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歷史陳茶難敵時代新飲,上市第一年,“普洱茶第一股”瀾滄古茶就爆出了3個億的巨額虧損。
7月1日,年報“難產”3個月后,瀾滄古茶終于交出了2024年的成績單:營收3.61億元,同比下滑31.5%,歸屬股東凈虧損3.08億元。
這份遲到的年報,爆出來的真實窟窿比三個月前預告的虧損1.2億元還要大上數倍。
曾經被譽為“茶中茅臺”的瀾滄古茶,為何在上市第一年就深陷虧損泥沼?
1.“普洱茶第一股”
2023年12月22日,瀾滄古茶登陸港交所,摘下“普洱茶第一股”桂冠,成為近年來唯一成功IPO的茶葉企業。
瀾滄古茶的成功上市,一度被視為中國傳統茶產業復興的標志。上市之初,資本市場對這家擁有57年歷史的老牌茶企更是寄予厚望。
2024年4月18日,其股價一度飆漲16.43%,創下14.46港元的歷史新高。當時的研究報告稱其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中國第三大普洱茶公司”。
然而資本市場的掌聲還未消散,業績滑鐵盧卻已不期而至。
今年3月,瀾滄古茶發布業績預警,預計全年收入僅3.6億—3.7億元,同比下滑30%—32%,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9650萬元—1.2億元。
上市才一年,就由盈轉虧,這本已經令投資人無語。可沒想到,年報難產三個月后披露出的真實業績,更加讓市場瞠目結舌。
相比此前業績預告,瀾滄古茶去年實際虧損金額達到3.08億元,一舉虧掉前三年的利潤總和。
這份成績單創下了公司五年來最差紀錄。回顧其歷史業績,2019至2023年間,公司凈利潤最低也有7221萬元(2022年),最高達到1.31億元(2021年),不曾想上市之后卻跌入了虧損泥潭。
2.渠道困局
瀾滄古茶的業績崩塌,始于其安身立命的線下渠道。
2024年,這家茶企向經銷商的銷售收入暴跌52.3%,直營客戶收入下降18.1%。截至年底,經銷商門店僅剩492家,一年減少56家。
公司財報將原因歸結為:市場復蘇緩慢,電商直播沖擊,白牌產品搶占市場。但根本的問題還是在于,瀾滄古茶長期依賴的經銷體系在新時代顯得笨拙而脆弱。
“缺乏對在線和線下產品的分類規劃及價格管控,”瀾滄古茶在業績預告中承認,“在線渠道未獲得大幅銷售增長,卻進一步沖擊了線下門店的經營。”
為挽救線下頹勢,公司采取了更寬松的應收賬款政策,發放提貨券鼓勵門店進貨,結果卻是現金流加速惡化。2024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1.08億元,賬面現金僅余6537萬元,而短期有息負債高達2.31億元。
現金流問題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是庫存危機。
瀾滄古茶的資產負債表顯示,存貨余額9.03億元,占總資產的67.3%。這些存貨周轉一次需要1811天,相當于五年時間。
普洱茶行業素有“越陳越香”的說法,但瀾滄古茶的庫存已遠超合理范圍。其存貨金額從2020年的4.7億元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8.41億元,再到2024年的9.03億元,庫存增長速度遠超銷售能力。
為消化這座“堰塞湖”,公司被迫折價促銷。2024年毛利率從67%驟降至52%,15個百分點的下滑直接吞噬了盈利能力。
折價促銷背后是品牌溢價的崩塌。瀾滄古茶三大產品線中,定位高端的“1966”系列(每公斤471元-50420元)毛利率曾超70%,是公司的利潤支柱。2024年該系列收入暴跌37.4%,徹底暴露了高端市場的脆弱性。
3.禍起蕭墻
外患未停,內憂又起。
今年初,瀾滄古茶爆發控制權之爭。持股6.79%的少數股東突然發難,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總經理王娟,指責其“經營管理理念不符合當前市場環境”。
51歲的王娟2007年加入瀾滄古茶,2018年出任總經理,是陪伴公司走向上市的元老。博弈僅持續三天,王娟就以“身體原因”請辭,轉任非執行董事。
75歲的創始人杜春嶧暫代總經理職務,到了5月份快消行業老將周信忠接任總經理。這位曾擔任報喜鳥董秘的職業經理人,接手的是一個現金流緊繃、渠道沖突、庫存高企的爛攤子。
瀾滄古茶的困境折射出整個傳統茶行業的寒冬。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普洱茶市場整體規模增速放緩至6.7%,庫存消化周期延長至32個月,市場流動性急劇下降。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點出行業通病:“茶葉產品差異化程度低,難以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導致價格戰頻發,利潤空間被壓縮。”
同時,消費者對高端茶葉的需求明顯減少。動輒上萬元的普洱茶餅在年輕人眼中已成“古董”,而新中式茶館的崛起正改變行業生態。
2023年新增茶館相關企業2.15萬家,較2022年增長20%。喜茶于2023年11月在廣州開設“喜茶·茶坊”,奈雪在深圳設立“奈雪茶院”,霸王茶姬推出“TEA BAR”概念店。
這些新玩家將傳統茶飲變身“快茶”概念,迎合了年輕人“好喝不貴”的消費訴求。
瀾滄古茶并非毫無作為。2024年,公司發力KA渠道(大型連鎖會員制超市),該渠道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150%;同時開拓原料茶業務,布局現制茶及即飲茶業務上游。
然而這些努力在整體頹勢面前杯水車薪。數字化轉型的遲緩,讓這家老牌茶企在新時代的競爭中步步落后。
4.路在何方?
放眼行業,中國茶葉市場規模預計2027年將達4412億元。市場雖大,卻極度分散。“小散亂”格局下,消費者買茶時“價格沒有標準,好茶壞茶分不清”。
2025年的普洱茶市場呈現“冰島、老班章領跑高端,易武、景邁搶占中端,邦東、南糯山覆蓋大眾”的格局。瀾滄古茶所在的景邁山,作為普洱茶核心產區,2023年申遺成功后全球知名度躍升。
高端普洱茶市場需要三重背書:源頭血統、品牌認證、供應鏈保障。瀾滄古茶本具備先天優勢,品牌卻未能守住價值高地。
在昆明的一家瀾滄古茶門店,幾位老茶客依然每天來店里品茶聊天。他們圍坐茶桌,細細品味陳年普洱的醇香,仿佛外面的世界從未改變。
店長苦笑道:“很多茶友來這里喝了十多年了,他們有四、五十歲的,也有九十多歲的。”
但店外的年輕人匆匆走過,手里握著新式茶飲,頭也不回。
港交所的上市鐘聲余音猶在,瀾滄古茶卻已站在了懸崖邊緣。當傳統遇上現代,當陳茶遭遇新飲,這杯“普洱茶第一股”的苦澀,才剛剛開始被品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