望在減少對烏克蘭軍事投入,將更多的資源適當轉移到中東的同時,還能夠體面地解決俄烏沖突,做到一舉兩得。然而,由于普京堅持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核心立場,明確表示不會接受短期停火,這就使得美國無法輕易從俄烏沖突中盡早抽身。
這次不愉快的通話,或許會讓特朗普重新審視美國對俄烏沖突的策略。這里做幾點預判:
首先,特朗普可能會部分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在美俄總統通話后,美烏總統也進行了通話,之后澤連斯基在媒體上表示,他與特朗普的通話非常重要 且富有成效,雙方探討了加強防空系統的可能性,并討論了國防工業合作的前景。與此同時,當特朗普被問及美國是否會滿足澤連斯基的要求,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愛國者”導彈時,特朗普表示:“他們需要這些導彈用于防御”。那么從特朗普這番表態中,不排除未來美國會部分恢復對烏克蘭軍事援助,以表達對俄羅斯在停戰方面不配合的不滿。
其次,美國可能在外交上對俄羅斯采取更多的制衡手段。例如,在國際輿論上進一步抹黑俄羅斯,將不停戰的罪責推到俄羅斯身上,或者在俄羅斯周邊地區制造更多的地緣政治壓力。同時也不排除美對俄進行新一輪的制裁。但這些舉措都可能會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制,進一步加劇美俄之間的緊張關系,使俄烏局勢更加復雜多變。
第三,美國策略改變可能會引發歐洲盟友的連鎖反應。歐洲國家在俄烏沖突中一直跟隨美國腳步,這次美俄通話僵局,實際上加速了歐洲戰略自主的覺醒,但同時,也給歐洲做美國工作提供了機會,歐洲仍會做更多的努力,試圖將美國重新拉回對烏援助陣營。近期,德國總理默茨在與統特朗普通話中就提出,德國愿意出資采購部分美方原計劃援烏的武器,并轉交烏方,以彌補當前缺口。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也強調,對俄羅斯的制裁是推動其重返談判桌的關鍵手段,“歐盟有能力繼續用武器支持烏克蘭”。
總之,美俄關系和俄烏局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充滿不確定性,國際社會需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