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在一場洪災中竟然遭受巨大的打擊,導致至少82人死亡,41人失蹤,數萬人流離失所。
災難經過
導致這次悲劇的,是形成于墨西哥灣的熱帶風暴——“巴里”。
6月29日,巴里在莫斯哥塔毛利帕斯州登陸,隨后一路向北,在差不多一個星期之后,來到了墨西哥北方的得克薩斯州。
此時,巴里已經和東太平洋熱帶水汽相結合,形成了“中尺度對流復合體”(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這類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擁有極強的降水能力,伴隨著雷暴,在較長的時間內,對同一個區域進行反復打擊,有的時候還會導致冰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
盡管當地已經發出了預警,但似乎沒有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隨之而來的暴雨也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按照當地以往的天氣,一般在這樣的天氣下,強降雨只能持續30分鐘左右,隨后就會減小雨勢。
但這一次,雨下個不停,鋪天蓋地……
據報道,在7月3日到4日期間,得州迎來了罕見的暴雨。其中,克爾縣該時段降雨量約245毫米,梅森縣降雨量則達到了406毫米,克爾縣亨特鎮僅僅3個小時的降雨量,就超過了往日一個月的水平!
隨著大雨傾盆而下,得州土地不堪重負,最終爆發為多處山洪。
最可憐的,是在克爾縣參加名為“神秘營”的夏令營活動的孩子們。活動地點位于克爾縣亨特鎮附近的瓜達盧普河沿岸,這里是避暑勝地,但長期缺乏應對洪水的疏散設施。盡管1987年就曾經鬧出過10名青少年死于洪水的慘劇,但每年還有許多人來這里度假。
7月4日凌晨,這里的水位在僅僅45分鐘之內就猛漲8米,達到歷史第二高的水位。大約750名女孩在山洪中首當其沖,其中住在地勢較低處的28個孩子,已經確認不幸遇難!另外還有10名兒童和1名顧問,仍然下落不明。
截至最新消息,本次得州洪水,已經導致克爾縣68人遇難,附近地區還有14人遇難。至于可能受到洪水影響的民眾,數量可能上萬!而這個傷亡數字,極有可能會繼續增加。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這一次得州山洪會這么嚴重呢?
得州:天然的山洪走廊
得州的地形,也為洪水的爆發加了一把火。
得州中部屬于地形復雜的丘陵地帶,地表土壤淺薄、硬化嚴重,降雨下滲能力低,水分很快沿坡面匯集,極易形成山洪。此外,眾多小型溪流和干涸河床在極短時間內匯流成災,加劇了水位突漲的破壞性。因此,得州長期以來,都飽受洪水的困擾。
可以說,天然具備快速積洪的地貌條件,甚至有人稱之為“山洪走廊”,而這次異常緩慢移動的暴雨系統,正好觸發了這一機制。
有了這樣的先天“病”,得州卻還沒有提高警惕,反而在城市排水問題上漏洞百出。
尤其是最近幾年,得州城市化進程加快,奧斯汀-圣安東尼奧都市圈的擴張帶來大量鋪裝面(道路、屋頂、停車場)增加,導致地表吸水能力下降,大量雨水直接匯入下水系統與天然溪流。雨水流速加快、匯集路徑縮短,使得洪水更迅猛,預警與撤離時間被極度壓縮。
預警系統形同虛設
天氣的預測本來就充滿了變數,中尺度對流復合體就更加捉摸不定。即便如此,按照人類現有的科技,至少還是可以預測到洪水發生的可能性的。
實際上,該國也確實發布了幾次預警信息,比如“不能排除個別地區可能出現5到7英寸降雨”的可能性、“盡管發生概率較低,但可能引發影響更為嚴重的洪水事件”。
但對于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預警系統反而形同虛設。
根據克爾縣法官兼應急負責人羅布·凱利的說法,他們根本就“沒有預警系統,唯一確定的是,沒有人預料到會發生這種的洪水。”盡管聯邦方面在3日凌晨1點給該地區發布了山洪預警,但3點的時候山洪就爆發了。咱就是說,這種在半夜給的2個小時預警,跟沒給有什么區別?
大家可能還記得,本屆總統上任后,就開始裁撤冗余的公務人員,其中就包括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尤其是NOAA在得州的許多分支機構,都出現了嚴重的崗位空缺,其中就包括一個名叫天氣預警協調員的崗位。
全球變暖:幕后真兇
如果我們再深挖,那么這82位遇難者,更是全球變暖的犧牲品。
有研究指出:大氣溫度每升高1℃,其可容納的水汽量將增加約7%。換句話說,越暖的大氣系統就越能儲存水汽,最后就會像得州一樣迎來降雨的集中爆發,形成洪災。
有相關氣候評估報告顯示: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美國東南部的極端降雨事件頻率增加了約27%。而這個夏天,墨西哥灣的水溫比歷史同期高出了1.2℃,也增強了熱帶風暴巴里以及本次降雨的威力。
82條生命:政治犧牲品
就像我們一直說的那樣,絕大部分悲劇都是天災+人禍的共同作用。但說到底,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面對洪災的時候,他們也不該如此脆弱啊!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總統語出驚人:都是上一任總統的錯!
別看他說得離譜,其實暴露了悲劇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政治問題。
共和與民主兩派,原本是為了防止獨裁,雙方以爭取民心為途徑,爭取上位的機會,更好地服務于民眾。
結果呢?如今雙方都沒有把心思放在民眾身上,而是全力討好各路財閥,然后用他們的錢搞選票。于是,財閥的利益在哪,兩派的槍就朝向哪。像應對自然災害的安全設施,就成了一個盲區——畢竟淹死的人不是選民!
正因為如此,在氣候不斷惡化的今天,越來越多民眾成為替罪羊的情況下,川川依然冒天下之大不韙,上任當天就簽署文件,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意味著他們的碳排放,很可能會越發肆無忌憚,給本就脆弱的地球環境再來一次暴擊。
最終,這些賬有一筆算一筆,都會落在全人類的頭上。
總結
毫不客氣地說,只要氣候持續惡化,該國還繼續奉行資本優先的法則,那么這82名遇難者絕對不是結束,未來還有更多的人為了富人的金錢而犧牲。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川川強調這是“百年一遇”的災難。但可以想象,這只是此前一百年很難見到。如果把目光對準未來,這樣的氣候災害只會越來越多。
看著川川只會把鍋甩給別人的態度,恐怕這個局面是不會改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